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理性的人:经济学就是权衡取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什么是权衡取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1]

——《孟子·告子上》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2]

——《史记·伯夷列传》

第一章解释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于“财富”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正因为这样,经济学也逐步从一门关注生产、消费和分配的学科,发展为解释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财富源自我们的欲望;我们有欲望,所以需要采取行动来满足欲望。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采取行动?这也就是上一章中提及的选择问题。在本章中,我们就着重来解释有关选择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大到社会公义、世界和平等关涉人类命运之事,归根结底,无不是选择问题。

就像本章开篇的引文,“鱼和熊掌”“生与义”“财、名、权、生”皆为选择。在上一章,我介绍了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那么现在就请读者诸君想一想,如果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该如何思考“鱼和熊掌”这个问题。

倘若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就暂且不要去想孟子为什么要取熊掌而舍弃鱼,更不必赞叹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我们首先应该把问题化简,还原到最基础的状态。

什么是“最基础的状态”?

最基础的状态就是选择问题本身,也就是在追问是不是应当“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之前,要先一步思考的问题:我为什么要选择?或者,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质疑:这好像不是我们日常思考选择问题的方式,是不是在钻牛角尖?

不,恰恰相反。只要有可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可选项,这才是我们日常在做出选择前最本真的状态。

难道不是这样吗?请想想我们日常的选择。当然,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舍生而取义”这样的选择一辈子恐怕都难遇到一回,所以我们可以切换为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要遭遇的选择:事业和家庭。试问:在这两个选项之间,你会“舍家庭而取事业”——过上劳动模范的生活,还是“舍事业而取家庭”——做一个“家里蹲”?

我想,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会非此即彼。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会不得不在不同的选项之间进行取舍,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保留多个选项。事业不顺,人皆有之;家长里短,俗务难免。尽管如此,普通人在多数时候的选择仍然是两者兼顾。这就是最朴素、最简单的想法:家庭和事业为什么不可兼得呢?

这才是生活。人生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在不断地权衡中获取最大的幸福,也就是“权衡取舍”(trade off)。权衡取舍,才是经济学说的个体选择问题之本义。

现在我们就用“庖丁解牛”的方式,来分解我们每个人权衡取舍的思维过程。一般而言,这个过程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是目标,也就是你行动的目的是什么。在“鱼和熊掌”的例子中,有两个目标——“鱼”和“熊掌”;类似地,“舍生取义”的两个目标是“生”和“义”;《史记》则引用贾谊的话,将人生目标分为四类——“财、名、权、生”。

不过,经济学在思考“目标”的问题时要单纯得多。我们通常不会对所谓的“目标”赋予过多的价值判断或意义内涵,也就是说,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只是出于你的偏好。偏好可能源自先天因素(比如基因遗传),也可能源自后天因素(比如教育),与你的身份贵贱无关,也不代表道德修养的高低。所以,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之前例子中的“财、名、权、生”这四个目标,对于选择行为本身而言,性质是一致的,不存在传统文人思考的“重义轻利”之类的问题。在选择时,你需要考虑的,是不同的目标实现以后,可能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效用或满足感。这种效用可能是纯物质的、必需的,比如“吃饱喝足”这种每个生物都追求的目标;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非必需的,比如通过各类艺术赏鉴活动而实现的个人素质的提升。

第二是约束条件。你选择买某样东西,你的收入可能就是你的约束条件;你选择做某件事情,你手头上可以利用的全部资源可能就构成了你的约束条件。同时,由于所有的行动都需要耗费时间,所以对于日常选择来说,时间构成了终极的约束条件:不考虑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常情况下,所有选择行为都要受到时间的约束。

第三是成本。成本就是代价,也就是付出,即为了实现目标你要付出什么。你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这个失去的东西就是成本。

以上三个要素,是任何一个人的选择过程都必须具备的,这和你学没学过经济学无关。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做出选择时好像从未思考过这三个要素,那只是因为你很少去“端详”它们。

现在就让我们想象一个日常选择的场景,来具体观察选择的三要素。我们选取一个基本上大多数普通人每天都会遭遇的选择难题:起床困难症。

当小A早上醒来时,他在想什么?假如他在想是多睡一会儿,还是立刻起床,那么他的目标就是“睡眠”和“起床”。他的约束条件,则有可能是收入、规则或者是时间本身。他的成本就是继续睡觉要耗费的时间,进一步还有因此导致上班迟到要扣的奖金……

可能有读者立刻会发现,我们在这个例子中是不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因为许多人在起床的那一刻,考虑的可绝对不是“睡眠”和“起床”那么简单,会有一大堆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涌上心头……

确实是这样,但是先让我们把“目标的复杂性”这个问题暂时搁置,姑且假定,这个例子中只存在“睡眠”和“起床”两个既定的选项。

这时候首先发挥作用的就是约束条件。如果小A含着金汤匙出生,那哪怕天天睡觉也能不愁吃穿。也就是说收入这个约束条件对他来说不起作用,那么他是不是不用做这个选择,睡到自然醒就可以了?

