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乐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乐户

乐籍制度在隋统一中国后得以强化。隋建国之初,便将周、齐、梁、陈的宫廷乐工悉数收归己有。《隋书·裴蕴传》载:

(蕴)大业初,考绩连最。炀帝闻其善政,征为太常少卿。初,高祖不好声技,遣牛弘定乐,非正声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皆罢遣从民。至是,蕴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已下,至于民庶,有善音乐及倡优百戏者,皆直太常。是后异技淫声咸萃乐府,皆置博士弟子,递相教传,增益乐人至三万余。帝大悦,迁民部侍郎”。 [7]

这条史料透露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首先,由于隋高祖不喜声技,而将许多非“正声清商及九部四舞”的乐人“罢遣从民”。但隋炀帝则不同,喜好声技,裴蕴“揣知帝意”,将乐户群体扩大,正中隋炀帝下怀,裴蕴也因此而升迁。隋代宫廷中的乐人群体是相当庞大的,已经达到三万余,是否有些夸张也未可知。就《隋书》的这段记载来看,隋时从周、齐、梁、陈接收过来的乐家子弟为乐户,而民庶中善音乐的人虽与乐户们皆隶属太常,却不是乐户。这就是说,两种人虽然同样在宫廷中从事音乐活动,但乐户与庶民乐人的社会地位有着本质的不同。由此可见,隋代在宫廷中从事音乐活动的乐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贱民为之的乐户,一类是庶民中的擅长音乐者。他们同样在太常与乐府供奉,参与宫廷中所需典礼、仪式、道路、筵宴相关的音乐活动,但其社会地位却天壤有别。前者为没有社会地位的贱民,后者则是可以享有普通人社会权利的庶民。我们看到,在其后的许多朝代逐渐混淆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这一群体更多是以贱民为之。

隋代因政治而获罪进入乐籍的人员众多,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万宝常便是如此。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8]

万宝常,应该是从北齐接收过来的乐人,因其父参与谋反事泄而受累,没入乐籍。这是乐籍制度建立之后因获罪而入乐籍的又一例证。

唐代宫廷中贱民赋役为乐人的制度是比较复杂的。至少,在籍为乐户者,其身份与初始阶段的北魏时期以及后来的明清时代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换言之,唐代乐户的概念与前、后代均表现出一定的异同。

所谓同者,均是贱民之身份,是罪罚之人的妻与子以及因政治获罪官吏的家眷。不同之处在于,各个时期对乐户的观念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相当的差异性。

唐代在宫廷中从事与音乐相关活动为职业的人员基本为贱民,虽然部分演奏“清乐”的人可能是从“良家子”中征召,实际上并非那么严格。可以说,贱民阶层在宫廷乐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贱民也是有等级区别的。

黄现璠先生在《唐代社会概略》一书中对唐代贱民阶级的类别进行了考释,他认为:

