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阿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家有老人

这几个月,阿旺一直在医院实习。这天,他看到一位大叔搀扶着一位老爷爷走进医院。老爷爷一家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阿旺心中满是羡慕。

老爷爷年过八旬,老伴早逝,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将五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读书上大学,帮他们成家立业,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早些年,老爷爷本想找个老伴,但担心后妈对儿女不好,便一直单身。

如今,儿女们也都当上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人一老,身体各种毛病就来了,屎尿多,牢骚也多,整天神神叨叨。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沟通愈发困难,在晚辈眼中,老爷爷就像个任性的老小孩,甚至是疯子。

为了照顾老人的事,五个儿女伤透了脑筋,常聚在一起开会,可每次都因各自的利益不欢而散。起初,老人住在大女儿陈丽娜家。陈丽娜和丈夫脾气好,一家人相安无事。但轮到老大陈天放照顾父亲时,父子俩却形同仇人。陈天放天天向姐姐和弟妹诉苦,叫嚷着要把父亲送进敬老院。

老人刚被接进陈天放家,媳妇杨金花就撂挑子外出打工了,还说一看到公公就来气,不愿伺候。一年多来,杨金花既不回家,也不给丈夫打电话。陈天放劝她时,她直言:“你爸什么时候离开咱家,我就什么时候回来,没商量的余地。”说完便不再接电话,这番话让陈天放对父亲又爱又恨。

陈天放忍不住抱怨:“看看别人家的老人,比咱爸年纪还大,都九十多了,人家从不乱管闲事。咱爸呢,话又多,又爱操心,把儿女们都得罪遍了。自己都需要人照顾,还这看不惯那看不惯,在他眼里,家里没一个好人。”

老爷爷还对陈天放说:“看看你,把媳妇惯得连家都不回了,不如离婚算了。我一开始就不喜欢她,现在是不是全被我说中了?老二媳妇自从嫁进咱家,就病病殃殃,挣的钱还不够看病。老三媳妇小气抠门,这么多年,没请我吃过一顿饭,没给我买过一件衣服,还不让我去她家。你姐姐也是没良心,我供她上大学,现在她却嫌弃我,跑去照顾孙子,我这个爹还不如她孙子亲。”

陈天放要上班,白天没时间照顾老爹。每天上班前,他都会把饭菜做好放在锅里。单位离得远,中午回不了家。老爷爷嘴巴特别挑,合口味的就吃光,不合口味的一口都不动,还把饭菜弄得客厅、房间到处都是。陈天放工作本就累,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听老人唠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实在不堪其扰。老爷爷不仅在家唠叨,在外也管不住嘴,经常遭到邻居投诉,陈天放只能不停地向邻居赔不是。

这几天,老爷爷总喊着这儿疼那儿痛。陈天放无奈向单位请假,带他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并无大碍。可一回到家,老爷爷就唉声叹气,逢人便说陈天放舍不得花钱给他看病,说儿女们都是白眼狼,盼着他早点死,村里人听了都习以为常。

因为老爷爷的这番话,陈天放的名声越来越差,心情也愈发糟糕。一年过去了,杨金花听说公公还在自家,依旧不肯回家,陈天放想媳妇,却毫无办法。

一天,老爷爷的钱不见了,他一口咬定是陈天放偷的。陈天放气坏了,赶忙打电话给老三陈天柱,让他回来主持公道。陈天柱刚从父亲那儿回家,接到电话后又赶了回去。父子三人翻箱倒柜,也没找到钱。钱一直锁在柜子里,钥匙又从未离身,很可能是老爷爷年纪大了,忘记把钱放在哪儿了。

自那以后,老爷爷逢人就说大儿子偷了他的钱,在医院看病时也不例外。陈天放气得差点动手,坚决表示一天都不愿再伺候,让老三把父亲接走。老三媳妇听闻此事,威胁丈夫:“你要是把爹接过来,咱们就离婚。”

陈天放又找到妹妹,妹妹说:“让我伺候也行,但得把话说清楚。我也有家庭,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要是伺候爹,就没法上班了。爸的退休工资得给我,以后爸的安葬费怎么算,都得提前商量好。”

一年后,老爷爷又说老三偷了他的钱,老三气得差点动手,被陈天放拦住。老三火急火燎地把家里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几万块钱,还了兄弟俩清白。但因为这件事,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

轮到老三照顾父亲时,老爷爷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破血流。老三半夜打电话给陈丽娜:“姐,爹摔倒了,你带他去医院。”陈丽娜让老三送,老三直接挂断了电话。陈丽娜了解老三的脾气,让丈夫送父亲去医院,丈夫却拒绝道:“出钱是小事,就怕最后吃力不讨好。”

陈丽娜无奈,只能自己打车过去。到了弟弟家,她看到父亲躺在地上,血流不止,而老三夫妻俩却在床上呼呼大睡。陈丽娜气得把弟弟从床上拽起来,扇了他一耳光,骂道:“你连畜生都不如!”

兄妹几人被父亲折腾得心力交瘁,都不愿再照顾他,打算把他送进敬老院。阿旺了解情况后,开始做陈天放兄妹几人的思想工作。他带他们去敬老院,查看老人的生老病死记录。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进敬老院没十天半个月就去世了。这些老人中,有子女的虽然占少数,但他们被送来后,内心伤心绝望。辛苦了一辈子,最后却被子女送进敬老院,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又孤独又寂寞,不少老人因此早早离世,当然,也有一些老人被子女接回了家。

阿旺红着眼说:“人都会变老,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我们晚辈的责任。我从小就是孤儿,特别羡慕你们有父母。家有老人,就有家在啊!”陈天放兄妹几人听了阿旺的话,深受触动。从那以后,他们对父亲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不再计较父亲说什么、做什么。兄弟姐妹每天轮流看望父亲,阿旺有空也会来陪老人唠嗑。

《礼记》有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顺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让他们开心。养老方式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模式。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养老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陈教授提起父亲,就泪流满面,后悔不已。陈教授老家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成家立业。父亲八十多岁时,每次他回老家,乡亲们都议论纷纷,指责他不孝顺,有车有房却让老父亲在农村吃苦,早该接父亲去城里享清福。

其实,早些年陈教授就想接父亲去城里住,可父亲觉得在城里生活就像坐牢。城里邻里关系淡漠,大家住楼房,对门住的是谁都不知道,平时都把门关得严严实实。儿孙们要上班,没时间陪他,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整天闷闷不乐。而在乡下,父亲可以串门聊天,晒晒太阳,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干了一辈子活,突然闲下来,他反而不习惯。

父亲每次去城里,住不到一星期就吵着要回家。陈教授一家对父亲并不差,可去年,陈教授受不了乡亲们的闲言碎语,强行把父亲接来城里。每当父亲想回家,他都不让。没过多久,父亲就因闷闷不乐离开了人世。

陈教授告诫儿孙们:“我太后悔了,当初没考虑父亲的感受,只顾及自己的面子。人都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多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顺心。老人情感脆弱,更需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情愉悦,健康长寿。”

现代人总喜欢研究风水,请人看风水。其实,家有老人就是最好的风水。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家庭才会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