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明争暗斗
按照仓颉团队破译编注版《山海经》中的文字记载,黄帝知道昆仑墟东面开明兽居住地的开明部落(今四川岷山、九顶山、龙门山一带),山道险恶,神兽出没,此地之所以被称为龙门山,就是神灵人兽倘若前往昆仑天宫面见龙族仙族,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路途中共设有九道门卡,每一道都由一个神兽守护着,有开明兽、陆吾等人面虎身神,而开明兽就是守护第一道门的神兽群体,它们的身体像一只大老虎,拥有九个头,每个头上都长着人脸,这或许也是九顶山名称的来历缘由。它们总是瞪大眼睛,环视着昆仑山下的世界,保护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
在开明部落(今四川龙门山脉)东面,便是上古巫地(今重庆巫山),开明六巫(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常年住在这里,他们既是巴蜀部落的大巫师,又各个小寨的首领。在那个信息封闭和人神混乱的蒙昧时代,一般大巫师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号令平民众生的君主,又是统领大小巫师的群巫之长。从现今三星堆遗址上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穿着礼服,手奉祭器,似乎正在主持一次隆重的祭典。立人像身穿衮衣,具有王者身份;又见它立于高台之上,手握神器,同时又具有巫者身份。
那个年代,巫地属于炎黄边界相交之地,也就是炎帝、黄帝、黎贪所在各自势力范围三不管三都管的灰色地带,但此地因当地盛产药材、巴盐和丹砂闻名天下,四方商贾都会云集于此,进行各种交易,一时间造成巫事盛行,医术发达,牛鬼蛇神更是混杂同处,经常发生人畜失踪之事。
为避免发生意外,黄帝命手下大将力牧领兵前往接应,并以十里烽火(即十里点燃烟火传送紧急信息)迅速通知西南领地各个部落,准备随时策应和保护灵山十巫一行人。
这天,灵山十巫默念法术,御剑飞行,很快便到达了巫峡之畔的神女峰下,眼见距离开明六巫居住修行之处半山腰里的天宫洞仅一步之遥了。这神女峰又名瑶姬山,早些年炎帝有个女儿瑶姬英年早逝,她的尸身被葬在巫咸山南坡,香魂飘到姑瑶山化作瑶草。瑶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瑶草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名瑶姬神女。在此山山腰处,有一处不为人知的神奇大溶洞,系天然而成,长约数百米,洞中到处都是各种形态万千的钟乳石沉积物,里面长满了大量石笋、石柱、石枝、石幕等。洞穴中段部分的开敞空间大厅可容纳上千人,在洞中顺着一缕阳光仰望数十米高的洞穴顶部,还能见到像空中星云的图案,因此被开明六巫称为“天宫洞”,以作为日常深居闭关修行之用。
此时,山脚下突然扬起一片尘土,只见三队人马从不同的方向汇集而来,很快就要相遇到一起了。而道路中间,正是匆匆赶路的灵山十巫一队人。很明显,他们被这三方来路不明的队伍给包围起来了。
面对这种情景,就是平时见过大场面的大巫师,也不免感到一丝恐慌,毕竟三方人马,只有一队现出真身,另外两队皆为蒙面之人,因此孰友孰敌,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当中必然至少有一队属于图谋不轨的敌方。当然,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推测,那么可想而知,他们此刻的处境不容乐观甚至面临着生命危险。至于这些人马因何而来,应该也能猜出一个八九不离十来,那无疑便是他们手中掌握的长生不死之药了。
“来者都是何方神圣,因何故而拦路,莫非青天白日之下,还想杀生抢劫不成?”灵山十巫的巫首巫咸将身后的包裹转至身前,紧紧抓着不放,生怕一不小心可能会被意料不到的哪一方人马掠夺而去。他非常清楚,自古英雄难敌人多势众,在这些未知力量的面前,再超高的巫术也难以施展开来,更不用说轻易脱身了。
“我们是奉黄帝之命前来接应各位大巫师的,我是领将力牧,请各位稍安勿躁,原地待命,让我等问清其他人马来历,再作打算。”力牧一手拿着兵器牧神弓,一手亮出黄帝令牌,然后让随行属下队伍展出五方龙旗,直接证明了自己是黄帝派来接应他们的援兵。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么,现在只剩下另外两队人马了,他们虽然都是蒙面装扮,但仍能从身形姿态上看出个个高大威猛,极其骠悍,绝非等闲之辈。力牧不愧为兵神,身经百战,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来。
“请各路大神亮出真身,报上名号,在我神弓下从不射无名之辈。”
力牧的问话不亢不卑,直截了当,仍然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深谙五行遁术的灵山十巫之六巫真非常清楚,此时兵神力牧在亮明身份的同时,早已布下了五行阵法,其中包括金、木、水、火和土五种属性,每种属性都有对应的口诀。这些口令通常包含符咒、秘术和特定的音节组合,加上队形的穿插和对抗,能够产生神秘而强大的能量来。后来,在五行阵法的基础上,黄帝又根据阴阳太极和先天八卦,逐步发展成五行八卦阵、七星北斗阵等复杂多变的各种阵法来。
见力牧挑明了身份,道路左边的那队人马直接不装了,为首的领队也拉开蒙面,露出脸面左耳上盘着一条蛇来,身旁盘着两条多条金龙。除此之外,他脸上长着白毛,有老虎一样的爪,手里拿着一把金光四射的斧子。
“我是金神蓐收,应炎帝之令,想借灵山十巫身上的不死之药一用,我不想在此拼命,只想尽快回去复命,还请兵神行个方便?”