恐怕不是。再富有的人,也还是得做出选择。因为去掉了收入约束,还有其他约束条件会起作用。正常人不会一直卧床不起,这是我们的生物本能所决定的。这种生物本能,或者说自然的规则,也是我们选择起床与否的约束条件。

除了自然规则,更多时候,人为的规则,比如“上班不得迟到”这个规则,也约束着我们是选择“起床”还是“睡觉”——至少工作日的时候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法律规章、风俗习惯、惯常做法等,构成了一类对我们的选择而言至关重要的约束条件。关于这一类约束条件,我们将在第十章详述。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放宽约束条件。假设收入和规则对小A来说都不起作用,那么肯定还有一个约束条件他逃不过,那就是时间。所有的选择都需要耗费时间,而一天只有24小时,至少对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是这样。假如小A将全部时间花在睡觉上,那他就干不了其他事情,而只要他想到还有可能存在比睡觉更快乐的事情,那么也会被迫做出选择。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约束条件在选择问题中的重要性:一方面,约束条件限制着我们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我们需要进行选择的前提。如果不存在约束条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选择问题。

在约束条件下,根据成本的高低,小A开始选择。当睡觉的成本高于获得的效用时,他会选择起床;反过来,如果睡觉的效用远高于要付出的成本,他就会选择继续睡。

读到这里,一些聪明的读者可能会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啰唆了这么一大堆有必要吗,我们的选择真有这么复杂吗?也许有关国家大事的选择的确很复杂,但是像“起床”“睡觉”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必要这么较真吗?更“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被闹钟铃声闹醒,然后关掉闹钟继续蒙头大睡。这样一来,哪里有什么“成本-效用”比较?

确实如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就是这样,大事情上面反复斟酌,小事情往往没太多想就过去了。但是,无论事情是大是小,无论个人在面对选择时花费的思考是多是少,选择的逻辑始终摆在那里。就像“关掉闹钟蒙头大睡”这个举动,难道不正是说明睡觉给你带来的效用要远高于起床给你带来的成本,所以你选择睡觉而不是起床?

重大的事情牵涉利益多,遭遇次数少,所以我们会格外重视;小事情牵涉利益少,遭遇次数多,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不过,正是无数次在日常琐事中不经意的选择,培养了我们选择的能力。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迅速选择“关掉闹钟蒙头大睡”,以至于我们通常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出选择。除此之外,吃饭吃什么,马路上靠左还是靠右走,上班做什么,下班做什么,等等,所有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是一系列复杂的选择,但你却不会感觉到。这是因为你对它们太熟悉了,它们早就成了你的肌肉记忆。当你面对相似的事情做出千万次选择之后,它们已经成为你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些你本应该很熟悉的选择突然发生了变化,你才会注意到它们,才会因为突然感到选择困难而不知所措。

这就是“庖丁解牛”视角下的选择问题。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这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厘清选择的三要素,然后做一下效用和成本之间的比较而已。

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分析仅仅涉及最基础的层面。一旦你将庖丁的刀切得再深入一些,你就会发现,选择问题的每一项要素都不简单。

比如,回到之前提及的“目标的复杂性”问题。当你在某天早晨醒来,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真的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吗?

我想,绝大多数人很多时候都难以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才是正常的情形。即使有个大概的目标,也很难具体到其中的细节,更不用说估算目标实现会给自己带来的效用了。

当然,也有些人做事的目的性很强。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早早地为自己规划好了人生目标,将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的作息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严格按照预先制订好的计划做事。那么他们是不是经济学分析的选择行为的理想标准?

当然不是。首先,且不论这种机械式的人生规划是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想要的生活目标,更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学其实不关心具体的目标内容,它真正关心的是目标实现给你带来的效用。倘若如苦行僧般的人生规划对于你而言只有痛苦——就像父母为青春期的少年制订的学习作息表那样,那么这很难说是我们的经济学能够分析的行为目标,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效用为负。效用为负的目标是不值得欲求的;不值得欲求,就谈不上选择问题。

其次,人生规划可以是一成不变的,但效用不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你——当你的想法发生变化时,同样的人生规划对你来说意味着的效用是不同的。这种变化中的效用难以把握。

所以,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只要是一个有欲求的正常人,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才是人生常态。

既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无法做出选择呢?我想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是,因为你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

因此,即便我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我只是大概地知道自己有欲求,我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选择。这是因为,决定你选择行为的关键,其实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你愿意付出什么,也就是你的成本。请记住这一点。

回想一下我刚刚对成本做出的简单解释:成本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东西。这只是我们对于成本的日常理解。经济学中的“成本”,含义还不止如此。

现在请假想一下:你手里有30元,一杯奶茶也是30元。如果你要买一杯奶茶,那付出的成本是多少?

