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4章 陈德海

薛怀文见柴峪面露疑惑,便继续解释道:“好教官家知晓,通商之事并非不可行。”

日本国虽与我朝素无正式往来,但其国内局势动荡,武士阶层与天皇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正是我们介入的好时机。”

“若能通过贸易手段,与日本国内的某些势力达成合作,或许可以从中获取我们所需的铁矿资源。”

柴峪闻言,眉头稍稍舒展,但依旧带着几分疑虑:

“卿所言虽有道理,但日本国与我朝相隔甚远,海上风浪险恶,且两国之间并无正式的外交关系。若要通商,恐怕并非易事。”

薛怀文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官家,此事虽难,却并非无解,臣听闻日本国的武士阶层中,有不少人对我朝的丝绸、瓷器等物极为青睐。”

“若能以此为筹码,或许可以吸引他们与我们合作。此外,日本国内的铁矿资源丰富,但他们的锻造技术却未必比得上我朝。若能以一些不重要的技术交换为条件,或许也能打动他们。”

“而且,那技术我们可以分批教予他们,不使他们立刻学会,这样既能让他们有求与我,还能慢慢抑制他们得发展。”

“况且,我们明为经商,实为矿产,待日后我朝国力强盛,将其收为一路也不是不可能。”

薛怀文缓缓道。

柴峪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似乎被薛怀文的话所触动。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卿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若能以贸易手段获取铁矿,确实比出兵攻打更为稳妥。只是,此事需得谨慎行事,不可贸然行动。”

薛怀文点头称是,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官家所言极是。此事需得从长计议,臣建议先派遣一支商队,以通商为名,再私以技术贿之,前往日本国探明情况。若能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再进一步商议铁矿之事。”

“这样,对方大抵只会认为商人只是一个唯利是图连国家技术都可出卖的小人罢了,只要金钱到位,并不会过多关注。”

柴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卿之建议甚好。此事便交由卿全权负责,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泄露风声。”

薛怀文躬身行礼,语气坚定:“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官家所托。”

数日后,薛怀文便开始着手筹备前往日本国的商队。

他挑选了几名精明能干的商人,并亲自挑选了一批上等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作为贸易货物。

然而,最大的难题却是语言不通。

日本国的语言与中原大相径庭,若无精通日语之人,恐怕连基本的沟通都成问题。

正当薛怀文为此事烦恼时,一名浙江商人主动找上门来。此人姓陈,名德海,常年往来于沿海各地,与日本商人有过几次交易,略通日语。他听闻薛怀文在招通日本语的人,便特来毛遂自荐。

薛怀文在府中接见了陈德海。陈德海年约四十,面容精瘦,目光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精明干练的气质。

他一进门,便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薛大人,小人陈德海,听闻大人在寻通日本语之人,特来应征。”

薛怀文打量了他一番,微微点头:“陈先生请坐。不知先生与日本商人打过几次交道?可通晓他们的语言?”

陈德海坐下后,从容答道:“回大人,小人曾多次与日本商人交易,虽不敢说精通日语,但日常交流并无问题。此外,小人对日本国的风土人情也略知一二。”

薛怀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那先生可知日本国如今是何情形?”

陈德海略一思索,答道:“日本国如今内乱不断,天皇与武士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尤其是关东地区的源氏家族,势力庞大,几乎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此外,日本国盛产铁铜,品质上乘,但他们的锻造技术却远不及我朝。”

薛怀文点了点头,心中对陈德海的见识颇为满意。他接着问道:“那先生可否说几句日本话,让本官听听?”

陈德海微微一笑,随即用日语说道:“これは周国の絹織物で、非常に高品質です。”(这是周朝的丝绸,品质上乘。)

薛怀文虽听不懂,但从陈德海的流利程度来看,确实不似作假。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陈先生果然精通日语,本官甚是欣慰。”

陈德海谦逊地笑了笑:“大人过奖了,小人不过是略懂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