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仓颉造字
自共工告辞后,这几天夜里黄帝一直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翻腾着白天他们密谈时的那番话,久久无法入眠。
“良人,你这样翻来复去难以入睡,是不是身体抱恙,要不要我请来太医看看为妥?”睡在黄帝身边的嫘祖醒了,准备起床点亮松油灯。
“不用,我很好,没想惊扰到夫人了,你就安心休息吧。可能近来事情太多,一时理不清头绪,我想一个人出去走一走……”
黄帝很是体贴自己的内人嫘祖,刚迎娶她不久,就让她跟着自己一起受罪。为了天下百姓不再衣不蔽体,嫘祖起早贪黑,一门心思放在全面推广养蚕和织绸的事情上,也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了。
侍嫘祖躺下后,黄帝这才安心地披衣起床,蹑手蹑脚来到正厅中间,拿着松油灯点亮了火把,顿时整个室内大厅变得亮堂起来。此时,三更的鸡鸣声响起,眼看不一会儿就要天亮了。
他坐在堂桌大椅上,瞧着火光随着晨风一闪一烁,心里像是被什么遮掩一般,显得忽明忽暗,捉摸不定。此时,黄帝不由得想起自己送别共工时他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来……
“你说黎贪有叛逆之心,何以见得,有何证据呢?”黄帝有此疑问。
“就凭他擅闯仙境禁地天子都(今黄山),并私自开采花山石窟(今黄山花山谜窟遗址),还听说成立了秘密组织,这足以说明他早已不把仙族和天帝放在眼里了。另外,我们怀疑他与域外势力相互勾结,利用天道(北纬30度空中轨道线)之便将巨石息壤偷运至天下各地,意欲何为,这其中定有蹊跷。”
共工的话不多,但黄帝还是非常清楚其中的厉害,同时想起自己的妹子妖婆,不免心生怒火。“这天子都历来系仙族圣土,非凡人涉足之地,更是我族龙脉之要地,岂能容他人随意践踏破坏,如今他既然将本人小妹妖婆伤害驱离,以后我们也再无瓜葛了。”
关于黎贪之事,看来经过共工从中斡旋,炎黄二帝已是初步达成了共识了。所以,此刻黄帝并没有将多余的精力放在心上,而是思考着共工提到的“黄山”预言,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其中,他认为最为关键是开头两句话,即“黄山决生死”,既然是预言生死,应该蕴含着过去和未来的相关信息,那么这黄山到底是指哪里呢,又是决定谁的生死?二是“妖婆定输赢”,很明显,这里的“妖婆”当然是指自己的妹子了,现在她都已经离开黎贪且失语了,凭什么说还能定输赢呢?难道不成她曾经看到许多不应该看到的东西,还掌握了什么秘密吗?
想到这些,黄帝是一头雾水,一时理不出头绪来。接着,他又想到共工所说的,“世间万物一切变化都记载在先祖们留下的知识宝库里,只要你能屈身访尽天下名师神人,凭借你的虚心勤学和聪明才智,便可理解透彻当中巧妙之处,再加以熟练掌握和学习传承,即可以做到天下无敌,所向披靡,根基永续。”
他不由感慨万千,此言中的这些玄机真是自己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的呀!特别对于普通凡人而言,无法做到像仙族和神人那样用意念沟通,也无法以记忆处事,人们往往单凭言语表达容易误事,而采用图画和绳索记事又太烦琐,如果缺乏文字记载,又如何谈得上学习和传承呢。比如单单先祖遗留的一部《山海图》,就让人难以熟练掌握和理解领悟了。
想着想着,天已经大亮了。随着夜幕的轻轻退去,天边渐渐泛起了金色的曙光,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地平线上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
“禀报大帝,妖婆有事求见。”一大早,兵神力牧带着妖婆前来,应该是有急事求见了。力牧号称兵神,既有智谋韬略,也能练兵打仗,是黄帝最为依仗的一位神将。所以,他一直追随在黄帝身边,两人之间从来没有什么忌讳。
一声报告,将黄帝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妖婆?真是自己的好妹子,莫非是心有灵犀,刚一想到,她就来了,难道这第二个预言马上就要得到印证了吗?
妖婆见了自己的亲哥哥黄帝,更不需要什么礼节了,只是象征性地行个见面礼就过去了可能是兄妹私事,力牧知趣地带上门,与黄帝说了一声便出去了。“如大帝有事,请随时叫我。”
黄帝点了点,知道力牧就在门外随时等候派遣,一是为他看门以免有人前来打扰,二是可以担当护卫保驾的角色。
这时,妖婆拿起桌面上的多色石,将它当作彩笔,蹲在地上就画了起来。只见上面画着一个非圆非方的球体,下半部是一个人形的模样,这是组成的第一副图形;第二副图形是第一个图形的缩小体,然后在下面加了一个像是黄帝的模样;第三副图形就更奇怪了,直接一座山和有熊都城的样子。
画完后,妖婆指手画脚地一番说明,嘴里不停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可惜说不出声音。看得出,她非常着急,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够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呢?妹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然而,这是黄帝平生第一次见到哑巴如此交流,也只能看着干着急。当时没有文字,就算是正常人,平时除了口语传播,也很少用图形来沟通事情的。通常简单记事,都是结绳代之。所以,很容易造成信息封闭滞后,知识技术传播非常有限,生产劳动水平很低。
眼见妖婆急得眼泪都出来了,这让黄帝的心里觉得更加难受。他真想知道,自己的妹妹到底经历了什么?
