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回忆父亲 一

人是肉机器,需要定时加油。人也是情感动物,要和睦谦让,相互关照。

好老师,眼耳鼻口手样样都要端正,德智体美劳项项都得扎实。

在学校,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没有读不好书的学生。

立德树人,师以生贵。

闻道有先后,教书不避亲。

教学无止境,师生如父子。

国强需重教,家兴靠育人。


今年是庚子年,父亲是庚辰年离开我们家人的。十八年了,若真有轮回,父亲又该长成一位英俊魁梧、多才多艺、乐施好善的小伙子了。

父亲生于戊寅年,属虎,生前是一位退休教师。

照老家的说法,戊寅生的老虎命好,虎虎生威,才华横溢。父亲学历不高,因毕业前生了场大病耽搁了高考,但他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中学肄业教中学,教了中学又教小学,数理化、音体美,凡中小学开的课,他几乎都教过,而且教得都比较专业,是地地道道的中小学全科老师,也是当时全县第一批直接晋升中学高级职称的佼佼者,到地区、县城甚至省外的名校上过好几十次示范课。

13579先生:我的父亲也属虎,同感。

父亲是提前十年病退的。退休后,父亲进了城,住在我哥哥家的别墅。别墅三楼一底,毗邻县中,经哥哥嫂子同意,父亲就在别墅的平街楼层开了个小商店。在这个小商店,父亲一边养病,一边学着做些小买卖,同时还用小买卖赚来的钱和部分退休金,办了一个数学补习点,义务辅导在县中读书的一些贫困学生,改善他们生活,为他们指点迷津,对特别优秀的,父亲还坚持长期联系、无私资助直至成家立业。


JJKLLS先生:

欣哥记忆真好,这么多年了那么多事情还记得这么清楚!写作功底深厚,写得很真实、生动、富有感情,也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很多点滴。永远怀念他老人家!

父亲退休九年后,又生了一场大病,必须到省城住院治疗。在筹措大额医疗费用和等待手术时间的艰难日子里,父亲越来越淡定,越来越宽容自信。在进手术室前的一天,我看见父亲一个又一个打电话,反反复复安慰亲人们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为他的手术成不成功担惊受怕,更不要为他术后康不康复东挪西借、东奔西走。

手术后,父亲在医院里又住了二十多天。他一边对症治疗、恢复身体,一边回忆过往、写写心得。在回忆录中,父亲写道:人生在世,健康二字。人贵有命,不在长短,活着健康,走时尊严,也是幸福,而且是更大的幸福。

父亲告诫我们,人是肉机器,不分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需要定时加油,经常锻炼,长期保养。人也是情感动物,特别是亲朋好友,要常联系、勤走动,有福同享,有难共担,和睦谦让,相互关照,亲情才会经得起闹腾越来越亲,友情才会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越来越久。

立德树人,师以生贵。

作为老师,父亲特别自豪的是他教了三十三年书,手把手教过三千多个学生,没一个学生被他体罚责骂,也没一个学校、一个家长、一个学生反映他不称职。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病床上的最后几个月,父亲他竟能一个一个回忆起他教的每个班级中,学习成绩最好、特长爱好最突出和最顽皮捣蛋的两百多个学生的名字。

在父亲的学生中,有部队将军、大学教授、企业老总,也有机关的局长、处长、科长,甚至区县委书记、区县长,还有很多乡村教师、赤脚医生、养猪专业户、木匠、篾匠、泥瓦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家庭困难、父母离异或身体残疾但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父亲都视为己出,终生牵挂。

父亲喜欢教书,也教了一辈子书。他五次借调地区和县级党政机关工作,最长的一次达三年之久,但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最终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乡村学校。

父亲说,他不是当官的料,坐不惯机关的软沙发,也舍不得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的“光灰的一身”。

