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音乐感统训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 感觉统合的提出

一、 感觉统合训练创始人

感觉统合训练及其理论是由美国人爱尔丝(Anna Jean Ayres 1920—1988)提出的。

爱尔丝是美国作业治疗协会会员(FAO—TA)、注册作业治疗师(OTR),1945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获作业治疗学士和硕士学位。1961年获得该校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她早先从事学习困难儿童的训练。她发现,这些儿童有许多智力没有问题,甚至还有的儿童智商是比较高的,只是这些儿童在情绪控制能力、手眼协调、双侧协调能力、触觉反应等方面表现异常(如触觉过敏、防御或触觉迟钝、依赖),以及在专注力、记忆力等方面有明显的障碍,而恰恰是这些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她发现,儿童学习就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往大脑输入信息,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整理、组织、整合,然后身体器官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过程。由此她开始了多年的感觉统合训练和理论的研究,终生不渝。

二、 儿童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

感觉统合理论建立在现代神经科学特别是脑科学这一基础之上。感觉统合这一术语早在1906年就已出现,1969年又由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Sherington)和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拉什利(Lashely)提出。20世纪40年代末,加拿大心理学家、认知心理生理学的开创者赫布(Hebb)在研究人脑感觉和运动的交互作用后认为,人的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是神经系统相互连接的结果。系统提出感觉统合理论,并进行大量应用研究的是爱尔丝。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的正确反应。这一理论提出之后,感觉统合术语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20世纪70年代,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数百位专家共同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感觉统合理论提出后,这方面的研究就正式走上了心理学与脑神经生理学相结合研究的道路。近年来,感觉统合的研究借鉴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脑诱发电位技术、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生化技术,等等。

三、 感觉统合在我国的推广

在我国,感觉统合先传入台湾,很快在台湾普及开来。台湾的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感觉统合理论了解都比较深入,特别涌现出了陈文德、曾美慧、高丽芷等一批感觉统合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专家。一线的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教师们对感觉统合也都有普遍认知。20世纪80年代末,感觉统合理论与训练方法传入我国大陆,逐渐被特殊教育和0—3岁早教工作者所了解。随着早教的普及以及互联网资讯的日益发达,21世纪开始到2015年它又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认识。但是,在我国大陆,对感觉统合理论的系统认知和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在学前教育界,尤其如此。

感觉统合理论及训练方法在20世纪末在我国大陆开始逐步推广,至今,主要在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训练机构普及。幼儿园,尤其是体制内的幼儿园教师和心理学界,对感觉统合知之甚少。由于生产(剖腹产)、养育(呵护过度)、生活环境(居住空间狭小)等原因,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促使感觉统合治疗手段日趋普及。

尽管如此,在早教和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实施感觉统合教育与治疗的情况还有较大的不同。在早教机构,大部分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感统发展情况进行训练,所上的课基本上是组合活动。这种活动比较适合于普通的孩子,而许多家长是因为孩子存在不同的问题而参加这个活动的,许多早教机构的活动比较缺乏针对性。在特殊教育机构,这方面问题会少一些,同时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活动量都比较大。这两种机构共同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一是大部分机构在听觉训练方面缺乏手段。听觉能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许多听觉失调的孩子在多数教育机构得不到针对性和更有效的训练与治疗。

二是训练手段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大部分儿童在刚开始接触某一种游戏时有新鲜感,但训练一段后感觉单调,往往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的训练,他们往往很痛苦地被迫重复着某些动作。这样的训练收效不大。尤其是对于孤独症的儿童,强迫性的训练对他们的伤害非常大。

三是单纯的感统训练,往往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问题”的,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

四是缺乏标本兼治的手段。训练大部分只针对感觉统合方面的基础能力问题,对于一些感统不良引起的后果,尤其是感觉统合关联脑力问题缺乏矫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