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琢璞斋传薪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简介

周仲瑛,男,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享誉海内外。自幼随父(全国名老中医周筱斋教授)学习医术,先后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求学,1956年毕业后于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83年调至南京中医学院担任院长。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周仲瑛教授为首届“国医大师”,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是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科技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70余年,对中医内科各种常见病,尤其是疑难急重病症的辨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仲瑛教授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和中医内科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充实、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学术影响广泛。他创建了中医内科学总论和辨证施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的分化开辟了新途径;为中医内科急症医学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构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造诣精深;以“病机十三条”为纲,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临证主张“审证求机,活化辨证”,如对瘀热、癌毒、湿热、痰瘀和湿热瘀毒郁结等复合病机理论,以及复法制方、活用经方时方等都有创新。

周仲瑛教授一直重视中医薪火传承工作,主张传承要摒除门户之见,主张“无偏不成派”,要善于对弟子因材施教。虽传承之路颇多艰辛,但周老始终坚守本心,砥砺奋进。他曾以苏轼《定风波》自勉,认为:“国学中医,亟待传承,勤学勤思,方有所成。”周老对传承弟子既关怀备至又严格要求,曾在收徒时制定师训以规范弟子:“岐黄大道,薪火相传,余家世医,已逾六代。随父传承,耳听面命,沪宁两度研修,亦医亦教,探求医道,八十余载,深感‘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乃中医成才之道。现与各位结为师徒,愿青出于蓝,今约定如下:大医精诚,济世活人,德才兼备,谦诚待人。医道无穷,博大精深,求同存异,实践为凭。争名夺利,不再认亲。请共勉之!”

在科研方面,周仲瑛教授先后主持和带领团队承担国家“七五”“八五”等部省级课题37项;获各类科技奖项4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多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主编专著51部,出版著作获奖多项,曾获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各级学术继承人及优才弟子80余名,亲自指导传承弟子及再传弟子数百名,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