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7章 前夜

太子于承天殿发癫之后的第二天。

一些试探性的弹章开始出现。

各种小道消息流传开来。

第三天,朝堂很平静,翘首以盼的吃瓜群众们很失望,而与之相关的机构,如太常寺教坊司外表安静,内部早已经乱成了一团。

第四天,靴子落下,四道旨意从内庭发出。第一道旨意,裁撤教坊寺,以后典礼舞乐之事仍由太常寺负责,但对人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除选秀之外,太常寺不得以任何方式收人;第二道旨意重申庆律,官员不得狎伎,一经查实,或有举报,立即停职,天下学子当以学业为重,不可耽于玩乐,大比之年,鉴察院设纠风执事,一旦发现学子有不轨之举,即取消大比资格,各地方教谕有监督之责,监督本地学子品行;第三道旨意,即起修改庆律,犯官家眷,按罪论处,或流放充军,或发回原籍处置。第四道旨意,翰林院学士白威,品德败坏,即日革职,永不叙用,另有不法事,交有司论处。

四道旨意一下,天下哗然。

礼部,一阵鸡飞狗跳,流晶河上门庭冷落,生意下降了七成不止。

至于那些弹颏太子的弹单,一率留中不发,几个跳的欢的,还被训斥警告,朝堂的风向一下子变的诡异了起来。

陛下,这是要死保太子?

不对,是太子殿下当庭奏对,深肖帝心,陛下闻过则喜,对太子殿下的建议几乎全盘采纳。

太子,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啊!

有此太子,国之大幸啊!

※※※

郭府

已是深夜,但礼部尚书郭攸之的书房内仍然灯火通明。

郭保坤睡眼惺忪的站在书房里,一脸的茫然。

他不明白,好不容易休沐一次,到了家里,老子还未下值,美美的吃了一顿,睡到半夜,就突然被自己老子拎到了书房,老头子也是,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搞什么啊。

看着自己这个一脸茫然,懵懂的儿子,郭攸之也是心累。

“保坤,你在东宫好几年了,觉得太子如何?”

“太子?啊,太子很好啊,对孩儿很好,对底下人也好,而且英明神武,智慧超群,有,有圣主之姿。”

郭攸之的脸色黑了下来。

圣主之姿?

特么的他说你有惊世智慧,良将之才,你说他有圣主之姿,主打一个互相吹捧,是吧?

有些费劲的揉了揉眉心,他又道,“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差不多到入仕的年龄了,如果你愿意,我向陛下求个恩典,赐你个出身,入翰林院当个学士如何?”

“啊?”郭保坤猛的打了个激灵,脑子也清醒了一些,开始琢磨起郭攸之的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父亲您的意思,是让我离开东宫?”

“对,离开东宫。”

“不要!”郭保坤一口回绝,面色坚定,“为什么要离开东宫,太子很好的,而且,儿子在太子身边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到了重用,未来还可能当鉴查院的院长,为什么要离开?”

“你当鉴查院院长?”郭攸之有点想笑,但还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把持住了,他也很头疼呢。

这小子在东宫当侍读几年,也算是有点长进,但这个长进的速度远远低于他自信成长的程度,这特么都变成鉴查院院长了。

太子敢说,那是为了贬低陈萍萍,你是怎么敢想的啊!!

“保坤啊,如今朝堂诡谲混乱,二皇子咄咄逼人,已经起势,太子又不良于行,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你若一直跟在太子身边,我担心……”

郭保坤顿时急了,连忙道,“有什么好担心的,谁说太子不良于行的,太子他……”

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郭保坤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嘴。

郭攸之眼中精芒一闪,“太子他怎么了?”

“太子没什么,太子虽然不良,不良于行,但身体正在好,好转,我相信,他,他很快就能站起来的。”

“哦,这样啊。”郭攸之点了点头,一副了然的模样,“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在太子身边好好干,不要任性,明白吗?”

“明白,明白。”看到自家老子不再逼自己,郭保坤一脸喜气,连声应道。

“去休息吧。”

“是!”郭保坤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书房。

灯影闪动,郭攸之指节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上的奏折,过了良久,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轻叹一声,翻开空白的奏纸,写了起来。

※※※

南苑大街

颜府

灯火通明

书房内,颜行书背着手,紧皱着眉头,有些不安的来回走动着。

顾青侍立于一旁,面上也有一丝焦虑之色。

他焦虑的事情和颜行书愁的却不是一回事。

“老爷,东乡侯求见。”

书房的门被敲开,颜府管家颜安进来,呈上一份拜贴。

颜行书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我死了,不能见客。”

“老师!”

“老爷?”

顾青与颜安都吓了一跳,抬头不解的望向颜行书。

“怎么,老爷我说的话不顶用了?”颜行书冷冷的道。

“是!”颜安连忙垂下头,转身离去。

“老师,您这是……”

顾青不解的问道。

“你也回去吧,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段时间,不管谁找你,求你做任何事,都不要应,尤其是涉及到太子的。就算有人威胁你,你也不要管,哪怕是你以前做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被掀出来,被弹劾,认罚就是,你为官不久,不会有太多把柄给人抓的,要不了你的命。”

“老师,这,这是为什么啊?”

“要起风了,起大风!!”颜行书幽幽的道,“会死很多人的。”

※※※

皇宫

临湖殿

庆帝坐在御案前,慢慢的翻阅着手中的资料,陈萍萍、范建、林若甫和秦老爷子一动都不动,同样低眉垂眼,呼吸,清晰可闻。

“呵!”过了良久,庆帝终于抬起头,站起来,舒展双臂,伸了个懒腰,又坐了回去。

目光,落在陈萍萍的身上,“看来,鉴查院那边都查清楚了啊?”

“是的,陛下,都查清楚了。”

“没有遗漏?”

“无一遗漏。”

“和林相的关系大吗?”

林若甫猛的一抬头,迎接他的是庆帝冰冷的目光,顿时心中一颤,又垂下了头。

“林相是新贵,走的门路和他们无关,不过三年前送了一对侍姬到林府,林相笑纳了。”

“呵。”庆帝笑了笑,看着陈萍萍问道,“那你呢?”

“他们不敢。”

哗!!

庆帝抄起案上的一堆资料朝陈萍萍砸了过去,资料漫天飞舞,如树叶一般慢慢落下。

“是不敢,还是没把你看在眼里,这样的事情,鉴查院一直都不知道吗?”

陈萍萍面色抽动了一下,语气也有些僵硬,“知道,一直都知道,教坊司在鉴查院成立之前便存在了,事情一直都存在,都是循着旧例,因为涉及的人太多,且并没有危及到朝政,所以,就没有细查过。”

说到最后,陈萍萍的眼中杀机凝聚,有如实质一般,“臣,真的没想到,会查出这样一个结果,他们的胆子这么大。”

“看来,承乾说的不错,这几年,朝堂以稳定为主,我们几个都各忙各的,是有些懈怠了。”庆帝站起身子,背着手,缓步走下台阶,来到范建的身旁道,“去准备吧,你的人,应该没问题吧。”

“在来之前,已经清理了一遍,没有问题。”范建说道。

“好,那就去吧。”

范建点点头,转身离去。

“林相。”

“臣在。”

“朝堂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朕不想看到朝堂动荡,百官不宁。”

“臣,明白。”林若甫拱手一礼。

“老将军。”

“陛下。”秦老爷子也从椅子上起来,直着身子,神色肃然。

“抚远侯在西宁镇有多少兵马?”

“三万步兵,还有三千马队。”

“剿了,一个不留。”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