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真相:技术逻辑与市场局限的冲突与融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28/41309828/b_41309828.jpg)
第2节 被商业污染的创新理念
商业包装炒作对创新的误导是多方面的。这些年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广为流行的、对原始创新有重大伤害的一种理念,便是“用户体验至上”。在互联网思维被捧上神坛之后,“用户体验至上”成为了默认的衡量技术产品创新价值的最高准则。
用户体验无疑很重要。但是重要不等于“至上”,更不等于唯一。
汽车是改变人类社会的伟大产品,迄今为止已有百年历史。家用汽车经历了百年发展后,我们在第一次坐进驾驶室学习驾驶的时候,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吗?恐怕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满头大汗、手足无措。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说汽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创新?只有当汽车实现了全无人驾驶,你只需要告诉它带你去哪就行了的时候,汽车才算是“好产品”?
计算机在刚刚诞生的时候,使用起来极其困难。不要说图形用户交互界面,那时连键盘都没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1B52D/21511156501515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32_01.jpg?sign=1738942226-zRan63yDI2SVQEjLYSFo48a3GR7qgzhn-0-38fe38b359799085a4dc17e0ffaf4e6d)
图1-3 早期计算机输入输出只能使用穿孔的纸带
早期,计算机的输入输出依赖的是穿孔的纸带。别说高级语言,那个时候就连汇编语言都没有,程序员都是直接在纸带上以穿孔的方式编制二进制的机器指令。那我们可以据此说计算机是一个垃圾级别的创新吗?是否只有在计算机出现了“友好”的图形用户交互界面之后,它才成为“好”的、有价值的产品?
将“用户体验”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去衡量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有点类似于要求一个婴儿刚出生就要有沉鱼落雁之貌。这完全违背了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然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我们还可说,计算机一诞生,便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用户体验”?不过汽车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实用价值恐怕还比不上马车,连能力的提升这种“用户体验”都没有。当然这个意义上的“用户体验”不是人们潜意识里赋予“用户体验”这个词的主要含义——通常后者代表的是操作层面的体验。
原始创新,特别是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原始创新,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全新的方式开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其使用的便易性只是在它成熟过程中需要持续完善的一个方面。就像今天的汽车与计算机,使用起来已经比当初便利多了。但是当年的不便,并不能否定其诞生伊始便具备的重大革命性意义。
所以,对于那些颠覆性的原始创新,“用户体验”是其后续长期不断完善的一个侧面,而非其核心价值所在。以“用户体验”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去衡量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常常可能是对创新的一种扼杀。当然,在“用户体验”领域里的创新另当别论。如果有一天裸眼3D变成现实,那将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进步。而绝大多数“用户体验”方面的改进完善,如果用“创新”来称谓,似乎有点降低“创新”这个词的含金量的味道。
商业包装炒作的两个基本手段,就是给肤浅的东西披上“高大上”的外衣、将有条件的论断夸大到绝对的程度。如果我们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入陷阱之中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