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舞蹈作品创作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电视舞蹈的大众文化定位

如何看待大众文化视角下的电视舞蹈呈现呢?历来就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在《电视艺术辞典》中,关于电视的大众文化说这样解释:我国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普及性文化、为民众服务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同民众息息相关;在形式上为群众喜闻乐见,大都来自于传统与民间,因此易于在民众中传播[1]。此种诠释具有中国对大众文化理解的特征并影响广泛,人们对它的认识一般多具有正面意义的理解。1980年,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使人们对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又有了新的认知,“大众文化、大众艺术尽管通俗浅显,但通俗并不意味着庸俗,时代不同了,文化和艺术已不再只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创造和享受的贵族化精神产品,文化艺术理当走向大众”[2]。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走向来说,“一方面,它既反映了将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权利还给大众的时代要求,也是对脱离民众、孤芳自赏的传统高雅文化的反叛。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和市场,高雅艺术也越来越趋于被大众接受和消费,如对艺术电影的解说,古典诗词的今译,及其配乐朗诵、古典音乐欣赏等等。总之,高雅与通俗的界限已变得日益模糊。当代人在感性愉悦中也能体验到富于哲理的情趣,对人性复归的重新译解,对人类命运和宇宙意识的深层次关怀”[3]

发展电视舞蹈,应研究大众文化的特质,充分考虑电视接受群体的审美需求。相对于专业化,非专业化的大众审美更倾向于电视舞蹈是否给予他们情感共鸣,是否给予启发感悟,以及是否给予娱乐放松。而专业化的接受群体则更多倾向于关注形式的创新突破、技术技巧的运用是否新颖、立意与境界的高下等等,从此角度上来说显现了二者审美的不同侧重。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比如专业化群体依然会注重作品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非专业化的大众也会对形式感有着极为敏感细致的感受。

谈及电视接受群体的审美问题,应该以变化的、多层面的眼光关联变迁,同时也应注意电视媒介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力。无可否认,电视传媒居于传播信息链的首端,对于大众审美甚至当代文化的生成至关重要。当大众享有文化的时代来临,人们得到享有文化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同样需要高质量文化的引领。电视传媒一方面应遵循大众审美需求来制造所输出的电视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其对审美价值的引导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现代生活中经常接收一些冗余信息的大众也“渴望”得到文化消费上的指引,尤其是某一方面文化的爱好者。

欧美国家的广播电视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体制的变迁,有许多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的地方。以美国为例,张春华在《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研究:从“公众委托模式”到“市场模式”》一书中将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1934年),此阶段美国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一个由运作混乱、管理无序向逐步规范化转变的过程,其中《1927年广播法》的制定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公共委托模式”的雏形。第二阶段,从《1934年通讯法》的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公共委托模式”阶段。所谓“公共委托模式”,是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出台的针对私人个体使用公共资源的广播电视管理模式,即“确立广播电视频谱资源为公共资源,政府委托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私人资本进行运营,并对广播机构实行直接的内容管制和间接的结构管制,以确保广播电视业在‘公益、便利及必需’(Public Interest,Convenience,Necessity)的准绳下运行”。此后60年,该法案都是调节美国商业和非商业(公共)广播电视的基本立法。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此为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市场模式”阶段。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力量进一步满足公众的普遍利益,在该模式下,政府大大放松了对广播业的规制,使得广播执照持有者成为“市场参与者”,而不是公共委托的对象,是市场力量而不是FCC(联邦通讯委员会)对节目服务的评价来决定广播中公众的利益所在。“可以将《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视为一个质变过程的‘节点’,至此之前,尽管市场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且不断增强,但直到《1996年电信法》颁布,才真正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确立了‘市场模式’的主导地位”。它标志着一种新的规制模式的确立,“从此,放松政府规制、促进自由竞争在广播电视业内变得顺理成章,‘市场模式’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主流”[4]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组成一个考察小组对美国三大广播网之一的美国广播公司(ABC)进行调研,回国后考察小组在《电视研究》上发表数篇文章,其内容涉及ABC内部机构设置、管理思想、运作方式、新闻制作、新闻主持人、艺术等许多方面[5]。在对ABC的考察中,双方同行常对某一概念进行“对位性”的比较交流,《美国ABC网络》一文描述了ABC的运作方式与我国现状的明显差异:“ABC新闻部卫星中心负责人帕尔·多兰的谈话正是从‘地方台’、‘联网台’的机构开始的。在我国,我们把各省、市电视台称为‘地方台’。地方台与中央电视台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业务往来与合作,但并无隶属关系,因为他们同属事业单位且有各自的主管部门。ABC的地方台就不同了,它类似于子公司,均从属于ABC,分布在美国的主要城市。ABC便通过这些地方台在全国实现了一定的覆盖面,覆盖率达24.5%。……ABC除自己制作一些新闻等节目外,相当一部分节目要从电视摄制公司那里购买,然后,再把这些节目分配给联网台。同时,ABC还要把一部分广告商支付的在所购节目中加插广告的广告费付给联网台,以此作为部分播送节目和广告的费用。这样,联网台得到了ABC的支持,弥补了节目的不足,而ABC则通过联网台实现了更大的覆盖面,提高了收视率。……比如:ABC自己制作的早间新闻栏目《早安,美国》,在两个小时的播出时间中,每30分钟要拿出4分钟时间让联网台自己插入当地新闻,而在总长24—30分钟的广告中,有4—8分钟则由联网台安排当地广告。这样,在不同的地区看到的则是不同的《早安,美国》,即《早安,美国》主体内容加所在城市的地方新闻。这对观众来说,正好既满足了他们对全国消息的需求,也满足了他们对当地消息的需求,而对ABC与联网台来说,可谓各得其所,利益均沾。”[6]关于ABC的受众市场导向,陈默也谈到,“ABC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一切向屏幕汇聚,即向市场汇聚的原则。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是商业电视台,它们每天都在生产产品——节目。既然是产品,就得让消费者——观众接受。观众越多,收视率越高,公司所得利益也就越大。ABC新闻旗下的《黄金时间》《转折点》《20/20》《本周》这些杂志性栏目的重头报道以及隆重推出的特别节目都要在节目广告中先声夺人。如此,节目广告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敲响了频道节目的重音,从而使ABC获得了整体收视率。”[7]

