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利欲熏心,边将走私!

这场杀局,堪称精妙。

按照“谁获利最大,谁嫌疑最大”的原则,结合土木堡之变中于谦给朱祁镇断粮、杨洪、郭登拒绝朱祁镇入城等,再加上土木堡前后这些人员的际遇变化,基本锁定于谦、杨洪、郭登等人正是土木堡之变的幕后实施者。

紧接着,这批人就完成了对朱祁镇的绝杀。

正统十四年六月,宣府总兵杨洪申请了一批军械火器和十面旗牌。

军械火器好理解,毕竟明面上要用来防备瓦剌胡虏,保卫江山社稷。

关键在于,这十面旗牌用来干嘛?

“某钦承朝命,给有旗牌!”

这便是旗牌的用处。

尚方宝剑众人皆知,军队旗牌就等效于尚方宝剑,也就是令牌。

后世袁崇焕强杀毛文龙,就是用了这军中旗牌。

见旗牌,如见天子,任何人不遵便是抗旨!

按照记载,宣府大同守军常年应各在十万左右,因其是战略要地,所以一直屯有重兵。

到弘治年间,宣府有六万六千九百,大同人数应该相当,故而此时,宣大边军合计应该在十万以上。

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富等率三万京卫军,都督王贵、吴克勤等率万五千京卫军以及朱勇的四万京卫军。

朱祁镇派往宣大以及亲征自带的五万军队都是分批次出击,每次出击军队都不超过四万,并且京卫军相对于长期驻守宣大的边军,在地理上没有任何优势。

结果就是,包括朱勇在内的所有京军全都全军覆没!

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京卫军“败没”的具体经过,仅仅只有这一类的字眼,并且也没有记载具体战没人数,甚至连这几场战役都是含糊其辞,极少出现正面的描述,这本身就充满了问题。

要知道此战可是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永乐皇帝五次亲征,从何地至何地,杀敌多少,全都记录在案。

可到了朱祁镇这里,却是含糊其辞,春秋笔法。

朱祁镇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最为合理的解释。

“这场阴谋,应当是从阳和之战开始。”

“杨洪与石亨里应外合,坑杀了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郭敬伏于草丛,幸免于难,石亨随后假装单骑逃回,随后杨洪以旗牌收编宋瑛、朱冕的部署,进一步设好这个杀局。”

“再然后,杨洪再次利用旗牌调集宣府、大同兵马,在紫荆关设伏,准备袭击朕这一行,却被朕识破,意识到走紫荆关可能有危险,中途突然转向宣府,故而杨洪叛军只袭击了辎重队。”

朱祁镇给出了证据,那就是关键人物,大同镇守太监郭敬。

“太子你可还记得,八月二日朕驻跸大同时,还是想要继续北行,这个时候镇守太监郭敬从战场逃出,孤身赶了过来,密告朕说出了阳和之战的真相,若继续前行正中虏计,朕听后大吃一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选择班师回朝。”

朱见深听后陷入了沉思。

阳和之战,同样充满了古怪。

史书上面将此战大明失利,全部归罪于朱祁镇口中的这个镇守太监郭敬。

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兵端,倾其主力,四路大举攻明:脱脱不花可汗率兀良哈三卫兵马为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一部为北路攻宣府,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肃,也先自率主力攻大同。

十一日,也先率部急进至猫儿庄,明大同参将吴浩率军迎战,败死,明廷接到败报,特命大同总督军务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左参将石亨各率兵万人出阳和口抵御。

位于大同的明军将士因受太监郭敬制约,诸将难以发挥才智,经战全军覆没,前往增援的宋瑛、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

这就是最可笑的地方。

因为太监郭敬制约,诸将难以发挥聪明才智,所以全军覆没?!

那就算真是这样,可紧接着宋瑛、朱冕又是全军覆没?!

瓦剌铁骑战斗力真就这么强吗?

打一次输一次,而且还是全军覆没?

西宁侯宋瑛可是大明开国名将西宁侯宋晟的儿子,不说骁勇善战,至少也是出身行伍,将门子弟,行军打仗总会吧?

武进伯朱冕文武兼资,其父朱荣乃是靖难大将,南征北战功勋赫赫,朱冕也是出身将门,领过兵打过仗的。

两个将门子弟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全军覆没了,说出去谁会相信?

郭敬趁乱逃走,秘密禀报朱祁镇,于是朱祁镇察觉到不对劲,当即舍弃了一切念头,只想班师回朝。

可是那些人,又岂会放他安然回到大明呢?

“后来朕才想明白了,杨洪为什么会这样做。”

朱祁镇冷笑道:“杨洪本是正统年间王骥推荐的武将,后长镇守宣府,按理说他应该是忠于朕的人!”

“然而,在利益面前,杨洪却辜负了朕的信任。

“正统十二年,言官举报杨洪走私兵器铠甲火器,当时朕没有追究。”

“正统十三年,右少监赵琮举报宣府总兵杨洪到青边口长城外卖军火,朕依旧没有处理。”

“好笑的是,他们将此事推到了郭敬头上,称是这郭敬收受瓦剌贿赂,以盔甲易外夷马,真是好手段呐!”

朱见深听后倒是不觉得意外。

太监阉人嘛,天然的背锅侠。

不管是文臣缙绅还是武将勋贵,都对这些没卵子的东西没有好感。

尤其是各地镇守太监,还经常作威作福、仗势欺人、搜刮民财、残害军民,那就更是天然的背锅侠了。

这件事情,朱见深也有印象。

正统十年十一月,英宗朱祁镇接到报告说来朝贡的瓦剌使臣随行物品中携带了大量盔甲兵器弓箭铳炮,经过调查发现是大同、宣府等地走私商出售。

鉴于此时大明还在严格管控火器制造技术于两京,能合法制造火器的边地卫所少之又少,显然走私商跟宣府大同的边军脱不了关系。

于是朱祁镇给当时大同总兵武进伯朱冕和宣府总兵杨洪等将官下了一道敕令,让他们今后严厉打击走私行为,若再有发生严惩不贷。

结果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当年,朱祁镇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前往宣大调查军情,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可落到杨洪等边将眼中,却成了前来索命的冤魂。

一旦皇帝来了清查军械,他们倒卖军火一事大概率将做实,因此杨洪势必反抗,再加上文臣缙绅的支持与勾连,杨洪等人心中也有了些许底气。

恐怕这就是杨洪、郭登等人与文臣缙绅勾结,发动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