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培训计划的原则
培训计划不仅要兼顾企业的实际资源情况及员工素质情况,还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及培训结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绩效为本的原则
企业制定培训计划,需要以提升企业绩效作为根本的目标和原则。不论是当前的绩效,还是未来发展的绩效,培训都是为企业提升这些绩效服务的。虽然也有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做的培训计划,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雇主的品牌形象,培训计划要最终有利于企业达到绩效目标。此外,所有的培训计划都是在企业有收入、有利润的前提下,才能支出培训成本。所以,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只有服务于企业绩效,才能保证培训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2.源于需求的原则
所有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都源于需求。就像我们在培训需求分析章节里分享的实景案例一样,没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就制定计划或直接执行培训,是无的放矢,不仅会造成培训主题、内容、方式等与受训者不匹配,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培训需求分析环节可根据培训的周期、范围、方式、对象等做调整,并不是所有的培训计划都需要较大投入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可繁可简。但是,一定要保证培训计划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制定的,要有明确的需求,以保证培训目标的达成。
3.注重实效的原则
企业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具体包括3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必须要有用,必须是能够起到提升知识、优化技能、转变思维的作用,而不是华而不实,只注重形式;二是培训要保证效率,既然企业培训花了成本、时间,就要保证参训率、保证学员的时间,更要得到公司及各部门管理者的承诺,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三是培训形式要适用学员需求,注重培训细节,保证学员学习的投入度和培训效果。
4.成本优化的原则
企业培训计划要遵循成本优化的原则。从供应商选择、讲师甄选、主题确定,到具体计划中的时间、参训人数、地点、餐饮、住宿等方面,都需要注重成本优化。所有的培训成本都是企业的投入,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成本优化是培训计划制定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总体上说,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要始终以企业的绩效作为根本关注点,以需求分析为根源,注重实效、注重成本优化,这与“二八定律”的思维是一样的(参见知识链接:“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强调20%的投入产生80%的收入。同样,在企业培训计划中也要注重“二八定律”,只要抓住最重要的培训计划或计划中的关键点,就能产生大部分的培训效果(见图3-2)。
知识链接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的。他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时,他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所以“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在任何一项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即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后来,“二八定律”成为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图3-2 培训计划与“二八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