父亲还说,当老师很好,历朝历代,老师的地位都很高,工资也不低,而且最冷最热的时候还有寒暑假休息。

父亲也说,当老师也很难。当老师,既要传道授业,又要因材施教,还要为人师表。

父亲认为,好老师,眼耳鼻口手样样都要端正,德智体美劳项项都得扎实。

父亲特别感慨,教书的目的是育人。作为老师,不管教授什么课程,一旦站在三尺讲桌前,其一笔一画、一言一行,都会牵引一双双天真无邪的求知眼睛,都会影响学生们能不能学好一门课程、选准一项志向甚至一生一世的价值判断和就业观念。

闻道有先后,

教书不避亲。

我的二叔,我的哥哥、大姐、二姐和我,先先后后、或长或短都是我父亲的学生。

二叔比父亲小十二岁,父亲教了他三年小学。

哥哥和大姐,父亲教的时间要长一些。哥哥,父亲教了他四年小学和两年初中。大姐,父亲教了她四年小学。二姐,父亲教了两年小学。我,父亲只教了一年。

渡手先生:情真意切,读了让人感动、共鸣!

不过,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母亲说,我生下只有三斤九两。作为幺儿,我从小体单力薄,父亲体恤母亲的难处,上学后一直把我带在身边。小学五年,父亲调了三所学校,我也跟随父亲走读了三个学校。只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才真正成为我父亲的嫡系学生。那一年,我父亲从外地调回家乡,我也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学校,并非常幸运地和我二姐同班,我是班长,二姐是学习委员。

这一年,学校老师调走很多,父亲既要主持学校党务、行政、教学的事,又不得不代理我和我二姐班上的班主任,并亲自担任语文、数学、体育和音乐老师。

在班里,我年龄最小,个儿最矮,被父亲编到第一排,经常吃到粉笔灰和父亲还有其他老师的唾沫星子。不知是吃的粉笔灰多,还是吃的唾沫星子的营养,抑或是父亲长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我小学毕业时竟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当年全校唯一过线的学生),并成为我父亲学生中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农村娃娃。


ZZSU先生:

泪目。又回到了儿时的小山村,又浮现了老人们慈祥、和蔼、严肃和谆谆教诲、辛勤劳作的景象。

学习实践,济世为民的先行和楷模。

教学无止境,

师生如父子。

父亲说,在学校,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没有读不好书的学生。

父亲退休前,他经常提醒他的同事,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学高、德厚、脾气好,爱党、爱国、爱学生。

“文革”中,父亲作为“臭老九”,白天要上课,晚上要挨斗,挨斗后还要熬更熬夜批改作业。

父亲说,那段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智力和定力,十有八九是要趴下去的。

父亲是幸运的,他没有趴下去。一方面,父亲心态平和、身强力壮,经得起心理和皮肉上的折腾;另一方面,人好了不好下手,“造反派”们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他学生的兄弟姐妹,有的是他学生的家长,他们尊重父亲的知识,敬畏父亲的人格,给父亲戴的高帽、挂的黑牌、抹的花脸、坐的“喷气式飞机”和“老虎凳”,都没有其他“当权派”和“牛鬼蛇神”的厚重。

“文革”后期,父亲从中学调到小学,从中学的团委书记转任为小学教导主任。

正是因为“文革”的经历,父亲才深刻领悟了人生况味,才倍感教书育人的自豪,才更加坚定了一辈子当老师、当好老师的信念。的的确确,挨过“文革”的批斗,父亲从中学老师降为小学老师,但父亲师德更高,师风更正,而且越教越精神,越教越专业,越教名气越响亮。

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

父亲经常给我们炫耀,教书光荣,老师伟大。

父亲手术出院,恰逢第十五个教师节,几位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学生来接他出院。父亲非常高兴,更加释然,能吃能喝能唠叨,全然不像游走在生死边缘的老病号。

为了庆祝手术出院和几位学生获奖,父亲亲自下厨,炒了猪脑壳肉、土豆片、酸白菜粉条、胡萝卜丝等拿手好菜,并不顾大病初愈,吞云吐雾,开怀畅饮。抽了几支烟,喝了几杯酒,父亲滔滔不绝地回忆几位弟子读书时的点点滴滴,同时对他们来看他深表感激,对他们选择当老师特别是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大加赞赏。


WHY18623290789女士:

认真拜读了欣哥的文章,很温情的一篇文章,无华丽修饰,便字里行间都透一个“暧”字,最触动我的是伯伯一生能守住他的初心,淡泊名利,教书育人,他用爱与责任诠释了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值得大家敬重,更是我们晚辈的榜样!

