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穿水浒:三造大汉,义父难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2章 辽阳血夜人心险

待得大公鼎处理完这三十骑女真兵马。

又有兵马自西向而来,却是高永昌带着几名亲随,从西门过来。

他领的一支渤海精兵,本就在西门附近。听得大公鼎相招,便别了吕布等人,到西门设伏。

待得夜深,将城外骑兵一半进城后,高永昌便令人拉上吊桥。截断了这队军士。

但是这一半骑兵,却也悍勇。

虽然进入了高永昌的陷阱,还是能沉着应战。

开始见着这些人还敢作战,高永昌也只是好奇而已。

他想要搞清楚这队兵马是哪个山头的盗匪,竟然如此悍勇能战。

这一百多人非但没有投降,反而决死冲锋。

竟然是拼掉了他两百多亲随。

这一切只是经过了一刻钟而已。

要知道,他现在手头方能掌握的亲随数量也就不足五百渤海人而已。

高永昌本也是将门传承,见得手下一个个倒下,当时就摇摇欲坠。而在损失了两百多亲信之后,原本意气风发的高永昌只剩下肝胆俱碎了。

好在陪着他的杨志家传渊源。帮高永昌稳住了阵脚。

并下令,主动放开埋伏袋子的一个口子。

让对面最悍勇的一队人马突围,才将留在后面的人马歼灭。

待得西门事定,高永昌率部打扫战场。

见得身中十多箭,血尽方死的领头人,是个旧相识

——胡十门,曷苏馆女真的头人之一。

平时这胡十门在辽阳府当南面官,为人和善,不怎么爱说话。总的来说,给他的感觉和其他女真人不一样。

此刻瞧他模样,临死之际还在大声呼喝。完全就不像平时那个沉默的女真人。

见到了胡十门,高永昌才意识到大公鼎让自己到西门截杀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盗匪,也不是什么契丹人。

而是女真人!

曷苏馆的女真!

高永昌不知道这曷苏馆女真什么时候摸到辽阳府边上的。

他也不知道大公鼎是如何算到今夜女真要来破城的。

他更不知道大公鼎究竟作何打算!让他在西门埋伏这支女真精兵!

在契丹面前,女真根本就是天然的盟友好不好!

因而,高永昌在西门战局平定后,便与杨志,带着几个亲随,骑马奔向留守司。

刚好看到方才突围的三十骑决死冲锋的场景。

他便打马上前,高声质问大公鼎:“辽阳大氏意欲何为?为何在反辽时候做这般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只是高永昌到底没有走近相问,只是将将走到吕布的身侧,面对着大公鼎的军阵。

大公鼎微微一笑,并未作答。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几个须臾,远处似乎隐隐有闷雷之声。

众人四下望去,却在黑夜中一点点亮光,由远及近,由少变多。是火把的光亮。

一个个火把连成一条细线。

那闷雷之声也是由远及近。

众人方才听清楚,这雷声竟然是渤海人踏歌之声。

“山河泪!八千里!渤海国!六十州!”

而后那条火蛇走到众人近前,到的近处,竟然是从府衙外广场的三面道路,列出三道军阵,将吕布,大公鼎对峙的军阵围在了中间。

从中走出一个花白头发的将军,似乎是与大公鼎一般的年纪。

到得大公鼎面前,那老将军拱手弯腰。

高永昌见此,与身边吕布说:“是高清明。高彪族中的叔爷。”

大公鼎此刻方才开口,却是放声呼喝。

“辽阳府,渤海复国军。三千四百二十一人,全伙在此!”

老头声音喑哑,在这夜风中,到底传的不远。

他身边此刻却站着十个渤海老将军,皆是头发花白之辈。

有高清明,有木伦。全都同声附和,此声响彻留守司府衙的上空。

而后,却是引得,全军呼喝。

“渤海复国!全伙在此!”

“渤海复国!全伙在此!”

“渤海复国!全伙在此!”