蓐收是炎帝身旁的得力干将,素来反对明争暗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尽管身为神人,但在他人屋檐下,仍不得不低头。
“呵呵……两位且慢扯谈,你们想要长生不死之药,还得看我瘟神吕岳同不同意?”正在他们两方争执相告之际,一个狂笑不止的声音传来,另外一队人终于按捺不住现出原形来。
“什么?你说你是瘟神?”在场所有的人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请来了如此令人闻风丧胆的厉害角色来。世间传闻,吕岳是九龙岛(今湖北丹江口靠近河南南阳一带)截教之主,平常擅长用毒,特别能运用南北之极地心上古物种和当下人畜基因结合,所以非常厉害,一旦服入,连神仙都无法解救。
这吕岳似道人打扮,穿大红袍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三目圆睁,骑金眼驼,武艺高强,且精通瘟疫法术,神通广大,又有三头六臂之能;手提指瘟双剑,且有形天印(列瘟印)、瘟疫钟、定形瘟幡、瘟癀伞、瘟丹、八卦台等多件法宝与兵器。上古有诗为证:弱水行来不用船,周游天下妙无端。阳神出窍人难见,水虎牵来事更玄。九龙岛内经修炼,截教门中我最先。若问衲子名何姓?吕岳声名四海传。――五行道术寻常事,驾雾腾云只等闲。腹内离龙并坎虎,捉来一处自熬煎。炼就纯阳乾健体,九转还丹把寿延。八极神游真自在,逍遥任意大罗天。
当然,自古世间万物生生相克,有矛自有盾,正当大家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困在人群当中的灵山十巫之五巫姑闻言后,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也就在那片刻之间,她突然想到了不久前运送巴盐至共工之台途中发生阴阳寨惨案时,自己的巴人族兄弟因中毒几乎全军覆没的奇怪事件。这件事即便是完全获悉并破解了歙州灭门奇案,至今仍是一个未知之谜,也快成了巫姑深藏心底的一个死结。莫非此事真与瘟祥吕岳有关,否则普天之下,除了他还有谁能够制造了如此难解之毒呢,就连自称医术高超的大巫师都无能为力。或许,天地之间,除了西王母,再无人能解了。
于是,巫姑又不禁联想翩翩,倘若当初使毒之人真的是瘟神吕岳,可是,他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呢?为己寻仇,肯定不太可能,因为常人见他都避之不及,又何来结仇之说?受人唆使,似乎只有这种可能了,否则难以自圆其说。那么,站在他背后的那个隐藏之人又会是谁呢?如果真是这样,可想而知,这个能够掌控他而看不见的隐身人更为可怕。
一想到这,巫姑与首领巫咸窃窃私语,意思是先让他一边与几队人马特别是瘟神吕岳进行周旋,一边让她想办法如何预防可能随时发生的放毒事故。
“我们本是受西王母所托和黄帝之命,本巫师实在是不明白,你们两位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呢?”
巫咸的这个疑问倒是千真万确的,他没想到长生不死之药的消息不到一天的时间,竟传播得如此迅速。很明显,他所问的人是炎帝的属下大将金神蓐收和瘟神吕岳。对此,他感到非常好奇和不解。
“这又有何难,君不见,昨日黄帝在王屋山天坛举行祭祀大典,闻之昆仑天宫西王母所赐不死之药以解救天神烛龙之子窫窳,那些参加典礼的众生百姓亲眼所见后口口相传,只需要半天时间,很快全天下便鸡犬相闻了。而你身为主持大国师,难道不会比我更清楚吗?”