父亲说,三百六十行,天地君亲师。古今中外,老师都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幸福、最有获得感的光辉职业。

父亲还说,国强需重教,家兴靠育人。教书育人,是国泰所系,是发家之计,是社会和谐发展永不可缺的战略资源。

受父亲影响,我哥哥初中毕业考了县师范,我高中毕业进了地区师专,我的两个姐姐也当了几年的乡幼儿园老师。只是后来,我哥哥师范毕业只教了3年书,就因文章写得好被选调到县委办当秘书;我的大姐、二姐远嫁他乡,不得不丢掉了幼儿园老师的饭碗;我,也是阴差阳错,学的是中文,毕业后却分配到汽车厂当工人。“教师世家”,我父亲的这个美好愿望,也就昙花一现了。

人是家乡好,

月是故乡明。

父亲生前的最大愿望,就是要叶落归根。

父亲说,大城市太拥挤,人多车多麻烦多,

走到哪儿都不自在。他想百年之后回老家,若可能,最好是把他的老骨头埋在能看得见学校,听得见学生出操和读书声的山坡上。

在我老家,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学校留不住老师,老师留不住学生。学校修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老师和学生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父亲回老家这个愿望,不知是出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回归念想,还是对没落乡村、留守儿童的深深内疚,抑或其他难以言表的原因。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清晰地记得,送父亲上山那天,我和我的亲人们,真的听见了“叮叮叮”的上课铃和“老师,您走好”的啜泣声。在天之灵,我想父亲是有感应的,作为一辈子的老师,他肯定心满意足,也一定安息长眠了。


WXIDYT10PIO28A6Z22女士:

弟,你写的《回忆父亲》,写得太真实了。看了既高兴,又有点伤心。高兴的是我们父亲真的平凡又伟大,而且要是他老人家能在天之灵看到你给他画的像,他该是多么多么高兴。可惜,父亲他走得早了。弟,我们回忆父亲,感恩父亲,学习父亲,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美,儿女和孙辈们一定会一代比一代强。

在父亲的回忆录中,我父亲写道:人生,就是生他的人,爱他的人,以及他和他爱、爱他的人生的人。

生我父亲的人,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我母亲没见过,但我见过,是在梦中,而且见过好几次。在梦里,爷爷和蔼可亲,个儿没父亲高,块头没父亲大,但皮肤比父亲更黑,胡子比父亲更多,抽烟喝酒比父亲更厉害。

父亲给我讲,爷爷很能干,16岁就从家里跑到30里外独立门户,娶我奶奶,开设手工作坊,煮酒、熬糖、染布、造鞭炮,做了很多小本生意。

奶奶也给我说过,当年贺龙司令率二野一部解放重庆路过家乡时,爷爷带领全家老小夹道欢迎,并慷慨地把家里库存的鞭炮全部噼里啪啦放了,还把漂染的老棉布、酿造的纯苞谷白酒和香甜酥软的红苕麻糖,一捆一捆、一桶一桶、一包一包地送给解放军战士。

我的奶奶很慈祥,很伟大。

奶奶个子高,体力大,声音洪亮,虽目不识丁,但既能干农活,又会唱山歌,还有一手远近闻名的刺绣功夫。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出门下地、煮饭洗衣都很内行,特别是她亲手做的老布鞋,冬暖夏凉,美观大方,三两年都穿不坏。

