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麻风 Leprosy

由麻风杆菌引起。该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皮肤和鼻黏膜是麻风杆菌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宿主的免疫状态对发病以及感染的类型方面起主导作用。麻风分为五型,又分为多菌型和少菌型两类。

诊断要点:

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呈红斑、丘疹、斑块、结节、溃疡等。浅神经常粗大,皮损区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障碍。对疑诊病例应取皮损做病理检查。进一步的检查包括麻风菌素试验,皮肤或黏膜涂片做麻风杆菌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治疗要点:

应早期、及时、足量、足疗程、规则治疗,及时正确处理麻风反应。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转至相应医疗机构确诊,接受免费治疗。一般采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在达到临床治愈后,应给予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结核样型(TT)

损害为大的红色斑疹,边缘清楚,可隆起皮面,表面干燥有鳞屑,毳毛脱落,闭汗及有明显的浅感觉障碍。皮损逐渐向周围扩展,可中央消退,边缘活动,呈环状或半环状。周围神经粗大,质硬,不对称,耳大神经肿大及眶上神经肿大。细菌检查一般阴性。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皮疹多发,为斑疹或斑块,色红或略带淡黄色。境界清楚,皮损部位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粗大。细菌检查可阳性。

中间界线类麻风(BB)

皮损呈多形性,有斑疹、斑块。颜色可呈橘黄色、黄褐色或红色。细菌检查阳性。

界线类偏瘤型(BL)

皮损多,分布广,多形性,有浸润斑及结节。眉毛可脱落。周围神经粗大,对称,质软。细菌检查强阳性。

瘤型(LL)

皮损广泛,多形性,弥漫性浸润斑及结节。周围神经粗大,对称,质软。明显的浅感觉障碍。眉毛、头发脱落,肢体活动障碍,肌肉萎缩,畸形,指趾挛缩,溃疡。细菌检查强阳性。

麻风反应在麻风病病程中,突然发生症状活跃、原有皮损加重或出现多数新皮损,患者常有全身性不适。

图3-4-1 结核样型麻风
图3-4-2 结核样型麻风
图3-4-3 结核样型麻风
图3-4-4 结核样型麻风耳大神经肿大
图3-4-5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6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7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8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9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10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
图3-4-11 瘤型麻风
图3-4-12 瘤型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