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别误了餐时
许仙报完名回来了。
在他刚进入这条小街时,便看到了一群人围在小院门前,而走过来的这几步路上,听着那些毫不避讳的议论声,他也差不多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于是他从小黑子的背上下来,挤过了人群......
“许大哥!”
萍儿眼睛尖,看到了他,立刻红着眼睛喊道。
许仙俯身抱住了跑过来的小丫头,揉了揉她的脑袋,并未多言,只是回过头看着有些惊讶的人群。
“在下许仙,是这保安堂的郎中。”他温和的说道。
其实这是一段简短到好像都没说完的话,就只有寥寥几个字;但是整个院子里的嘈杂声一下子全都停了......
因为在此情此景之下,这简单的几个字,实在是表达了太多太多的意思,多到了让人微微觉得有些不适。
‘这就是个空医馆。’
‘自欺欺人的疯傻妇人。’
‘哪有什么郎中?’
“说谎说到连自己都信了。”
反正许许多多类似的话,就因为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郎中,而一下子显得无处安放。
许仙......
其实有些人是听过这个名字的,甚至在两年前,有人还在这个医馆看过病。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小街的记忆就如同那些巷子口的老人,不知道在哪个清晨便被遗忘,自此之后便再也不会被想起。
而且许仙当年的行经,被县里压得死死的......一夜三十多条人命啊,这种事情只能存活在传言之中,哪个县令敢真的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的四处张扬。
所以一时之间,面前的书生竟没有勾起任何人的回忆。
只是有人极为尴尬的意识到,若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许公子’......难道说,自己真的冤枉了那丫头,同时也冤枉了面前的妇人?
沉默的时间似是有些长,许许多多的人都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表现出来。
其实人是有一种极其古怪的群体屈从性,就比如说:人多了,就敢横穿街道,即使车马很急;某个传言流传的广了,便都会相信,不再有人探究其真假;法不责众,听起来似乎有些不讲道理,但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面对一个孱弱的个体的时候,谁会在乎道理。
于是在这沉默中,小萍儿噙着点泪,极为倔强的看着那个被自己打的鼻子流血的小胖孩子,见对方不回应,便更加倔强的看着刚才那些指责自己的大人。
“我没说谎!”她像是反击般的说道。
......
当然了,许仙很清楚,自己一个人的突然出现,其实无法改变些什么。
果然,那名富家翁打扮的男子,也就是那胖男孩的父亲站了出来,看起来还算礼貌的先朝着许仙微微拱手:
“这位许公子,刚听说......您参加今年天枢处的招考了?”
许仙好像是早就知道对方会提及这件事似的,毫不意外,只是安静的点了点头。
那富家翁一下子笑了......
“啧啧~”他吧唧吧唧嘴:“许公子啊,不是我说你,咱若是真有那修行的资质,不早就让天枢处招揽过去了,何必还在这坊间开个医馆。”
他这一开口,周围的人一下子缓过了神来,这才想起萍儿那小丫头最初的那些谎话......
于是,沉默终于被打破了!
在那再次响起的议论声之中,富家翁咧嘴笑着,似是劝解般的道:
“我也理解,男人嘛,谁不想多挣点面子,我也曾经说,要把自家那些木料卖到京城里面去,但是说谎总要讲究实际,别误导了孩子。”
说着,他看了眼萍儿:“我也是个礼佛之人,肯定不能得理不饶人,本就是孩子之间的打闹,让小丫头道个歉,这事儿就过了......”
他依旧笑着,那笑容格外的坦然,似是即将向那些街边乞儿的碗里投些铜板,丢下铜板的位置要高,落在碗里的声音要大,叮当一声要听得清晰,这便是善意,便是慈悲。
其实这番处事已经极为的客气,大家都是一个镇子里的乡亲,又不是什么欺瞒霸女的恶棍,肯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真的争吵个没完。
然而,萍儿的手却攥着许仙的衣襟,显得格外用力......
许仙也笑了,不知为何,当他听到对方是个礼佛之人后,似是突然的就不再想解释什么,他抱起了因为太过使劲而让身子微微发颤的小丫头。
“她没说谎,你们也不需要道歉,都回家吧,别误了餐时。”
这是书生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没有去看面前的人们,也没有去辩解关于参加招考的事情,只是留下这么一句极为突兀,而且听起来像是黑白颠倒的混账话,就转身朝着院内的小屋走去;
他甚至都没准备听人们的回应......
几息后......
“等......等一下!”
那富家翁慢了一拍,这才回过神来;他立刻想要叫住对方,不过那书生已经完全无视了自己,走进了屋子,而柳氏也同样的没再说什么,只是一言不发的看了眼院子里的人,便跟了进去。
“呵呵———”那富家翁都气乐了。
他下意识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小镇百姓们,发现一个个的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表情。
“现在什么人都能当大夫了?”他一下子有了底气,咧着嘴道。
都不用多说什么,那一声嘲笑之中便代表着许许多多人心中的想法。
本就孩童打人不对在先,作为大人竟然完全不愿管教,甚至冥顽不灵,倒打一耙,揭穿了谎言就不管不顾的直接走人。
也不知从哪找来这么个郎中,不讲是非道理,谁还敢找他看病......
总之,这件平凡的幼童打闹,在短短的时间里,似乎就变了性质。
淮安很小,现在日渐西斜,人群渐渐的散了;也不知道这间小院里的事情,在一顿饭的功夫之后,会被多少人聊起。而这小小的医馆,没人认识的郎中,以及那对似乎变得有些惹人厌的母女,在几经口述之后,是否会一下子成为近几天人们的茶后谈资。
也变得可悲,可笑,可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