![智慧家长这样做1:直击痛点的40问](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40/53274340/b_53274340.jpg)
08 否定拒绝型
否定拒绝型家长不相信孩子,也不愿意了解孩子。他们要么以没时间为借口,拒绝和孩子交流;要么还没等孩子讲完,就打断孩子的话,否定孩子的想法,并自以为是地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结论,让孩子去执行。孩子在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否定后,最终会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对于否定拒绝型家长来说,他们的身边仿佛有一堵墙,他们不想和孩子待在一起。这会让他们的孩子觉得如果自己不存在,家长可能会过得更好。有时候,家长心情不好,往往会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减少和家长接触。长久下来,孩子的内心对家长不仅会产生恐惧感,还会出现很强的失落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价值,被关注。
我记得在一次训练营当中,一个助教老师跟我说他们组内有一个孩子不太说话,在组内不和小朋友玩,一直显得很孤独,别人和他说话,他就低着头,表现得很局促、恐惧。后来我联系他的父母,沟通之后就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了,他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属于否定拒绝型,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感受,对孩子批评、拒绝居多。
否定拒绝型家长是最不具备同理心的。他们经常以回避眼神的接触来表示对亲密情感的厌恶,他们有时也会使用漠然的表情或者敌意的凝视使人远离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们不敢看家长甚至外人的眼神。在这个类型的家长身上,孩子基本上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他们的冷漠、可怕会让孩子有两种想法:第一,我不够好,所以我不被大家认可;第二,是我做错了,我没有价值,所以他们不愿意理我。这都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我曾经接过一个爸爸的电话,说他的儿子正好进入青春期,比较叛逆,什么都和他对着干。儿子还经常说:“反正我自己不好,你管我干吗?”这个爸爸很痛苦,我跟他深入沟通后,发现他是典型的否定拒绝型家长。后来他也承认了,说了他的一次回忆,孩子在小的时候,有一次拿着一个小汽车过来跟他说:“爸爸,跟我一起玩儿吧。”他因为公司的事情心情不好,没理孩子,孩子反复地要求,他当时心情烦躁得很,就顺手把孩子的小汽车扔到了窗外。他记得那次以后,孩子就很少亲近他。其实扔小汽车,对于这个爸爸来说,可能就是当时一个发泄情绪的行为,但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却造成了很大的情感伤害,他会认为父亲不喜欢他,很嫌弃他。
否定拒绝型家长的孩子会习惯把自己当成父母的困扰或者负担,也就是说,他们经常会觉得:可能没有我,父母会过得更好。说到这儿,我记起一个女孩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还不如死了呢。”我问:“为什么呀?”她说:“我妈妈说了:从小到大为了我上大学,家里花了好多钱,我什么时候上大学了,她什么时候才能轻松。我觉得都是我不好,才让她这样的。那我还不如死了,她就轻松了。”当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出现的时候,他会产生内疚的心理,没有任何力量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难坚持,会轻言放弃。同时他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因为怕遭到别人的拒绝,而不敢直言求助。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每个人都是需要帮助的。一个不懂得协作、不知道帮助别人或者请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是很难有成就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每个人都是需要帮助的。
所以否定拒绝型家长如果不改变自己,将害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