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本纪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武丁元年大朝会!

时间竟然这般的快,转眼间就来到了正月十五!

太子周亓于正月初九正式祭天告祖入继大统而称帝,定年号:武丁!

恢复已故先帝废太后阮氏太后身份且尊其为慈圣文宣皇太后;尊先帝贵妃李氏为孝贞皇太妃。

今年的大朝会与以往大不同,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朝会,照大虞朝以往故例:新帝上位,首次大朝会,自正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除去戍边主将之外,其他人等不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皆需到场,无故不到者,即刻革职查办!

圣极宫议政殿中,文武百官以文左武右按品级依次排列。

文官以政事堂宰相李玄李自言以降;武将以三军兵马大元帅白意白元启为首!

白意是大殿内唯一一个有椅子可坐的官员,年近八十的他已经是风烛残年。白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虞朝,作为三朝元老,国朝顶梁支柱,他被元鼎皇帝授予了国朝最高荣誉官职——三军兵马大元帅,赐予免死金牌一块,封镇国公。

“啪”。

一个太监挥动着手中的净鞭狠狠地抽打在了地面上,清脆响亮。百官随即捋平官服边角上的褶皱,正了正自己的官帽,摆好笏板肃穆而立。

“皇上驾到”,太监独有的尖锐声,一声落一声起的从圣极宫大门口逐渐向议政殿内传来。

大殿外一阵“哗啦啦”金属相击声响起,一对身着明黄锁金甲的禁卫军接替殿门原来的守卫。

武丁皇帝周亓周御之身着通天冠服大步流星的走到龙椅旁,转身扫视了一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微微点头一甩袖袍端坐于龙椅;两个打着障屏的宫女,立于其身后两侧,各自将障屏互相倾斜交叉,一个中年太监手持金拂尘,微微驼着背站在龙椅下一台阶的左侧上。

“臣等恭请陛下圣躬安”。

文官双手扶着笏板举过头顶弯下了直挺挺的腰;武将右手将卸下的头盔夹抱在腰间,左手握拳手臂横在胸前低着头。

“朕安,众卿平身”,中年太监拂尘一扬。

文官直起了腰,武将扬起了头,异口同声:“臣等躬谢陛下”。

随后中年太监带着官腔朗声道:“众卿可有本启奏”。

“咳咳”,李玄清了清嗓子,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臣有本启奏”

“准奏”。

李玄手奉笏板:“去岁元鼎三十九年,大虞朝总收入一共白银一万万七千四百两,总支出为共一万万八千四百两,总亏空一千万两,这是大虞朝自建国以来总收入最高的一年,也是总支出最高的一年”。

声落,落针可闻。片刻后百官一阵骚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咳咳”,渐渐的殿堂又沉寂了下来,李玄便又清了清嗓子接着读,道:“其中以天魁府,天罡府,天机府三府赋税为最,分别为一千五百万两,一千四百万两,一千一百一万两”。

“天杀府,天剑府,天雄府三府税收最低,分别为六百万两,五百万两,四百万两”。

“去岁支出最多的有四府分别为天杀府,天剑府,天雄府,天猛府,其次支出便为大行皇帝、皇太后之陵寝,在次之为陛下登基所需事宜”。

李玄将奏章慢慢合上,眨了眨发涩的双眼,然后缓缓转头看着文官队列中一个头发花白,身体瘦小的官员说道:“以上内容俱以户部所上报而述,石大人看可有不妥之处或待补充之处?”。

户部尚书石立走出文官队列,对着龙椅处弯腰一拜:“臣石立恭请陛下圣躬安”。

石立,字明预,大虞朝户部尚书,元鼎三年进士。

“朕安,爱卿平身”。

石立直起身子说:“李相所言并无不妥之处”。顿了顿,摸了一下只剩胡渣的下巴。

接着又道:“去岁,经政事堂、兵部以及户部核查天杀府去年先后从国库一共支出白银一千五百万两,其中一千三百万两用于边境与北蛮狼国的战争,剩余两百万两用于安民所需”。

“天剑府在去年先后从国库支出白银九百万两,其中六百两用于与西也帝国的战争,三百万两用于向其他各府购买粮食器具等”;

“天雄府在去年先后从国库支出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其中有一千万两用于抵御羽神国度的叩关,一百万两用于安置边境平民”;