唐代贱民阶级,大体上,可分为官贱民和私贱民二种,而官贱民又分为官奴婢、官户、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等,私贱民又分为私奴婢、部曲、客女、随身等。 [9]
《唐律疏议》:“官户,亦隶属诸司,不属州县,亦当色婚嫁,不得辄娶良人。”卷十四《户婚下》。
《唐六典》卷六《都官》条云:“凡配官曹,长输其作,番户则分为番。”注云:“番户一年三番,杂户二年五番,番皆一月,十六已上,当番请纳资者,亦听之,其官奴婢,长役无番也。”
《唐律疏议》“杂户者,前代犯罪没官,散配诸司驱使,亦附州县户贯,赋役不同白丁。”卷一二《户婚上》。
“杂户者,隶配诸司,不与良人同类,止可当色相娶,不合与良人为婚。”卷十四《户婚下》。
工乐,乃为工乐户之简称。《唐会要》卷三三《清乐户》条,曾有“乐户”名词,《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条亦有“工乐户”之语。乐户之来源,大约由于罪人没官,《江行杂录》谓“天宝末,蕃将阿布思伏法,其妻配掖庭,因使隶乐工”,即可类推。《唐律疏议》对于工乐之意义,更有明白之纪载。
“工乐者,工属少府,乐属太常,并不贯州县。”卷三《名例三》。
“工乐谓不属县贯,唯隶本司。”卷一七《盗贼一》。
“其工乐杂户,依令当色为婚。”卷一四《户婚下》。
《唐六典》卷一四云:“太常卿之职,掌邦国礼部郊庙社稷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四曰太乐,五曰鼓吹……凡国有大礼,则赞相礼仪,有司摄事,则为之亚献,率太乐之官属,设乐县以供其事,燕会亦如之。”此八署之工乐,隶于太乐署鼓吹署,凡在此二署习乐之人,统称为太常乐工,或太常乐人,《唐会要》所谓“乐户”大约指太常乐工,或太常乐人之户口而言。据《唐书》卷三《礼乐志》所载,其人数亦不少。
“大中初,太常乐工五千余人,俗乐一千五百余人。”
太常音声人 据《唐大诏令》卷八一载,太常音声人,本亦犯罪没官者,后以历代相承,遂成为官贱民之一。
“太常乐人,今因罪谪入营署,习艺伶官,前代以来,转相承袭,或有衣冠世绪,公卿子孙,一沾此色,后世不改,婚姻绝于士类,名籍异于编甿,大耻深疵,良可哀愍。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
《唐律疏议》载,尤为详实。
“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工乐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义宁以来,得于州县附贯,依旧太常上下,别名太常音声人。”卷三《名例三》。
“太常音声人,依令婚同百姓。”卷一四《户婚下》。
“其杂户太常音声人,有县贯,仍各于本司上下,不从县州赋役者。”卷一八《盗贼三》。 [10]

黄先生的这段梳理,基本上把握了唐代官贱民中乐人的情况。但有一点,无论是官户、番户、杂户,不管是长役还是一年三番役、两年五番役,《唐六典》《唐会要》《唐律疏议》在对他们身份的认定上的共性均为“当色为婚”,不与良人同类,这就表明属于身份低贱者。太常乐人、音声人为犯罪没官者充任,此种观念可以说从太常设置之时便成为一种统一的认识。从《唐大诏令》和《唐律疏议》的陈述来看,无论是太常乐人还是太常音声人都是在太常八署应差并直本司者,是因宫廷需要统一管理的乐人。这些乐人其身份也应该是较为清楚的,即都是前代犯罪没官,“一沾此色,后世不改”的罪民,由于长期在宫廷应差,在某一个时期得到皇上的恩典,而将其罪民的身份蠲除,但以上这些典籍已经说得很清楚,这些乐籍中人均是罪民入籍的方式,而且《唐律疏议》明确指出这些人“俱是配隶之色”。联系到乐籍制度建立之后的千百年间,虽然在不同的时段因统治者所动的恻隐之心,将宫廷中的一批乐人许之“依令婚同百姓”,但并非全部如此。的确,乐籍制度在其建立之后一直是个动态的观念,既有承续又有变异,有不同的层次与类别,但从大的关系来看,基本是“专业贱民乐人”。唐代如此,即便是对乐籍中人政策上比较宽松的宋代,这一大的关系也是存在的。

日本的岸边成雄先生对唐代的音乐从制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岸边先生认为:

隋朝乐工称呼有乐户、工乐、乐工、太乐杂户、鼓吹杂户等多种,极为混乱,且和贱民阶级之编户、杂户、营户等名称混淆。惟贱民从事多种工作,其与乐舞为专业之乐工,职业不同,渐渐有所分别;唐朝官贱民五种阶级中,“太常音声人”和“工乐”或即为完成乐工制度过渡时期之二种阶级。 [11]

隋唐时代乐籍中人的称谓有多种,导致今人在理不清的情况下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隋唐时代的乐户、工乐、乐工、太乐杂户、鼓吹杂户和贱民阶级的杂户、营户等名称“混淆”呢?其实,这不是混淆,正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认定这些都属于一类,只是在不同的部门应差,便生发出如此众多的称谓而已。当然,细微的差异还是有的,但从大关系上讲都应归在乐籍之中。乐籍者,自前代归之,均属于贱民之列。从我们对黄现璠先生梳理唐代官贱民乐人的讨论中已经比较清楚这一点,即太常的乐人虽然经皇帝的恩准而允许“婚同百姓”,这只能解释为是一种恩赐。毕竟这些人的背景都是“因罪谪入营署,习艺伶官,前代以来,转相承袭,或有衣冠世绪,公卿子孙,一沾此色,后世不改,婚姻绝于士类,名籍异于编氓”者,如果我们能对此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则会比较清楚,所谓混淆,其实是今人的混淆,而非古人混淆。

