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想逆袭日志之心理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3岁外甥想看手机却委屈地哭了

我的外甥——也就是我姐姐的小孩,刚满三岁,小名可乐。

今天我下楼时,看到他正站在外婆身边哭闹。他想要手机看动画片,但外婆正在忙着做饭,没有理会他。他站在外婆旁边闹着要手机,外婆在洗锅,手头忙碌着,就有些不耐烦地吼了他。他被吼了之后没有哭,但显然很不高兴,整个人显得急切、难受,满脸的不服气。

当我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他时,他突然很委屈地哭了出来。那种哭声听得人心都要碎了。这不是那种小孩子撒娇要东西的假哭,而是真切的委屈和难过,像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冤屈,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我把他抱起来,轻轻拍着他的背,问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他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是外婆不给他手机看,还指着他妈妈,小声地说:“打我。”

我赶忙安慰他,说:“妈妈疼你都来不及,怎么会打你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可乐的妈妈——也就是我姐姐,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在外,昨天晚上才刚回来。昨晚母子俩亲亲热热的好得不得了,今天突然就打孩子,这件事怎么看都不合理。

我接着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妈妈才会打你?”在我们家里,打孩子的方式通常是轻拍屁股或手心两下,以示惩戒。我自己以前也偶尔会这么做,在他无理取闹的时候。

他哭着回答:“我要看手机。”

但当时正值吃饭时间,我告诉他:“吃完饭再看好不好?”(这也是一贯的习惯)

他还是哭。

这时,他妈妈——我的姐姐过来了,对我解释说,是因为可乐用玩具枪打了她,所以她才打了可乐。我听后立刻对可乐说:“打妈妈是不对的。这样吧,你先吃饭,吃半碗饭就可以。吃完饭我带你看手机,好不好?”

这时他外婆(我妈)也端着饭走了过来:“又没打你,哭那么伤心做什么。”听起来,她还有点气。

我回她:“你吼他,他伤了心,才哭的。”

我顺势对可乐说:“外婆也说了,吃完饭就让你看手机。”外婆配合地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这时,可乐才稍微平静了一些。

我继续哄他:“吃半碗饭,我们就看手机。”

我妈提醒我,他已经吃了一些饭,可能吃不下太多。

我这才意识到,可乐哭得这么伤心,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外婆吼了他,而是因为他的需求被忽视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吃了饭,就应该能看手机,因为这是之前的惯例。可这次不仅没能看手机,还被妈妈打了一下。

此外,他想找外婆帮忙,结果外婆也在忙,还吼了他。这种种的不满和委屈堆积在一起,才让他哭得这么伤心。

从他的视角看,他的行为并没有错。他按之前的惯例表达需求,却没有得到回应,还被责备。小孩子本能地认为,这不公平。

他委屈地哭,我抱着他哄时,也试图在表达中传达他的情绪:“怪不得我们宝宝哭啊。吃了饭了干嘛不给手机看。又不陪宝宝玩玩具,又没其他人陪,宝宝当然会觉得委屈啦。”

听到我的话,他妈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不好意思,尽管她没有多说什么。但我能感受到她的羞愧。

等真相大白后,可乐渐渐平静下来。我开玩笑地逗他:“等会儿让妈妈陪你玩玩具,好不好?”

可乐瘪着嘴说:“不好。”虽然还有些生气,但明显情绪已经缓和了。

我抱着他问:“那要不要让妈妈抱抱?”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便把他递给了他妈妈,他张开双臂,欣然接过。尽管刚才的争执让他生气,但回到妈妈怀里,他还是很安心。

反思这件事,我意识到自己在最开始时,急于判断他的行为对错,不是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我用惯性思维认为“大人不会错,小孩一定是做了错事才会被责备”,这种思维让孩子的情感被忽视了。

我用惯性思维认为“大人不会错,小孩一定做了错事才会被责备”,这种思维让小孩子的情感被忽视了。

而事实上,父母也可能会犯错,比如他们可能因为小孩的行为“冒犯了威严”、“不懂礼数”甚至“违反天罡五常”、“反咬一口”而生气,却没意识到孩子的行为背后有其逻辑和诉求。

可乐只是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自己已经吃了饭,就应该能看手机,这个规则是之前形成的,但今天却被打破了。他试图通过外婆寻求支持,却发现外婆也在忙,还被吼了一顿。于是,他的委屈情绪全面爆发。

当我抱着他问发生了什么时,他虽然表达不清,但显然情绪很受伤。

尽管我安慰他,却还是用“先吃饭再看手机”这种有条件的方式让他配合,未能真正理解他的感受。

他后来甚至想到找公公帮忙,可见他的内心有多无助。

直到事情解释清楚,他的委屈被大家理解,他才真正放下情绪,重新依赖妈妈。

作为大人,我们习惯性地要求孩子理解大人的行为,却常常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表达或许笨拙,但那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如果总是用“大人的规则”去压制孩子的需求,长久下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表达,甚至变得叛逆。

想起自己的童年。

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时的自己,常常在心里暗暗发誓:“我长大了一定不会像父母一样对待我的孩子。”

可如今,当我们成为了父母或大人,是否真的做到了这一点?还是说,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曾经的“大人”?

面对孩子的需求时,我们是否依然抱着“大人永远是对的”这种惯性思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

这种思维是否就是代际之间的“历史重演”?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与孩子的相处,需要更多的耐心、理解和共情。我们需要尝试放下作为大人的固有偏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未来,当我再次面对类似的情况时,我会提醒自己,不急于评判,而是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代际关系中的恶性循环,让下一代拥有更多的温暖和支持。

不给生活打结节,然后让生命力在这些结节里打转转。

别先评判,默念,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