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家天子,出身农夫
一直到二十多岁,王昌龄都是一边在家耕地,一边手拿诗书阅读。白日耕锄,夜晚读书。这情形,落在一般人眼里,可能会觉得还蛮有田园诗意。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曾这样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还有王维的《渭川田家》:“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中尽是一派闲适而悠然的田园风光,而这份向往也使得陶老夫子忙不迭地告别“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红尘,急不可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王昌龄的农耕生活其实是这样的,就如《诗经·七月》所述: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一年到头,不得休息。如果遇到老天爷不高兴,整年的辛苦都要泡汤不说,还要忧心苛捐杂税,此外剩下的余粮够不够养家糊口还未可知。而王昌龄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一面做农夫,一面不忘诗书,也真是寒门中的翘楚了。
据《新唐书》记载,王昌龄在将近40岁时,才进士及第,补官秘书省校书郎。从一名农家子弟到官至校书郎,王昌龄的个人奋斗很励志啊。但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却老老实实地坦白:很不容易,各种方式都一一尝试了,而且吃尽苦头。
最开始,他选择的是修仙求道,但真实目的当然不是羽化登仙。王昌龄毕竟是个读书人,他也知道古往今来,与求官相比,成仙的可能性小到不成比例。但为什么要绕这样一条弯路呢?很简单,在《上李侍郎书》中,他很坦白地说道:“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于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以希大遇哉!”意思就是,我在深山老林里,守株待兔,等待某位贵人出其不意地与我狭路相逢,并相见恨晚,立即举荐我到朝中为官。但很遗憾,这个可能性太小了,以至于我“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
看到这段文字,实在让人有想笑又心酸的感觉。和现代人相比,诗人有一颗不加任何掩饰,几乎可比拟童稚的真心。这也是为何他写出的文字,始终“清如玉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