三千多渤海人的呼喝,响彻盛夏辽阳府的夜空。

竟然是引得全城骚动。

原本只是军事政变的辽阳府,气氛隐秘紧张,此刻彻底躁动起来。

渤海居民原来事不关己,紧闭房门。此刻也都举火执杖走上了街头。

辽阳府渤海人同心呼喝,竟然有种与天同频的震动感觉。

就在此时,原本站在渤海人,汉人军阵中间的大月,却是缓缓走到了阮小七身侧。

竟然与自己的祖父对面而立。

方才站在汉人渤海人中间劝说罢兵,此刻渤海兵锋大盛,这渤海大氏的血脉,这一辈中最出色的年轻人——大月,却在这种渤海上下军民同心的时候,站在了大公鼎的对立面。

吕布见得大月动作,稍显惊讶,而后去看那大公鼎,到底没能从老头脸上看出失望,愤怒,伤心。

似乎只有欣慰的笑容。

他方才有所明悟,暗中招来王伯龙,高永昌,杨志,岳飞,让他们之后趁乱分别潜去,东门,西门整顿兵马,过来厮杀。

“这时候,如何出的城去?”高永昌跺脚。

吕布按住情绪激动的高永昌:“据我感觉,待会恐有变故。到时候便是良机,你我等人,是为反辽,务必同心。”

他只是根据之前军变经验,本能地感觉,今夜契丹兵马太过安静。

要知道这辽阳府的驻军中,还是有六千契丹常备军队的。

虽然或有缺额,但想必也没有赵宋禁军那般夸张。

从留守萧保先被杀,到东西二门同时爆发战斗,再到留守府衙门两军对峙,再到此刻渤海人全城震动。这契丹兵马却是一点动作都没有。

太诡异了!

因而,从见到大月的诡异站队,吕布本能嗅出阴谋气息。是故招来那几人做下了吩咐。

……

“对面的汉人,是从渤海,还是从契丹?”

此刻在这般声势加持之下,大公鼎放声来问。

大公鼎问话,却是引得周围军士共同呼喝。

在“从渤海从契丹”的三千多人的喝问之中,吕布非但不慌,反而更加从容。

对大公鼎用意有所猜度。

此刻渤海人势头已成,如何不放手施为,还要在此刻拖拉问自己立场。

他到底知不知用兵?

根本就不像是成事手段。

一念至此,吕布也有意拖沓,放声回问:“从渤海如何,从契丹又如何?”

“从渤海,则到我面前叩首,我封你汉人南面王,与我们一同杀契丹人。”大公鼎哈哈一笑,“从契丹,则让你身首异处!”

“你这汉室宗亲可要想好。只与你三十数考虑。”

而后大公鼎径自倒数起来。

数到二十,周围渤海人,刀出鞘,枪竖起,箭上弓。

数到十,渤海人,刀振甲,弓拉满。

九!

八!

七!

只是外围的渤海军阵却是一阵骚动。

位于中心的吕布,见此微微一笑。知道变化到了。

再看大公鼎,似乎也是注意到了这阵骚动,也是微笑。

只是其他人或是没有注意到,或是注意到也只当是军事纪律有缺,阵脚不稳,微微皱眉。

六!

五!

四!

此刻倒数之声却是少了不少。

而渤海军阵不稳了起来。

其中南面,渤海人的阵脚似乎是站不住了,隐隐有崩溃迹象。

其他几面,也好不到哪去。

已经听得到刀兵喊杀声音。

就算站在中心的吕布等人,都能看到外围的渤海人一排一排的倒地。

就像是稻子在田里排队被收割。

三!

二!

此时倒数之声,只有大公鼎一人而已。

渤海军阵已经忙着作战,大公鼎周围原本十员皆是头发花白的老将军,也分出去八人去指挥军阵了。

只有高清明与木伦留在大公鼎身边,以做防备。

一!

大公鼎却是不为所动,仍然数出了最后一声。

却是话音刚落,一匹毛发纯黑的神驹,一马当先,冲破了南面渤海人的军阵。到的大公鼎身前。

“耶律将军,你到底是来迟了。”

大公鼎见得马上将军,微微一笑,缓步走上前来。

吕布也在打量着那乌骓马上坐着的契丹将军。

只见此人身姿矫健,跨坐在那匹毛发纯黑的神驹之上,仿若与马融为一体。

因为夜色,看不清那人面容。

其身着一袭黑色铠甲,甲片紧密相连,宛如黑色的鳞片,在火光映照下,却是闪着一丝冷冽的光泽。

铠甲上又有金色狼头图腾,此刻也是熠熠生辉。

手持一柄长枪,腰间佩着一柄长刀。可以看到刀柄上镶嵌着一颗硕大的宝石。

“是耶律余睹!”

“耶律余睹?!”

“是耶律将军!”