突然,黄帝脑门一热,马上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仓颉,他不是号称文神下凡吗。这仓颉生来有双瞳四眼,天生睿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通。
“大将力牧,请速传史官仓颉进殿。”黄帝想起,立即喊叫门外守候的力牧。
“报告大帝,仓颉因结绳记事出了差错,现已辞官远游,遍访天下智者去了。”
力牧的报告一下子将黄帝惊呆了,原来,此人颇有骨气,此刻他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中油然生出几分敬佩来。“可能是自己平日太过严厉了,才导致如此能人离我而去。”
“古来记事如此烦琐,如何能够全部怪罪于他,实则是我做得太不称职罢了。”黄帝感叹之余,伤感不已。“我决定,还是去他的渭南老家一趟,再次请他出山吧。我想,他应该会不计前嫌的。因我请仓颉造字,实为天下百姓呀!”
那时,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开始一直用祖传结绳记事的老办法记载史实。但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仓颉自己也没法辨认了。有一次,黄帝要和炎帝谈判,命仓颉整理几年来炎帝侵境扰民的事实。仓颉在记史的库房里用绳子泡了几天,泡得头昏眼胀,耳鸣目眩,仍然出了差错,使黄帝的氏族受了损失,为此遭到黄帝的指责。
这件事使仓颉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决心要搞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让大众都能用符号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他想了又想,一直未想出办法来。于是,他决定走出去,吸引各地所长,甚至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潜入黎贪的疆界。
后来,仓颉跑了九九八十一个村落,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大山,趟过八八六十四条河流,拜访了九百九十九个善思会道的人。直至腿跑肿了,脸饿瘦了,汗水淌干了,头脑终于开窍了。他回到家乡的渭南彭衙杨武寨(今陕西白水县杨武村),躲进深山老林里,着手整理从百姓中采访收集的材料,创造代表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符号。为了不受外界干扰,他不让亲朋知晓,不让内人近身,连吃饭也不回家,让母亲送饭也只放在约定的地方……
其实,对于仓颉辞职回家,黄帝心里一直觉得很惭愧。可以说,他是一个有心人,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当黄帝带着力牧千里迢迢赶到渭南彭衙杨武寨(今陕西白水县杨武村),仓颉的母亲不太乐意了。
“你虽贵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儿既然犯了错误,该受罚就得罚,这我们认了,但不能说不用我儿就不用我儿了,那现在又非要请他回去干嘛呢?”
仓颉母亲的话说很在理,让黄帝觉得愈加愧疚。他想,既来之即安之,于是就决定长住下来,坐等对方回心转意。
一天,两天,三天……一连数日,记事绳都用完了,来的时候是月缺之日,转眼已到月圆之时,这让仓颉的内人急坏了。
“慈母,黄帝为天子,心系天下,日理万机,如今牵绊于此,实则误了大事,如何为天下百姓当家作主呀!”
仓颉内人识大体知轻重,如此好心劝慰母亲。然后,非常诚恳地对黄帝说:“我家良人并非是生天帝的气了,而是他游学天下,搜集知识,再闭关深思,也是为造字之事呕心沥血,日夜不寐呀!”
接着,她拉着母亲一起,带着黄帝和力牧往山林里去见仓颉了。
等他们一行人到达密林深处那间临时搭建的茅草棚时,看见满山遍野的石头上,田地间,大树上,几乎每个能够书写的地方,都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和图形,原来,仓颉孤身住在山沟内,日夜忙着创造新的符号,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每一个符号都起了名字,这种符号的名字就是字。这些字是仿照天地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画的,“人”字是端祥看人的侧影画的,“天”字是观察当时昆仑天宫(即尚未脱离地球轨道的月亮体)加“人字”而来的……。
蓦地,黄帝心头咯噔了一下,像是被什么触动了。当他第一眼看到那个刻画在地上大大的“人”字和“天”字时,瞬间便明白了不久前妹子妖婆画给他瞧的那个图形来,其中第一个与这个“天”字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文神仓颉,快给我说说这个是什么字来着,如何读法?”黄帝异常兴奋,直直地指着地上那个“天”字问道。
“为了让每个字能够写得来并认得出和读得出,我特地创造了‘字形音意’写读注音法,即字是依照外在象形来写的,而认读是以内在意思通过注音字母来实现的。比如这字读‘天’,上面那个的非圆非方形状指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昆仑天宫图形,下面那个刚是人的侧影形象,那些这个‘天’字用注音读为‘tiān’,这个象形字母就代表了时下最高科技的巨石息壤运行情景,‘t’表示建筑天宫或房屋的支柱,‘i’表示人在站立劳作,‘ā’表示巨石息壤,‘n’表示石窟之门,整个起来就表示‘天’字指的是人们从石窟开采巨石息壤,往天宫和房屋里运转当作建筑之用。”
很显然,仓颉的解答合情合理,非常切合实际,无疑是平时细心观察万事万物的结果。单看这个“天”字,就知道他曾经一定深入实地调查过黎贪管辖的东夷九黎部落,一定看到过他们用上古音叉从石窟开采巨石息壤的真实情景,所以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如此的联想和意境来。
因此,黄帝干脆直接了当地全盘托出,将妹妹妖婆所画照葫芦画瓢,一一展示给仓颉察看。“真没想到,你现在都已经造出了这么多字了,于是我想这些应该是难不倒你的吧。”
仓颉默不作声,只是非常认真地看着黄帝在地上画出来的图形,接着沉思了片刻,然后信心十足地说:“她的第一个图形肯定是‘天’字无误了,至于第二个图形上除了‘天’之外,还画有很像天帝你的形象,应该连起来就是‘天子’的意思了,而第三个图形不仅有山还有类似天帝都城的模样,那她应该说的是‘天子都’了。”
“我想,正是如此。妙哉,仓颉真乃文神也。”黄帝禁不住赞叹,心想这回有了仓颉相助造字,不妨精取各方真经成文,再传教百姓用之,届时何愁天下不定,何惧百业不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