“天猛府去年最是艰难,据上报所述,上半年大旱,下半年水涝,百姓没有收成流离失所,先后从国库支出白银两千万两用于赈灾济民”。

“臣严延恭请陛下圣躬安,臣有本启奏”。

一个身高八尺有余,长有美髯的中年官员从石立旁边走出。

“朕安,爱卿平身,准奏”。

“大虞朝自元鼎元年开始,便一直与北蛮狼国、西也帝国以及羽神国度征战不休,虽经过元鼎新政使得国力有所上升,但如此三线开战却也使得大虞已经矢尽兵穷,臣以为应重新估算三方实力以及危害程度而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原本微眯着眼睛养神的武丁皇帝周亓睁开了双眼,开了金口吐出玉言:“爱卿可有何良策?”。

严延:“臣窃以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北蛮人好战但却弱于民生,他们之所以有能力对我朝发起侵略,究其根本原因是与西也、羽神两国通商所得,所以要想彻底平复北蛮人,首先就需断其商路,只要平定北蛮人,灭西也、羽神两国便如探囊取物,顷刻间让教其灰飞烟灭”。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内顿时一片嘈杂。

“于宗,王元,姜烨”,周亓眯着眼对着武将队列第二序列三个武将喊道。

“臣在”,三个武将应声走出阵列。

周亓:“对于严爱卿的提议,你们有何看法”。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于宗你坚守国朝北境,熟知北蛮人习性,你可有言要说”,周亓对着那个络腮胡武将说道。

于宗答道:“回陛下话,北蛮人主要以放牧为生,他们每年都会与西也人做马匹交易,用于换取铁料等物资。松散的北蛮狼国并不足为惧,只是这去年草原上出了一个英雄人物,名为虎突,已经有一半的北蛮部落臣服,大有一统草原之志,那时将会直接威胁我朝边境安全。而虎突冶炼兵甲的铁料正是来自于西也人”。

“王元,你怎么看?”,周亓又对着于宗旁边的那个虎背熊腰的武将问道。

“回陛下话,西也人与北蛮人的每年交易的时间与地点都是不固定的。”,王元破锣嗓子发声了:“臣曾多次派遣密探前往跟踪未果,但西也人生性贪婪,所以臣准备从这方面着手破局”。

“陛下臣有一言”,姜烨是三人中最儒雅的一个将领了。

“讲”。

“诺。臣以为严尚书所提议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方法可行性并不高”,姜烨开口直接否定了严延的提议。

周亓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先不说能不能得到北蛮、西也以及羽神三国交易的路线,即使能得到交易的线路,那交易地点也肯定是重兵把守。

就拿羽神人与北蛮人的交易来说,他们的交易时间以及地点都是固定,每年的三月初一,在羽神山交易物资。

臣曾亲自带兵潜入羽神山,发现羽神五万带甲士兵把整座羽神山围的铁桶一般滴水不漏,此外还有三位羽神祭祀在哪里巡守坐镇。

况且毁了其商路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臣以为此法不通”。

“那爱卿有何良策”,周亓开口问道,

姜烨:“远交近攻,拉弱打强,斩首为上。狠打北蛮,围剿西也,拉拢羽神”。

周亓与百官都陷入了沉思,开始琢磨姜烨所言的可行性。

“朕决定了,今年秋收之后北伐草原”,周亓突然开口。霎时间大殿落针可闻。

周亓没有理会百官的反应,直接开口道

“姜烨听令”。

“臣在”。

“朕封你为天雄府总督,全权负责羽神事宜,可便宜行事”。

“臣领旨”。

“于宗听令”。

“臣在”。

“朕赐你北军虎符,有权调用天杀府,天微府,天究府,天退府四府军团。朕要在秋收之后见到百万雄兵,有何困难直接上报御司衙门”。

“臣领旨”。

“王元听令”。

“臣在”。

“朕赐你西军虎符,有权调用天剑府,天竟府,天罪府,天损府四府军团。在朕北伐之时,阻击西也援军”。

“臣领旨”。

“秦烈听令”。

“臣在”,武将第四序列一个精瘦男子走了出来。

“朕封你北镇巡察司第一巡察使,即日起组建北镇巡察司,负责对外事宜,为朕的军团提供准确情报,不得有误”。

“臣领旨”。

“诸位,武丁元年第一要事就是北伐蛮人,在此期间内,朕不希望听到任何不利于北伐的言论”,周亓环视了下方的文武百官,和颜悦色的说道。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