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随笔三百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病毒性脑炎

20.发热、头痛、呆滞(病毒性脑炎)

蒲某,女,19岁,1991年2月16日上午8时初诊。

主症:发热、头痛、呆滞月余。

四诊所见:1月上旬起病,起初发热、头痛、咳嗽,以为感冒。用药数日,症状不减且头痛日重,以致发展到不省人事而住院。血、脑脊液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为病毒性脑炎。用抗生素、激素、能量治疗25天,症状缓解,2月11日出院。

患者现仍诉头痛、头晕。易惊,睡眠不实,大便干,2日1解。体温自发病以来,一直徘徊在37.3℃~38℃之间,今日测体温37.3℃。查见患者神情呆滞,两目直视少神。

舌苔滑腻,脉弦滑。

辨证:夫起病急,风也;咳嗽、痰鸣,风也,痰也;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故头痛、头晕、精神呆滞。头为清窍所居,头脑被蒙则诸窍不爽。

治法:息风化痰,逐瘀通窍。

处方:全蝎3g,天虫3g,枳实12g,竹茹12g,陈皮12g,甘草6g,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郁金10g,石菖蒲(后入)10g,生姜5片,老葱2寸,半夏10g,茯苓10g。水煎服,3剂,一日1剂。

2月19日上午9时:

药后睡眠转多,神情安定。今晨体温36.8℃。守。

2月22日上午9时:

诸症渐好,大便3日未解。

窍欲开而未达,遵通窍开郁法。

处方: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苍耳子6g,白芷12g,辛夷9g,薄荷(后入)10g,郁金10g,石菖蒲(后入)10g,生大黄12g,枳实10g,老葱白2寸,老姜5片。3剂。

2月25日上午10时:

药后大便一日数次,体温渐退,精神见好。月经逾期未至,上方去大黄、枳实,加香附、当归。

2月28日上午9时:

3剂,月经至。守。

3月1日上午8时:

头转清爽,精神日好,体温正常,病向愈。

一病一议

此例脑炎患者,头痛、呆滞、经闭、便结,一派窍道郁闭证候。治用通达法,而以醒脑开窍为主,诸窍清和则病悉然而解。

21.头痛(病毒性脑炎)

李某,女,47岁,2003年9月20日下午2时初诊。

主症:头痛1月余。

四诊所见:始病吐泻,两天后突发高热并剧烈头痛伴呕吐。脑CT(-),脑电图诊为病毒性脑炎。先后用穿琥宁、青霉素、先锋霉素1个月,体温退,头痛减轻。

现觉头不清楚,前额或痛,偶或恶心。时或身热欲出汗,或一阵胳膊嗦嗦,周身乏力。纳差,大便多,昼三夜一。月经正常。血压105/75mmHg。

舌质偏暗,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夫起病吐泻,湿热为患也;湿热之邪沿足少阳、足阳明二经上攻于头,因作发热、头痛、呕吐。今头痛虽缓而头不清爽,虽无呕吐而仍恶心,以及烦热、嗦嗦、苔黄、脉滑,皆示湿热未尽。至于乏力者,病久而气阴见伤矣。

治法:清少阳,泻阳明,疏风化痰,活络止痛。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白芍10g,生栀子12g,生大黄9g,枳实12g,菊花15g,蔓荆子12g,薄荷(后入)20g,僵蚕10g,半夏10g,云苓10g,陈皮12g,竹茹12g,川芎12g,白芷12g,生姜3片。水煎服,3剂,一日1剂。

9月23日上午8时:

药后头痛诸症缓解,大便转为一日1次。前额尚不清爽,或有恶心,上方中病。守。

9月26日上午10时:

诸症进一步好转,尚觉头轰轰,自感头似往外出火。守。

9月29日上午8时:

头不觉出火,然头晕有加,甚则恶心、乏力,舌质见暗,苔薄黄,脉弦滑。

眩因风痰,立息风化痰止痉法。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生大黄9g,枳实12g,半夏10g,白芍10g,白术6g,天麻6g,云苓10g,陈皮12g,蔓荆子12g,川芎9g,生姜3片。3剂。

10月1日下午3时:

药后头晕已减,月经于9月29日来潮,将净。

清疏已进12剂,虑久病气阴必伤,又值经行之后,疏化之中参以补益。

处方:半夏10g,白术10g,天麻6g,云苓10g,甘草9g,陈皮12g,菊花12g,蔓荆子12g,黄芪30g,当归10g,生地黄12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