岸边成雄先生讲道:(唐代)“所谓乐户即乐工之户之意,系指在州县设户而轮值太常寺之太常音声人与乐工户,并非指定住教坊之教坊乐工者”[12]。这种看法似乎不太全面。

隋代以及唐代开元以前,所有的宫廷乐工均归太常寺管辖,《隋书》中的记载,太常寺乐工皆为乐户,这种情形直到唐开元年间仍是如此。只是因为后来皇帝认为太常寺应该管辖的是礼乐而非俗乐,才将筵宴之乐另立教坊理之。太常乐工与教坊乐工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两者所从事的音乐类别不同,前者多为礼乐、鼓吹仪式音乐,后者侧重筵宴俗乐。而且教坊乐人中的技艺较差者,又被发遣至演奏雅乐。这就是说两者其实就身份说来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虽然太常与教坊细分可以有多种,但教坊在宫中显然是为宫廷服务的,地方上显然也有教坊乐工,起码在洛阳便有外教坊。因此,就教坊由太常分立的情况看,均为乐籍中人,可划归乐籍的范畴。实际上,在唐代以下,教坊在地方官府中已经成为以乐舞供人们娱乐的职业贱民的代称。

《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玄宗”条:

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所有这些统称为音声人。至于音声人是否为乐籍,《唐六典》卷一四六《太乐署》载:

凡乐人及音声人应教习,皆著簿籍,核其名教,而分番上下。

所有音声人都应该是有簿籍的乐人,只因宫廷中分工较细而称谓不同。我们注意到“太常杂户子弟”的称谓,但是,如同宫廷中狭义的音声人和乐人、太常杂户子弟又总称音声人一样,就杂户子弟来说,亦应该属于乐籍的大概念,只是略有差异。这就是均为有簿籍(贱籍、乐籍)的乐人。宫廷中依所在部门之不同,对在籍乐人生发出不同的称谓,既然都是有簿籍,皆番上,在总体观念上讲应是一致的。

对于太常寺所属的乐工是否有乐籍为乐户的问题,岸边成雄先生引用《唐律疏议》“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乐工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义宁(隋末年号)以来,得于州县附贯,依旧太常上下,别名太常音声人”,认为:

据此当可判明官贱民,隋朝时期尚无太常音声人,均无户籍,为隶属太常寺之乐户;迨至隋末义宁年间,一部分乐户始在州县设籍,分班上下太常寺轮值,并为与其他乐易于区别起见,称其为太常音声人。

岸边先生又认为:

根据《疏议》,太常音声人在州县设有户籍;乐户在州县并无户籍。但从两者同在太常寺上下轮值情形观之,似系指名义上户籍而言,即乐户在名义上设籍于太常寺,实际住在州县,盖其户籍及居住地均非州县,则乐户必将集居于太常寺或太常寺指定处所。按唐初乐工万余中乐户人数在数千人以上,集体居住,势需大规模之音乐设施。 [13]

唐典中尚有县内教坊,乐营音声人,寺属音声人,所有这些乐人很难说全部居住在宫廷。但是,隋代宫廷音乐家万宝常即为乐户,而乐籍制度自设置之日起,即是用“赤纸为籍”者,即便是宫廷中归太常寺所辖的乐户,也很难说就是没有户籍的。并非只是在州县者才有户籍,而在宫廷中的乐户便没有户籍。无“籍”便很难称“户”,乐人之籍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属地不同而已。音声人的概念唐代方有,从其身份、职业与地位看,可以视为是隋代乐户概念的一种引申,即乐户在唐代的不同称谓。

