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寄希望于通过小说达成经济自由的苏杭
做出决定总是很容易的,但是真正要付诸于行动的时候还是会困难重重。
这句话几乎成了苏杭整个高一的概括,从决定要开始写小说开始。
除了时间的问题之外,苏杭眼下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来自家长的反对。
2013年的时候,智能机已经迅速地发展了一段时间,在未来的七年里也只是微小方向上的改变,中考结束后苏杭也曾经拥有过自己的手机,但是随着高中生活的开始,手机就重新被母亲“保存”了起来。
如果真的要写小说的话,那每天回家都会用到电脑,要怎样说服自己的母亲允许自己这么做就是一个立刻需要解决的问题。
“直说吗?”苏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方式。
有话直说在很多时候都是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不拐弯抹角,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最大的诚意摆出来,把自己的诉求讲出来,最坏的可能大概就是被干脆利落地拒绝。
但是苏杭想要的绝对不是这个结果。
“直说大概是必须的了,不然总感觉像是要干什么坏事一样。”
就算是一个月的努力让苏妈对苏杭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子,苏杭才是心知肚明的,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只够在很多小事情上让苏妈开始对自己放心。
至于每天回家用电脑写小说?
不讲任何策略的去说得到的答案大概率就是“不好好学习,一天搞什么乱七八糟的?”
所以除了直说之外,苏杭还需要其他的手段来提升自己请求的合理性。
其实苏杭原本也不想这么麻烦,最初的设想是每天腾出一点时间去网吧写小说,但是作为一个走读生,这一点时间要怎么腾出来才是最大的问题。
其次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
现在的苏杭15岁,还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午饭和晚饭在家里吃的情况下,能捣腾出来的只有或许有的每天的早饭钱和不定期发放的小额零花钱。
不吃早饭?
苏杭觉得不太行。
所以将其他的打算都一一否决了之后,就只剩下了在家里的电脑上写小说这个唯一的选择。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希望这一个月以来的改变是有用的。”
最终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
苏妈在吃过午饭之后就已经出门去打麻将了,家里电脑的使用权也将会在苏杭的手中停留最后一个下午。
如果到时候的“谈判”不顺利的话,苏杭下一次想要碰到电脑大概就是一周之后了。
苏杭觉得自己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
用一天的时间写完一周的更新量。
这可能吗?
苏杭也不知道,前世也没有写过小说,自己的打字速度究竟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看看时间现在是一点,距离上晚自习还有六个小时,抛开帮忙做饭和吃饭的一个小时,还剩下五个小时。
每小时写一章应该还是有戏的。
毕竟周六也只有上午有课,下午放假和老妈磨一磨还是能用到电脑的。
所以就算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苏杭还是能尽可能地保证自己完成每天的更新。
虽然只能一更就是了。
而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摆在苏杭的面前。
那就是写什么题材。
苏杭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写小说倒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什么文学梦,至少现在的苏杭是没有这样的梦想的。
现在的他只想借着蓬勃发展的网文的东风,让自己尽早的实现经济自由。
所以选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不仅要稳稳地踩在当下的热门上,还要有足够的收入能力。
在苏杭的记忆里,有个叫“鱼人二代”的作者在2011年开了一本新书,直到他前世离世的时候都还在更新,一度是曾经最能卖钱的作品。
“我也要写都市校花类的小说吗?”苏杭坐在电脑前,无意识的滚动着鼠标滚轮,目光在某点的首页一遍一遍地扫着。
与此同时,苏杭也不断的回忆着自己曾经看过的网络小说,尤其是那些大火的现象级小说。
“校花……”
“签到……”
“诸天……”
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从苏杭的嘴里蹦出来,但是苏杭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满意的神色。
前世看过的网络小说很多,堪称经典的也有不少,只可惜苏杭并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很多小说的设定和特点也只能回想出一个大概。
既然没有办法“复制”的话,那就只能自己琢磨了。
“有了!”随着一个词在苏杭的脑海中蹦了出来,苏杭滚动鼠标滚轮的手也停了下来,将光标迅速地挪到搜索栏。
“赘婿”
按下回车。
不出苏杭所料,排在最前面的是“愤怒的香蕉”的大作,接下来的都是些照猫画虎的作品。
也是这两个字让苏杭想起了前世铺天盖地魔性的“√”笑容。
豪门赘婿,歪嘴龙王!
如果说有什么作品最能卖钱的话,毫无疑问是后来的“新媒体文”,这种小说以“短平快”“爽点密集”的特点将网文卖钱的能力几乎发展到了极致。
这种极致并不是说这种小说作者的收入要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作者,而是这种小说的市场反馈要来的更加迅速,让作者能花费更少的时间做出选择。
接着写还是放弃,直接开下本书。
倒是和“飞卢风”有些相似。
苏杭现在的目的并不是要靠着小说扬名立万,而是希望在这七年的时间里能最大程度上的实现经济自由。
从这个角度出发,直接以这样的新媒体文入手明显更加合适。
更重要的是“黄金三章”理论在现在的网络小说市场中还是很受欢迎的,绝大部分读者对于开头爽点的容忍度也更高。
而“龙王赘婿”这样的小说往往都是在第一章就直接爆发出冲突,相较于“黄金三章”来说,带给读者的冲击也许会更大。
不过具体的情况谁也说不上,领先于时代的东西拿过来未必好用。
一切都要写出来才能知道。
登录某点。
创建作者号。
创建新书。
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只要等苏杭上传一章正文就能进入审核。
看着自己正在审核中的书名,苏杭也没有犹豫,直接打开了word,开始噼里啪啦的打起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