先后调治半个月,头痛、头晕渐去,病愈。

一病一议

温病而见头痛、腹泻、呕恶者,为湿热之邪困于足太阴并沿足三阳经上攻于头也。病因于湿热,故当清化;病兼风邪,故当疏散;病每见瘀,故当活络。

22.发热、头痛、恶心(病毒性脑炎)

郑某,女,58岁,2007年3月10日下午5时初诊。

主症:发热、头痛、恶心7天。

四诊所见:发热,体温37℃,时寒时热,两颊头痛,或有头晕,伴恶心。纳差,大便稍稀。

舌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触冒风寒,迟迟不解,邪郁少阳。风邪夹痰热上扰,因作头痛、头晕。

治法:清和少阳,疏风化痰,活络止痛。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生大黄9g,枳实12g,白芍10g,半夏10g,防风9g,荆芥10g,竹茹12g,云苓10g,陈皮12g,川芎12g,薄荷(后入)12g,生姜3片。水煎服。

3月11日下午2时:

1剂症缓,体温36.5℃。守。

3月12日下午4时:

今日头痛有加,体温37℃,舌苔滑,脉弦滑。痰尚重,遵上法。上方去荆、防,加僵蚕10g,菊花12g。3剂。

3月15日下午2时:

尚是头晕、头痛,或在两颊,或在前额,恶心,纳差,动则汗出,乏力。舌中后苔黄滑,脉弦滑。体温36.8℃。

夫头晕、头痛者,风也,痰也;恶心、纳差者,气虚也;苔黄滑、脉弦滑,均示为痰热。

病因:风,痰热,气虚。

病位:肺、肝、脾、胃。

病机:风夹痰浊上扰,客于足阳明与足少阳之头面经络,因作头晕、头痛,迟迟不解,正气已伤,胃失和降,故乏力、呕恶。

治法:息风化痰,疏达二阳经络,兼以和中,佐以补气。

处方:防风10g,天麻10g,半夏10g,云苓10g,白术10g,甘草9g,陈皮12g,白芷12g,川芎12g,黄连6g,枳壳12g,竹茹12g,生姜3片。水煎服,3剂。

1剂而缓,3剂安然。

一病一议

风当息,痰当化,滞当疏。风痰上扰所致之头痛、头晕,息风化痰、疏达经络为正治之法。兼气虚者,补之以气;胃不和者,和之以清,则又为随症加减之法。

23.头轰轰(病毒性脑炎)

张某,男,28岁,2001年8月31日上午10时初诊。

主症:头轰轰月余,牙龈肿痛半个月。

四诊所见:一个月前以病毒性脑炎住院10天,出院后一直用药,头轰轰不止。半个月前开始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纳可,大便多,一日1~2次。多汗,体丰。查见双后下牙龈红肿。

舌苔滑,脉缓涩。

辨证:夫头轰轰,风痰上扰也;牙龈肿痛,纳可,便多,则示胃肠有湿热;湿热交蒸,故汗出;体丰示痰湿;苔滑示热,脉涩示瘀。

证乃痰湿之躯,感受风邪,风夹痰浊上扰,清窍被蒙,并胃肠湿热蕴郁。

治法:清泻胃肠湿热,疏风化痰,活络达窍。

处方:升麻6g,黄连6g,当归6g,生地黄12g,丹皮9g,生石膏30g,川芎12g,蔓荆子12g,连翘20g,荆芥10g,防风9g,僵蚕10g,薄荷(后入)12g,生甘草6g。水煎服,3剂,一日1剂。

9月3日下午6时:

药后,牙痛明显减轻。守。

9月6日下午5时:

牙已不痛,查牙龈无红肿。苔黄,脉缓。守。

9月9日下午5时:

下午尚觉头轰轰,舌红苔黄,脉弦滑。风痰尚在,入脑入络。应立息风化痰、活络开窍法。

处方:天麻6g,白术6g,半夏10g,云苓10g,陈皮12g,甘草6g,蔓荆子12g,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僵蚕10g,菊花12g,薄荷(后入)12g,生姜3片。3剂。

9月12日下午5时:

头转清爽,舌苔薄白,脉滑中带缓。守上方9剂,病告愈。

一病一议

风痰上扰而头轰轰,胃肠湿热交蒸而牙龈肿痛。清化胃肠湿热则牙痛去;息风化痰,活络达窍,则头轰轰愈。此皆治病求本之法。然痰浊胶滞,病程迁衍,要耐心疏化;久病入络,要注意逐瘀,达邪外出,以防病邪深入。

24.发热、头痛(病毒性脑炎)