众渤海人见得此人却是反应各异,但到底都是惊呼出来。

“是耶律余睹,辽国东路都统,主管了东路所有兵马,只是与萧保先一向不和,却是不想此刻到了辽阳府!”

高永昌见到耶律余睹当面,也是惊讶。但是还是按下心绪,与吕布细心分说。

“不是此刻到的,月前就到了!”

此刻又有一个清脆声音,是大月。之前站在了阮小七身侧沉默不语,此刻却是做声解释。

“所以你家祖父与耶律余睹勾连在一起了?”

高永昌见大月说话,赶忙来问。

只是未等到大月回答,却听得一声怒喝。

“为什么!”

“大公鼎!”

“你给我说清楚!”

是大公鼎身边一人,睚眦欲裂。

高清明,从举事之初,到此刻之前,虽然他与大公鼎都在东京道为官,但他还是以主公相称,此刻却是直呼大公鼎其名。

显然也是意识到大公鼎行事有诈。

本来起事时机,是大公鼎月前就与几人商议的。高清明也是知情之人。

知道辽阳府的六千契丹人,十日前被调去白岩山剿匪,他们也是趁着辽阳府守备空虚,才聚义行事。

只是此刻高清明,见到这契丹军士去而复返,本在黄龙府的东路都统耶律余睹出现在了这里。而大公鼎非旦不惊,反而与其谈笑风生,显然早有预谋。

他哪里还不知道,大公鼎是勾连了这契丹东路的都统联手做局。

当是将自己这批渤海旧人聚集起来好让契丹狗去杀!

这根本就是陷阱啊!

此刻不止是他一人,还留在大公鼎身边的那个木伦大叔,也是陷入了迷茫。

见得渤海王族之后,辽阳府全伙渤海旧人民心所向的大公鼎,反手将自己这些人卖的如此彻底。

他如何敢信!

“这是为什么啊?!”

此刻大公鼎却是隐在耶律余睹身后,不见其表情。也未有回应。

只有这契丹东路都统放肆的笑声,及盛夏血夜的刀兵之声。

过得一刻,这渤海旧人,到底多是年迈之辈,又闻得自家渤海头人早已勾连契丹人,丝毫战意也无。

三千多人,被杀,逃跑。竟只剩下一千左右士卒,被压缩到了吕布附近区域。

好在契丹慕唐,这留守司府衙前本就是点验军士的操场,到底是还有空间列阵。

四周全是逡巡的契丹游骑,以及缓慢压上来的契丹军士。

一时之间,这渤海余卒到了生死攸关之际。

就在这般危急时刻,吕布打马上前,走到队列最前,直面耶律余睹,而后回身看着一千多绝望渤海士卒。

只是见得这一千多人的样貌,吕布却是微微一愣。原本在嘴边的话语到底是有些迟缓。

因为这一千多人中,有半数也是如木伦,高清明一般年纪。

没有戴头盔的皆是头发花白,戴了头盔的,渤海冠冕上也早已经没有了鸟羽兽尾。

剩下的也有一多半是三四十岁的。

年轻一辈的渤海士卒却是极少的。

吕布之前听的公孙胜的燕云策论,知道这么些年,渤海一族在契丹治下,人口减半不止,但到底没有直观印象。

此刻见得渤海军阵,到底是有些动容。

这般多的老人,皆是紧握刀兵。

就在愣神之间,吕布又见的身边竟然冒出一个女子。

定睛一看,正是大月,是阮小七,周通二人将其托举上来,竟然只比坐于照夜玉狮子上的吕布稍矮。

待得吕布见到,大月手中所持,却是微微一笑。

那是一个插满了各色鸟羽的渤海冠冕,正是高彪所留,说是辽阳府北城三坊渤海民心。

吕布用手接过,将其高高举起,声如洪钟大吕。

“渤海人,看看你们身边的伙伴。都老的成了什么样子了!”

“一百年前,渤海人还能在忽汗河畔纵鹰猎虎!”

“今夜,连你们渤海人的王都不要你们了!”

“一百年后,还会有渤海人吗?!”

“我,刘布!汉室宗亲!在此立誓:此战过后,许你们渤海归汉!许你们踏歌马球!许你们自由繁衍!”

“渤海儿郎,今夜!我不要你们跪拜新王!且为你们自己而战!为你们的子孙后代而战!”

“今夜,且与你们的汉家天子一同入阵!”

说完,吕布也不待众人反应,只手将那渤海冠冕戴上后,打马朝着辽人耶律余睹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