金神蓐收满脸微笑地回答,似乎有点讽刺巫咸的孤陋寡闻。由此可见,昆仑天宫每日围绕大地来回转动,自古百姓对之有目共睹,茶余饭后,无不以此天为谈资话题,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便一传十十传百天下皆知了。这或许就是对当初“聊天”一词的真实描述吧。
“至于我,那就更简单了,我家主公生来便会读心术,只要对想了解方面的意念足够专注,便可瞬间得知任何一人的意识思想,还能辨别真伪,这就叫意识同频共振,神人共享。听说,这可是高维仙族们自然沟通的基本方式呀。所以,这对于你们来说,无异于登天之难。”
可能是瘟神吕岳过于骄傲,洋洋得意之下,竟然揭露了天地人神其中最关键的信息。自昆仑天宫距离大地越来越远后,那些没能回到天宫或者说是高维仙族故意抛弃的神人再难以像以前那样随意往返天地之间,由此造成降维打击丧失部份功能,比如锁紧松果体导致无法意识沟通,以及制造三尸虫平衡体内原始灵气从而难以摆脱生老病死循环,就这样直至渐渐退化成为常人无异。如今身在地面,神人除了无法用意识沟通之外,还不能利用物质意识能量瞬移制造巨石息壤了,就更别说进一步运用宇宙意识能量波与自然环境同频共振从而创造宇宙万物了。
“你们这样做,难道就不怕天谴吗?”巫咸为争取足够时间,只好耐住性子继续问道。
巫咸的话形同虚设,一下子又引来众人的耻笑。
“西王母身在昆仑天宫,哪管得了凡间事,或者说根本上不想管而已。她们这些仙族原本意识相通,相互之间毫无秘密可言,也就没有了私心,因为长生不老和思物即来,也就没有了私利,不像我们这些降落地面的低维生命那样藏有私心,为了半点私利,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有时不择手段,甚至直接引发混战。一句话,总之这是物种基因和自然环境决定的,也是无解的,无须用道德来绑架我们了。当然,我想这也是天地万物被他们不断循坏重启的缘故吧。”
金神蓐收不愧为天神,他的作答一点不像凭空捏造出来的,听起来虽然不无道理,但在灵山十巫眼里,仍觉得是黑白不分,善恶不清。
接下来,瘟神吕岳更是直接打破了在场之人的认知底线,让大家不由得心生寒意,重新认识现实生存的残酷无情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我可不知什么叫仁义道德,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连更高维度的各个仙族都是如此,这世道哪有什么真理可言,就连真相都被掌握在少数神人手里,往往生存和现实决定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否则今天我们为什么来着?就算今天我们大家都得到了长生不死之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就算给你服下,你就可以保证自己不死了吗?事实恰恰相反,反而比别人死得更快,这就是人性。神人如此,何况常人乎?”
瘟神吕岳一开口,一下子让大家陷入沉思了。大家没有料到,一个在别人眼里万恶不赦的妖魔鬼怪,竟然能够活得如此通透,似乎他早就经过了三生三世的所有磨难吧。而从交战三方看来,他的意思还表达了另外一层隐秘意思,那就是凡事千万莫当真,一切都是逢场作戏罢了。所谓人们追逐的名利善恶,终将化为虚幻泡影。
这一幕幕,让巫姑觉得如同梦境一般,这哪像危机四伏的混战情景,反倒闻出了一股心灵鸡汤的怪味来,当中夹杂着硝烟滚滚的气息,四周弥漫着非同一般的诡异氛围。
“不好,这瘟神可能要偷偷下毒了。”在她心里,一瞬间掠过阴阳寨惨案当中凶犯狡猾的调虎离山之计来。这些话看似中肯中听,但其实是麻痹对方思想的烟雾弹而已,最大的危机往往隐藏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放松警惕当中。
想到这里,巫姑立即蒙上面纱,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机关盒子,用一面纱巾盖上,然后闭上双眼,默念心术,只见从那个魔盒里飞出数不尽的纱布来,一一自动飞到在场所有人的手中,除了瘟神吕岳一个人没有,甚至连他的随从人马都不例外。
“这个女巫师真不简单,竟然提前识破了自己的诡计,看来这趟只能空手而归了。”瘟神吕岳心中暗叫不好,但很快又释然了。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然后顺其自然,问心无愧就好,更何况神人乎。当然,这一战终究是逃脱不了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真战也罢,假战也罢,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何必太过于执着较真,反而伤了自己不值。
此刻,守在灵山十巫身旁的兵神力牧似乎看出了其中端倪,于是心照不宣地举起兵器,向众人高喊:“大国师请一一退后,我等于此定分个胜负来,不然如何回去交待?”
顿时,三方人马不约而同地蒙面而战,竟分不清敌我,一时杀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
灵山十巫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些大神们,居然将逢场作戏演练得如此炉火纯青,就连战争也可以用来当作儿戏一样。这时,他们自然是明白了,当初真不是西王母藏有私心,只想救活天神后裔,而不施舍给更多的神人凡体,就是担心人们因贪心私欲到时不但救不了自己,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血雨腥风和无止境的相互杀戮。
巫咸更惊叹,这帮神人看似不谙人事,其实不然,他们何尝不想毫无牵挂、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没有任何纷争的世外桃源里,可是在这片大地上,除了身不由己,哪有什么人间仙境和天堂之地呢。若想飞升成仙,不是哪个神人或凡人想做到就能做到的,人生梦一场,一切由天定,顺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何尝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呢。
想着想着,巫咸看着这副似乎与自己有关又仿佛无关的奇妙争斗场面,一时间感慨万千,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然后默默地率领众巫师向山上走去。他可能并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另一场真正的血雨腥风和无端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