美国广播电视系统在以商业模式运营为主的同时,也有着公共广播电视台,PBS(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为其代表。PBS由全美350余家成员会台组成,是一家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公共广播电视节目的发行人。PBS每天24小时播出,以教育和知识性内容为主,节目由成员会台提供,不插播任何广告。其中PBS的儿童节目PBS KIDS(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少儿频道)世界闻名,《芝麻街》就是经典。PBS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会员台会费和社会集资,政府资助集中于公共教育。PBS所有捐助资金受到严格检查和监控,确保其节目不受捐助资金来源的控制。PBS董事会由27人组成,全部无薪。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1936年开始提供电视服务,是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张艳秋在《BBC公共服务模式:挑战、传承与创新》一文中谈到,有着“世界公共广播电视的旗帜”头衔的英国BBC以其公共服务传统及高质量节目闻名于世,它的国内广播经费主要来自观众交纳的电视执照费,进入互联网时代,BBC先觉先行,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建立网站的广播电视媒体之一。英国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媒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促进社会融合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是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不变的准则。BBC的六大公共目标是:(1)维护公民社会发展;(2)提倡教育与学习;(3)激发创意与优质文化;(4)反映区域与国家特色;(5)让英国认识世界,让世界看到英国;(6)建构数字英国。这也是BBC信托基金会对BBC进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透过这六大公共目标,我们看到了“公共服务”理念在BBC的发展传承与时代特征[8]

中国电视的发展必然是走进市场,这一点已被电视本身具有的事业属性所决定了。“1979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第一个广告,电视台开始从行政拨款以外获得资金支持,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取得经济效益”[9]。1986年,国务院领导在中央电视台向财政部上报文件上的批示精神是,财政部减少每年给中央电视台的拨款,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纳入国家财政拨款使用,这表明广播电视迈出了产业经营的步子。“1992年,中国进入经济体制全面转型时期。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广播电视列为第三产业。电视的产业性质得到基本确立,产业经营的进程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10]

中国的广播电视体制这些年一直在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运行机制,“如果说走市场化之路是媒体壮大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路径,那么,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约束资本异化的范围与程度,怎样尽可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政治经济学者曼瑟·奥尔森(Mancur Olaon)认为,凡是协调好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保障之间关系的国家都会走向繁荣。……当市场经济的概念终于得以确立之后,中国传媒体制也应当能够确立未来前行的航标了:改革的动力将从观念的突破转向制度的创新”[11]

在经济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观照电视舞蹈的发展,其属性上应具备两层格局,即一方面生产具有“商业化”的综艺性、娱乐性节目(包括舞蹈节目),又要考虑其社会意义和艺术质量的节目(包括舞蹈节目)。同时,“商业化”的娱乐节目也应具有价值导向和艺术水准上的考量。而在目前的中国电视生态中,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雅致优美的舞蹈节目,同时又有“商业化”价值的节目还是相对稀缺的类型,电视舞蹈的发展是多维度的,电视与舞蹈既可以化合出闪耀着哲思的艺术精品,也可以化合出充满着生命力的通俗作品。影响电视舞蹈艺术品位的,不仅在电视媒介,而是不同的电视接受群体与不同的文化追求所致。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下,人们的生活早已不再是农业经济为支柱产业时那样的节奏与状态,高强度、高速度、高耗时、高压力的工作与生活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当人们回到家中,更希望得到放松与休息。因此,现时代的人们看电视已经少有“沉静”的审美态度,而倾向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快节奏体验。或者说,电视舞蹈的创作者应该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态度,努力运用电视语言将观看体验变得既有严肃凝重,又有轻松自如。

注释

[1].《电视艺术辞典》编辑委员会.电视艺术辞典[Z].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3.

[2].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138.

[3].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139.

[4].张春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研究:从“公众委托模式”到“市场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6、119、129.

[5].袁正明,范昀.走进ABC[J].电视研究,1997,(3):54.

[6].袁正明,赵元贵.美国ABC网络[J].电视研究,1997,(5):56.

[7].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5-306.

[8].张艳秋.BBC公共服务模式:挑战、传承与创新[J].电视研究,2011,(10)

[9].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4.

[10].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5.

[11].张春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研究:从“公众委托模式”到“市场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