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孔明,我聪慧合理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出征,子午奇谋不可取

又过了良久后,诸葛亮才恢复过神色来:“魏延、蒋琬、诸葛瞻出列,听将令。”

“末将在!”

三人同时出列,但是诸葛瞻那幼小的身形,在此时却显得无比的突兀。

没有人质疑。

全军上下投来的,反而是无比敬重的目光。

为国而战,无关年幼。

诸葛亮不念其子年幼,便将其投身入军旅之中,这便是大公无私之举。

丞相一家,可谓是为国尽了全力。

前有养子诸葛乔入军奉献。

如今,又拉着幼子诸葛瞻入军,为国而战。

“令你三人,领一万精锐为前军,逢山开道,遇水造桥,为大军清除障碍。”

诸葛亮下了将令道。

让诸葛瞻就此入军,一是为了锻炼其才能,增加实战的经验。

二是伐吴策略是他提出来,由他跟进是最合适的。

诸葛瞻虽年小,还不善攀登,但配备两员力士照顾,不就好了。

是完全不用担心行军受到影响的。

“得令!”

蒋琬上前,从诸葛亮手中接过了令箭,随之便下了台阶。

魏延抬了抬头,看向台上的诸葛亮,欲言又止。

相府老幼参军,其志可嘉,但是军事也未免儿戏了。

一旦战争爆发,可没有人能照顾到诸葛瞻了。

“魏将军、思远,我们走吧,军情似火,容不得半点耽搁。”

蒋琬来到台下,对着魏延和诸葛瞻说道。

魏延见状,也只能就此作罢,转身便跟在了蒋琬的身后。

“蒋长史,此举是否太过于儿戏了呢?”

有出了一段距离,魏延乜了一眼落后半个身位的诸葛瞻,再也忍不住了。

他就是这样的人,心中藏不了什么事。

他虽然看重诸葛瞻,不过那也是未来,而是眼下。

“哈哈,非也,此乃是妙计,到时候魏将军自然会知晓。”

蒋琬自然是知道其所指,摸摸了胡子,卖了个关子。

“我还是不理解!”

魏延直摇头,就差把诸葛瞻的名字点出了。

“将军不需要理解,听从将令就可以了。”

蒋琬回头,抬了抬手中的将令。

魏延是个刺头,很有自己的主见。

蒋琬入军,也是为了在大事上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至于如何打,那是魏延的事。

但是必须要按照制定的战术去执行。

“末将听令就是了!”

魏延无奈道,不过这也不能算是太大的事。

无非就是让诸葛瞻去镀金罢了。

跟随自己在前面开道,回来之后,就可以因功升职。

诸葛瞻升职,也是属于他们这一阵营的,魏延自然乐见。

但是在军旅上做事,那就很让他不爽了。

有过了一会,三人便来到了一列军阵前。

“长史,这就是前军吗?”

魏延看着眼前的军卒和战马,不由开怀大笑。

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军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战马横列,一望过去,也有数千匹。

魏延,他可从来还没有打过这样富裕的仗过。

难道这就是丞相之子的配置吗?

这时,魏延觉得一边的诸葛瞻顺眼太多了。

前军,可不是什么精锐,那是打杂开道的。

很多时候,都会死伤无数,按理说,那些人,大多数都应该是炮灰。

而中军才是精锐所在,用与敌军交战的主力。

现在感觉是反了过来。

这其中定有什么猫腻。

“文长,你现在满意了吧,精兵一万,战马五千匹。”

蒋琬这时也开口道。

这是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这一万之中的军士,很多的人,都是身怀绝技,能应付各种的突发情况。

还掺杂了不少的无当飞军成员。

“满意,十分的满意,只是如此精锐,用来开道,未免可惜了些。”

魏延点了点头,但开道都伴随着危险,这样的精锐,每伤亡一个,都能让人倍感心疼。

“这次战役特殊,主打的是一个快攻,所以就安排了精锐。”

蒋琬也算是透露出了一些消息。

“原来如此,就应该打一个快,让魏军出其不意。”

魏延点了点头,对这样的战术十分的认可。

“蒋长史,此次,我们从哪条道伐魏?”

魏延眼中多了那么一丝期待之色。

“褒斜道,丞相的战略意图,非是关中,而是凉州。”

蒋琬半真半假的说道,若不是没有伐吴之策。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如此。

从褒斜道进攻的战略意图,并不是关中,而是凉州。

以蜀汉的情况来看,并不具备与魏军在平原作战的实力。

蜀汉战马稀少,以步兵为主。

这眼前的五千战马,都是蜀汉挤出来的。

也难怪魏延会这样的激动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只是为了出去,而不是出了祁山,就能达到目的了。

凉州地势高,对关中平原有居高临下之势,占据了凉州,也就是占据了主动权。

完全不像现在这样被动,要打曹魏,还要克服秦岭险阻。

而且,凉州盛产马匹,是蜀汉操练骑兵,与魏之骑兵对抗的必要物资。

六出祁山,诸葛亮的战略始终都是凉州。

“陇右地区,怕是曹魏多有防备,若是从子午道出发,兵临长安,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看着眼前的精兵,魏延脑海之中的那个计划,也不由的再次冒了出来。

诸葛瞻脸皮也不由一扯,这子午道奇谋,在后世也颇有争论。

但绝大多数的观点,都是认为,有去无回。

从子午道出发,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道路的艰险,马匹难行,只能靠人走。

之后的曹真就演示了一次,从子午道出征,是行不通的。

第二个,那就是守城之人,要绝对是个草包,完全没有任何的防备,加上其还贪生怕死,对曹魏不满,见到敌军就投降的那种,例如蜀汉之糜芳。

如果曹魏方面一旦有一个类似孙传庭的人物在,那也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明末之时,一代闯王高迎祥,就完美复制了魏延的子午奇谋,被孙传庭以逸待劳全歼。

只要长安城内,守将拒守不出,你能干嘛?

五千人强攻重城长安,肯定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