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搞得跟村干部似的!
陈玉林正细心帮荞麦治病。
喷雾器大概能装四十斤的水,刚开始背上还不觉得,背着背着,就觉得很沉。
好在还能坚持。
心里估算速度,如果一直保持,喷完半亩地也就半个多小时。
说实话,他此刻内心深处的自信并没有表面多,目前关于信息提示,也就成功了昨夜的母猪接产和产后护理。
但那万一是个幻觉呢。
荞麦治理工作,就是他验证能力的关键机会。
只要这次也能成功,那他就能确定,那个能力真实存在,从此他就能善加利用,走上人生巅峰。
彻底让家人们过上幸福日子。
喷到地头,他转身开始朝回喷,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地头站着个人影,仔细辨认,竟然是宋雅丽。
她今天穿着件红色上衣,深色裤子,浓黑茂盛的头发拧成一根粗粗的麻花辫,斜垂在胸前。
她一直没说话,待陈玉林到跟前,还是没好气地盯着他。
“丽丽,你在这干嘛?”
“明知故问。”宋雅丽指着陈玉林身后的喷雾器,“你这里面装的啥?”
“杀菌的药。”
“谁教你这么做的?”
“书里。”
“书里书里,又是书里,你咋啥都听书里啊,书里要是写的那么好,那人都去看书算啦。”
“哈哈。”
“你又笑什么嘛。”
“你生起气来,还怪好看涅。”陈玉林盯着宋雅丽,这是句实话。
他前世今生一直觉得宋雅丽很好看,她完全是长在陈玉林的审美上。
圆圆的脸蛋,可爱的小酒窝,多情的杏眼,都很吸引他。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她的性格。
所谓爱屋及乌。
宋雅丽是那种特别一根筋的人,她一旦认定的事情,哪怕天塌下来都不变。
例如对他的情意。
别看她现在看起来冷冰冰的,总是喜欢和他唱对头戏,但其实心里对他很关心。
要不然,她为啥总是针对自己呢。
喜欢她的小伙子可不止一两个,附近七里八乡的媒婆,可都是踏过她家大门。
“陈玉林,注意你的态度,我在和你说正事呢!”宋雅丽脸微微发红。
“我说的就是正事啊,你本来就很好看啊,难道没人给你说过?”
宋雅丽一跺脚,转身就要走,“那你继续胡扯,我不管你了。”
“再见。”陈玉林在后面说。
宋雅丽转身本是做个样子,想着陈玉林可能会告饶,却没想到换来“再见”两个字,顿时心里委屈,气呼呼地说:“我还不稀罕管你,你要胡整就胡整吧,谁要管你。”
说着,就快步跑开了。
陈玉林看着她身影被院子遮住,微微一笑。
他并不着急。
等他实验成功,到时候帮她们家荞麦治病时,她就知道哥哥我不是一般人。
没有现在的失望,哪有后面的惊喜呢。
这叫先抑后扬。
晚上吃饭时,李慧琴又在唠叨,说陈玉林不该贸然行事,还是应该尽量听专家的。若是搞不好,荞麦损失不说,还会被邻居们笑话。
见陈玉林笑呵呵不反驳,又将攻击的矛头转向陈树堂,陈树堂只好替儿子背锅。
最可恶的是,陈艳丽唯恐天下不乱,还在一边煽风点火,直到陈玉林说再乱说,就拧她的耳朵,这才气呼呼地开始扒饭。
第二日,陈玉林去地里看,发现其他人家的荞麦情况进一步恶化。
而自家的,恶化程度已经减轻。
要不是这边土地地势都是高低不平,类似丘陵小块,又被高大的院子挡着,不特意到他们家背后,无法看到他家地状况,估计村民们就都能看到他的厉害。
天然阻挡大家的视线。
他已经总结出信息提示的规律,同样是黄色,若是事情越严重,黄色就越重,最黄的时候,基本就是浓稠的金黄,有点像是空间刷满金粉。
而他们家的荞麦,则是淡黄色,有点像小麦刚抽出的嫩黄芽。
让他更好奇的是,除了荞麦,他在其他东西上都没看到提示,便猜测这种提示只能存在一类目标,只有解决掉异常状态,或许才有新目标出现。
这样也挺合理,要不然他也忙不过来。
第三日早晨,陈玉林一家正在吃早餐,就突然听到队上的大喇叭在喊:
“三队的同志们请注意,四队的同志们请注意,因为搞不清楚啥原因,我们队上的荞麦全部发生病变,基本没有变好的可能,基本没有变好的可能……”
说话的是生产三队的队长,啰嗦接近半个小时,无非就是告诉大家伙,凡是种植荞麦的人要注意了,荞麦都要死了,基本不会转好,要提前做好转植的准备。
所谓转植,就是将荞麦全部毁掉,换上新的庄稼。
那现在是七月份,要真种,就只能赶紧将荞麦毁掉,让地稍微修整下,种上冬小麦。
但这种小麦,被称为回茬小麦。
意思是,地里的营养都被上一波庄稼吸收殆尽,再种上小麦,会因为养分不足,很难丰收。
对于农民来说,回茬基本都是油菜或者胡麻,玉米,高粱之类,很少拿小麦这种主粮回茬。
大喇叭停息后,李慧琴和陈树堂顿时开始发愁。
“看来这次真出问题了,这可咋办,队上村里都种那么多,损失真不小。“李慧琴一天操心的事多,搞得自己跟村干部似的。
“确实是,得亏我们种的少……”陈树堂跟了半句,突然看向陈玉林,“哎,玉林,你实验的咋样啦?”
陈玉林刚将半个小红薯填进嘴里,嘴被憋个结实,半天转不过向。
这时候的红薯真的太甜了。
是那种纯正的甜,还不腻,完全不是后世那种品种改进的水甜。
看他这个样子,李慧琴又气不打一处来,“哎你慢慢吃嘛,又没人跟你抢,你看看你像个啥样子,吃也没个吃相。”
说着,端起陈玉林喝空的汤碗,转身给盛了半碗黄米汤,“给,冲点米汤,我还指望我儿给我养老呢,可不要直接憋死了。”
陈玉林接过汤碗,连忙灌了几口,这才回过神来。
都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最怕这种突然说话,一个不留神,食物就容易掉进呼吸道,严重点,可不就能把人憋死。
连喝汤带咳嗽,陈玉林总算喘过气。
脸还是被憋的通红。
他这个样子,倒把李慧琴都逗笑了,“你啊你,让娘说你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