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a,朝露待日晞b。阳春布德泽c,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收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下册)
注释
a葵:锦葵、蜀葵等,此处指代花草树木。b晞(xī):晒干。c阳春:春天。德泽:恩惠,指春天的阳光雨露。d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的样子。华:同“花”。
解析
《长歌行》是乐府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乐府诗从“园中葵”开始托物起兴:园中的植物郁郁葱葱,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开始蒸发。世间万物承受着春天的阳光雨露所带来的恩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心里却在担忧:到了肃杀的秋天,这些植物都会枯黄凋落。他从而想到,人就像自然景物一样,也要遵循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用河水东流不再回头打比方,说明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最后,诗人发出感慨,留下千古名句: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奋进,到老的时候就只能悔恨一生了。
全诗借抒写万物盛衰的规律,来劝诫世人惜时奋进,以景寄情,由情入理,情感基调积极向上。
语文小课堂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立于汉武帝时期,“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汉书·礼乐志》)。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它搜集整理的诗歌被称为“汉乐府”,简称“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