奶奶特别爱护我们。小时候,每每我们在外面被欺负、遇到困难和委屈时,奶奶总会挺身而出,用她温暖的怀抱、厚实的双手和似曲非曲的“娃儿乖乖,眼泪揩揩,拉拉手手,一块儿走走”的哼唱,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要是在晚上,奶奶还会给我们唱《虫虫飞》《小白兔》《雪娃娃》等很多很多的童谣,讲《狼外婆》《三个和尚》《牛郎织女》等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逗我们开心,催我们入眠,伴我们成长。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我的奶奶和我爷爷,生养了我的父亲、二叔、大孃和三孃,又帮助我的父亲母亲、二叔二婶、大孃大姑父和三孃三姑父,带大了包括我在内的15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是典型的劳动模范和贤妻良母。现在想来,我父亲能当老师并甘愿当一辈子的老师,很可能是遗传了我奶奶的基因。

爱父亲的人,有生他的爷爷奶奶,有他生的我们兄弟姐妹,还有爱他的二叔、大孃和三孃,以及好多邻居和亲朋好友。但父亲一直坚定地认为,最爱最爱他的人,是父亲的爱人,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庚辰年生,属龙,性格火爆。在一些算命先生看来,龙和虎,一个水中之霸,一个山中之王,都是厉害的角色,很难和平相处。在我看来,父母几十年坚如磐石的亲情爱情,证明了水霸王和山老虎,相爱容易,相处不易;山老虎,水霸王,山环水绕,山清水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父亲在回忆录中说,他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娶了我母亲,当了“乘龙快婿”;他一生最大的财富,是我母亲给他生了两儿两女,个个活蹦乱跳、健健康康、勤奋上进。

父亲和母亲谈恋爱的时候,在中学当老师,才华出众;母亲在邻近学校的乡里做妇联主任,聪明漂亮。

父亲和母亲,生龙活虎,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母亲嫁给父亲后,拖儿带女,体弱多病,不得不辞职回到父亲的老家,担任乡党委委员兼任村妇委会主任,学煮饭,学干农活,学当孝顺儿媳,七年间生下了我的哥哥、大姐、二姐和我四个孩子,并连续三届当选县人大代表。母亲是1958年入党的,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母亲还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家里,我母亲比较强势,父亲特别谦让,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团结和谐的“妇唱夫和”家庭。

在我们兄弟姐妹眼里,父亲是慈父,和蔼可亲,长年在外教书育人,一两周才回家一次,回到家里对母亲百分之百地言听计从,也从没打骂过我们兄弟姐妹任何一人;母亲是严母,刀子嘴,豆腐心,家里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迎来送往,没一样她不操心,没一天她能不生气,但有一条,严归严,生气归生气,母亲又特别大气,就算我们犯了错打了我们骂了我们,不到三五分钟,她就喜笑颜开,幺儿狗儿地呼唤我们洗手吃饭写作业了。


YUAN3872女士:

朴实、感人,字里行间都溢满浓浓的亲情。𤆵耳朵是幸福的!

小时候,每每看到母亲对父亲吆五喝六,我就有些为父亲鸣不平。长大了特别是我也娶妻生女当父亲后,我才知道,在家里,“好男不跟女斗”是一种美德,“𤆵耳朵”“妻管严”“出气筒”是“暧男”的基本条件。

我的爱人、我的母亲,都聪明漂亮、心直口快,而且在家都是幺女,都有三个哥哥保驾呵护,事事养尊处优,时时特立独行。我和父亲,都不是高富帅,好不容易烧了高香,娶了“公主”,也就心甘情愿当好“暖男”,否则就可能成为大龄“剩男”,甚至打一辈子的光棍。


WXIDOB6EUI8JY1TH22先生:

我用心认真拜读了《回忆父亲一》!文笔细腻、文风朴实、娓娓道来,一个慈祥善良、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优秀老师兼父亲活灵活现浮现在我眼前;一个怜爱妻子、喜爱子女的好丈夫、好父亲跃然纸上;一个尚德、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相亲相爱。在这种淳朴、友爱、善良的大家庭中生活,是一种幸福!有一个言传身教、视学生如子的好父亲更是上天注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