蒲某,女,32岁,2009年7月19日下午6时初诊。

主症:发热、头痛半月余。

四诊所见:发热在37℃~37.5℃之间,不恶寒,伴头痛、头晕、恶心。治疗半个月,恶心减轻,但发热、头痛依然。脑电图轻度异常。

现体温37.2℃,身沉,头晕,或有头晕。近日睡眠不好,纳差,大便干,小便、月经正常。

舌苔黄滑,脉滑实。

辨证:夫低热,湿也,热也;身沉,湿也;头痛、头晕,风也,湿也,痰也;失眠,痰也,热也;便干,热也,结也;苔黄滑、脉滑实,均示湿热。

病因:风,湿热,热结。

病位:肝、脾、胃、心、大肠。

病机:暑湿外袭,风湿热蕴郁,因病发热。风夹湿热上扰,故头沉、头痛、头晕;湿热犯胃,故呕恶;痰热扰心,故失眠;热结大肠,故便干。

治法:疏风除湿,清暑宣肺,兼以清心和胃。予辛苦温、甘寒复苦寒法。

处方:羌活9g,防风10g,白芷12g,蔓荆子12g,生石膏30g,知母12g,薄荷(后入)12g,生大黄16g,枳实12g,生栀子12g,竹茹12g,半夏10g,云苓10g,甘草9g,藿香12g。水煎服,9剂,一日1剂。

7月28日下午3时:

药后,头沉、头晕已缓。体力渐复,纳见好。仍发低热,体温37℃。苔黄滑,脉弦滑。

湿热得挫,续当疏风除湿清热,予芳香、甘淡、苦寒法。

处方:藿香12g,白芷12g,苍术12g,白豆蔻(后入)12g,薏苡仁30g,杏仁12g,川厚朴12g,半夏10g,通草9g,竹叶12g。6剂。

8月3日下午6时:

热退,头痛诸症悉缓。月经提前5天,于前天至,无不适。

湿热分消,表里趋和;正气见虚,月经正行。应立益气升清、活血调经法。

处方: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2g,甘草9g,升麻3g,柴胡3g,当归12g,香附12g,川芎9g,陈皮12g,苏叶(后入)12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水煎温服。

一病一议

清·叶天士在谈到湿热病的治疗时曾说:“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本案低热头痛,缠绵不愈,为湿热胶结之证。用疏达、淡渗、清凉、苦寒法获愈。

湿热病后期,湿热伤气而害清,所以当益气升清。

25.发热、头痛、恶心(病毒性脑炎)

安某,男,45岁,2010年4月19日下午3时初诊。

主症:发热、头痛、恶心6天。

四诊所见:1周前淋雨受凉,遂觉心里“咆嘈”(方言,喻心里翻腾不安),并发热、头痛、恶心。用药6天,效不显。今日查血,白细胞计数除嗜碱性粒细胞比率2.5%(正常0~2%)稍高外,余均正常。尿检(-),大便正常。

查体温37.2℃,发热,身懒,头痛,整个头像往外撑着一样不适。偶有恶心,口干,饮不多,口臭严重。

舌苔黄滑,脉弦滑。

辨证:夫淋雨受凉,风也,寒也,湿也;发热、身懒,风也,湿也,热也;头痛,风也,寒也,湿也;恶心,湿也,热也;口干、饮不多,湿也,热也;苔黄滑、脉弦滑,均示为湿热。

病因:风寒,湿热。

病位:足三阳经。

病机:风寒湿邪外袭,太阳受之,因病恶寒发热;治不如法,邪渐入里,及于少阳、阳明,故头痛、呕恶。

治法: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兼以疏太阳、清阳明。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白芷12g,川芎12g,薄荷(后入)12g,蔓荆子12g,羌活9g,防风10g,白芷12g,枳实12g,竹茹12g,半夏10g,陈皮12g,生姜5片。水煎服。3剂,一日1剂。

4月21日查脑电图:双枕区α波退化趋势;轻度异常脑电地形图。

4月22日上午10时:

热退,恶心去,大便畅,唯头尚有不适。黄苔见退,脉弦滑。

少阳得和,太阳得疏,阳明得下。巅顶头痛示风痰未尽,苔黄、脉滑示痰热尚存。治当清和少阳、阳明,兼疏太阳。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白芍12g,川芎12g,菊花12g,蔓荆子12g,僵蚕10g,生大黄9g,枳实12g,半夏10g,竹茹12g,羌活9g,生姜3片。

3剂而安。

一病一议

病毒性脑炎,多由感冒引发,属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外感热病的证治论述精辟详尽。病毒性脑炎所见之发热、头痛、恶心诸症,尽赅其中,故病毒性脑炎可以从六经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