唐代,乐人们基本属于贱民阶级。他们分别居住于宫廷和各州县。在宫廷者,集中于太常和教坊之中;地方上则有相当数量的乐人每年必须在一定时间轮值于宫中太常寺、教坊以及各级官府。虽然地方官府与宫中轮值的乐人其乐籍归属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以上的史料以及黄现璠和岸边成雄先生的论证看,官贱民之五类,均与乐人有相当的关联,这些人在贱民身份的基础上可以内部转换。官奴婢是没入宫中的贱民,女性中有技艺者进入掖庭,其中的一部分又分遣至太常、教坊作为乐妓。官户又称番户,是指轮值于宫廷和各级官府中的贱民,男女均有之,作为太常太乐署和鼓吹署的乐人应该是男性为众。杂户中,亦有与音乐相关的人员。至于工乐,即人们通常所称的乐工,是乐户的主要构成者。作为太常音声人,虽是贱民,却是半自由人的身份,主要的标志是此类人籍贯属于州县,并可以与百姓通婚,这是他类官贱民所不能的。或许是因为其技艺高而得到特别恩宠的缘故。关于音声人,应该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指服务于宫廷太常寺的音声人;而广义者则是“总号音声人”,为所有专业乐人的统称。我们看到,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中记载有官府音声人与寺属音声人,这些均不是宫廷中的角色,却均为贱民之列。有鉴于此,音声人的概念的确是有其广义的一面。

再从乐人们所服务的音乐机构以及音乐类别来看。在宫廷中,乐人们主要服务于太常寺属下的太乐署和鼓吹署以及教坊等。教坊又分为内教坊与外教坊,唐代的内教坊中又设有宜春院、梨园、云韶府。这些机构包括了雅乐、军乐、宴俗乐、胡乐、四夷乐等多种音乐种类与形式。这些音乐的种类与形式,在地方官府中均有应用。所以,无论是机构与体制上的一致性,还是音乐种类与形式上的一致性,都说明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这一社会群体所承载的音乐文化的同一性。

唐代一个重要的音乐机构是教坊。《事物纪原》中对教坊的由来做了考述:

《唐·百官志》曰:“开元二年(714),置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剧。以中官为教坊使。”此其始也。又曰:“武德后置内教坊,武后改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后,始不隶太常也。”《续事始》曰:玄宗立教坊,以新声散乐之曲,优倡曼衍之戏,因其谐谑,以金帛章绶赏之,因置使以教习之。国家乃以伶人之久次者为使云。 [14]

教坊的建立,是因为乐之雅俗关系。唐人以为太常本是礼乐机构,将筵宴之乐置于其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因此,另辟一机构管理和培训筵宴俗乐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教坊乐人均是“乐籍”中人。既然代代相因,则不必再专门加以说明。唐代宫廷音乐的繁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作为音乐演奏、演唱的具体实施者,作为新的音乐形式与音乐作品的具体创造者,乐籍应该是唐代教坊音乐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白居易的《立部伎》诗中可以看出,教坊乐人与太常乐人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坊中技艺略逊者被遣至太常,毕竟教坊乐是为人听的,而太常所奏的“雅音”部分更多是为祭祖、典礼、仪式中所用,相对来说掌握礼仪的程序比高超的演奏技艺更重要。白诗亦反映出教坊与太常的乐人其实是一回事,均是乐籍中人,只是所奏音乐的用途不同,技艺的高下有别而已。白诗将雅乐至为贬低,所谓以此“乐感神祇”“凤来百兽舞”者,其实是如同“北辕适楚”,口吻至为轻蔑。诗云:

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绝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可知矣。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嫋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坐者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15]

岸边成雄先生认为:“从制度上观察,乐工之大本营为太常寺,教坊仅为一分支店之性质。”[16]教坊虽然是唐代从太常寺分立出去的机构,但宋代教坊却又回归太常寺所辖。《文献通考》俗乐部载:“元丰(1078—1085)官制行,以教坊隶太常寺。同天节,宝慈、庆寿宫生辰,皇子、公主生,凡国之庆事皆进歌乐词。”将这些史料互证,则可认知教坊乐人与太常乐人是一回事。

figure_0046_0003

图2 唐苏思勗墓乐舞壁画

唐代文献表明,乐籍人员广泛存在于宫廷、地方官府、军队以及寺庙之中。宫廷乐籍人员相对集中,地方官府所属的乐人、音声人,军队“乐营”人员,也有相当的数量。至于寺庙管辖,却又不是僧人的乐籍人员,应引起特别关注。这一点在二十世纪以前的研究中不甚清楚,近年来,学者们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中相关资料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加以讨论。

