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能量、功率以及爆炸
白垩纪末期正值恐龙生活的黄金时代,但当时一颗直径约为10英里的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20英里左右(比现在最快的子弹还要快10倍以上)的速度冲向了地球。很多这样的大型天体都曾经和地球擦肩而过,但是这一颗却真的击中了地球。这个天体几乎没有遇到空气的阻力,它在瞬间穿过了大气层,并在身后短暂地留下了一条真空通道。它撞击地球时的力量如此之巨,以至于它和周围的岩石瞬间升温至1000000℃以上,这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热一两百倍。小行星、岩石以及水(如果击中了海洋)全部瞬间汽化。爆炸释放的能量比1亿兆吨TNT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还要大,这比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能量总和还大1万倍……不到1分钟的时间,不断扩大的陨石坑就达到了60英里宽、20英里深。这个坑还会变得更大。撞击产生的炽热的汽化物质已经喷射到大部分大气层中,高达15英里。1分钟前仍然是发光等离子体的物质,现在开始冷却,凝结成尘埃和岩石。它们会散布到世界各地。
——理查德·A. 穆勒,《涅墨西斯星》
假如一颗像珠穆朗玛峰那么大体积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没人会怀疑它能造成多么巨大的破坏。同样,我们也不会怀疑这样的天体是否存在(图1.1)。这种威胁是很多灾难电影的主题,包括《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地球浩劫》(Meteor)、《天地雄心》(Armageddon)等。小行星和彗星经常会从地球旁边飞过。每隔几年,我们就会看到报纸头条上“侥幸脱险”的标题,报道中会出现一个“只差几百万英里”就撞上地球的天体。这还远远称不上侥幸。地球的半径大概为4000英里,所以,相距400万英里的擦肩而过就相当于从千倍于地球半径的地方掠过,这样击中地球的概率之低堪比在标靶上击中一只蚂蚁。
图1.1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了木星。相比于65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或彗星击中地球时引发的爆炸,这次的规模要小得多。该图片由彼得·麦格雷格摄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所用设备为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院赛丁泉天文台的2.3米望远镜。图片来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虽然在你的一生中遭遇小行星撞击事件的概率非常低,但一旦遇上,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几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人会因此而丧命。正因如此,美国政府一方面持续资助小行星搜索,借以识别潜在的撞击天体;一方面资助可以移动或摧毁类似天体的研究。
但是,小行星是岩石而非炸药构成的,那为什么小行星撞击会导致爆炸呢?而且,为什么爆炸规模如此之大?说到底,爆炸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