30元?你肯定会想到,答案绝不可能那么简单。那么再复杂一些,成本是30元加上买奶茶排队付出的时间?或者,30元、找一家奶茶店耗费的精力、排队时间、跟店员说话耗费的口舌之力?……总之,买奶茶时花费的金钱、气力和时间等所有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是不是买奶茶这个行为带来的成本?

我的回答是:它们是成本,但不是你做出行为选择时要考虑的成本。

那么你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呢?回到我刚才的问题,当我问你买奶茶的成本时,如果你反过来问我:“你怎么知道我会用30元来买奶茶呢?难道我不能去买咖啡、牛奶或者只是一瓶纯净水吗?”那么恭喜你,当你能这样反问的时候,你就不再将成本看作一种单纯的付出,而是从行为选择的角度来看待成本了。

为什么这样说?先让我来回答你的反问。我会说:你拿着30元,让你买奶茶,你却选择了买咖啡,这说明你更喜欢咖啡而不是奶茶;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还是买了奶茶,没有选择咖啡,那么说明你更喜欢奶茶。所以,喝一杯咖啡能给你带来的效用,就是你买奶茶的成本,因为你本可以用这30元买咖啡,但你却没有这样选择——你选择了买奶茶,这就意味着咖啡的效用被你放弃了。这被你放弃的效用,就是你为了做出“买奶茶”这个行为选择而付出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我们将这样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能够给你带来最大效用的选择机会,从而产生的成本。严格来说,当经济学使用“成本”这一术语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机会成本,即选择的成本。

好,如果我再问你:假设你现在正挠着头,费劲地读完我这一大堆看似完全废话的冗长论述,这时你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你购买这本书所付出的金钱,原本可以用来吃喝玩乐,所以成本是“用同样的金钱可以购买到的吃喝玩乐这些行为所能够带来的效用”吗?

不对?好,那么答案是不是这样:买书花掉的金钱、读书浪费的时间,以及其他一切在买书、读书行为中可以想得到的耗费的有价值的资源。所有这些资源加起来,有可能为你带来的最大效用,现在因为读这本书,被放弃掉了,所以这放弃掉的效用,就是读书的成本?

很抱歉,仍然不是。

不要惊讶。请注意这两个问题中的时态。“如果你要买一杯奶茶,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你现在正挠着头,费劲地读完……你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也就是说,在前一个问题中,当我向你提出问题时,你还没有买奶茶;而后一个问题中,你将书读到此处时,你已经买了书,换句话说,你的选择已经做出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前面我已经指出,机会成本是选择的成本,那么当你做出选择之后,你在做出选择之前考虑的那些成本就不存在了。你现在要考虑的,是继续读完这本书,还是坚决止损,趁着大好年华去做点别的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就是机会成本的两个特征:第一,它是你选择某一目标后,放弃掉的其他潜在目标可能给你带来的最大效用;第二,机会成本出现在你的选择之前,当你做出选择后,这个成本就消失了。

除了这两个特征,机会成本还有第三个特征,它能部分解决“目标的复杂性”这个难题。通过了解机会成本,能够间接地明白,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仍然是买奶茶这个例子。你确定你是想要奶茶,而不是咖啡、牛奶或者纯净水吗?前面说过,当我们运用经济学的方式进行思考时,根本不用去关心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当你愿意将这30元花在奶茶而不是其他饮料上的时候,实际上在潜意识中,你已经觉得奶茶给你带来的效用至少不会低于你放弃掉的其他选择项有可能给你带来的效用。换句话说,你的选择就替你做出了回答:你想要的是奶茶。

现实中,金钱、时间以及任何有价值的资源,都存在一个“资产专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只能用在某一特定的用途上:30元买了奶茶就不能再买咖啡;你的时间花在睡觉上就不能再做其他事……正是这种资源使用的专用性决定了机会成本的存在。同时,当你选择将资源用在某一特定用途上的时候,不正是说明你想要的就是这种用途所能实现的目标吗?

最后,总结一下本章的内容:决定你选择的,是成本;经济学讲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你愿意放弃的效用,而不是你想要得到的效用;你愿意放弃的是什么,实际上表明了你想要的是什么;最后,所有这一切的权衡取舍,都是发生在你做出选择之前,因此永远不要去后悔你已经做出的选择,因为这没有用,你要考虑的,是接下来怎么做。

这就是经济学讲的权衡取舍,即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欲求。权衡的关键是你愿意付出什么,你的付出其实就说明了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