说唐代的乐籍宫廷、州县均有,是以多种典籍材料为依据的。《明皇杂录》载:

唐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者,或谓令较其胜负而赏罚焉。时河内郡守令乐工数百人于车上,皆衣以锦绣,伏厢之牛,蒙以虎皮,及为犀象形状,观者骇目。时元鲁山遣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蒍》。《于蒍》,鲁山文也。玄宗闻而异之,征其词,乃叹曰:“贤人之言也。”其后上谓宰臣曰:“河内之人其在涂炭乎?”促命征还,而授以散秩。每赐宴设酺会,则上御勤政楼。金吾及四军兵士未明陈仗,盛列旗帜,皆帔黄金甲,衣短后绣袍。太常陈乐,卫尉张幕后,诸蕃酋长就食。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又令宫女数百,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帷中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又引大象、犀牛入场,或拜舞,动中音律。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 [17]

这里所说的东洛周围三百里县令、刺史管辖之下均有声乐,府县教坊的记载已经很明确。《唐会要》卷三四载:

宝历二年(826)九月,京兆府奏:伏见诸道方镇,下至州县军镇,皆置音乐,以为欢娱,岂惟夸盛军戎,实因接待宾旅。伏以府司每年重阳、上巳两度宴游,及大臣出领藩镇,皆须求雇教坊音声,以申宴饯。今请自于当巳钱中,每年方图三二十千,以充前件乐人衣粮。伏请不令教坊收管,所冀公私永便。从之。 [18]

可以看出,作为军中之乐,不完全为了“夸盛军戎”,也有“接待宾旅”之意义,这里是指军旅中的乐营,即营户。军中乐营人员所演奏的也不是单纯的音乐。为了筵宴的需要,也有俗乐。军中乐营经过皇帝恩准而设,因而具有普遍性,而非一时一地的个案。

乐营,即在军队中供将士所需礼乐、鼓吹、娱乐的机构设置。唐代,乐营在军旅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应该是一种制度下的产物。乐营中的女乐,称为营妓。

《北里志》“杨汝士尚书”条:“杨汝士尚书镇东川,其子知温及第。汝士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汝士命人与红绫一匹。”这里是指乐营中的营妓为尚书家伴宴情形。

张保胤《示妓牓子》诗序:“岭南乐营子女,席上戏宾客,量情三木。时保胤在幕府,掌书记,乃书牓子示诸妓。”其所在区域显然与目前的广东相联系。

俞正燮在其《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附古事》一文中,是将乐营的营妓归为乐户的,营户者,即是另一种形式的乐户[19]

《北梦琐言》云:

东川董璋开筵,李仁短不至,乃与营妓曲宴。又司空图诗云:“处处亭台止坏墙,军营人学内人装。”是唐伎尽属乐营。其籍则属太常,故堂牒可追之。

何以军营人学内人装?是因为乐营中人与宫中从音乐到服饰等多方面都相效法?

宋朝钱易《南部新书》丁卷云:“张杨尚书收晋州外贮营妓。”这是讲高官在任上贮营妓为享乐者。

综上所述,唐代从太常到教坊,从宫廷乐人到地方官府乐人,从军旅中的乐营到寺属音声,县内教坊,虽然这些乐人的身份上有细微之差异,服务的机构、对象不同,户籍分隶于太常和州县,但作为贱民之贱籍是一致的。《唐书·太宗诸子传》云:“承乾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谓之户奴者,是为奴入乐户、蕃户也。为奴之官婢。”[20]这便是唐代乐人的实际社会地位,即贱奴是也。除了在皇帝面前演出的乐人能够以长役相对固定之外,其余在太常服务的乐工均须由居于州县者轮值,他们所奏的音乐既有雅乐亦有俗乐;既在祭祀、典礼、仪式、军旅、寺庙中应用,亦用于宫廷的筵宴和多种喜庆风俗场合中。州县所属的乐户,在轮执之余,也会服务于市井民间。这就保持了宫廷与地方乐人所习、所奏的曲目在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唐代寺庙中所奏的音乐也是以俗乐为主,而且,奏乐多是延请教坊乐人,以及寺属音声人。这便是唐代乐籍制度下的音乐自上而下一脉相承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