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对动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迎来了动机问题研究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使得动机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有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的目的论、赫尔的驱力论与斯金纳的诱因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人本主义的学说。
一、新行为主义的形成原因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变革后所形成的体系统称为“新行为主义”。它的产生,就内因来说,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固有缺陷为新行为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性,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则为其创造了可能性;就外因来说,主要是操作主义思潮与逻辑实证主义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
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尽管创造了辉煌,成为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然而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因意识难以客观研究与证实,而加以全盘否认,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第二,忽视对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造成心理学出现“无头脑”的倾向,把人的心理活动降低到动物的水平。第三,过分强调外部刺激对于行为的意义,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从而过于简单地理解行为。为摆脱这些缺陷给心理学带来的困境,新行为主义者从内部进行了变革。
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对心理活动的研究,探索意识是如何活动和为什么活动的,推崇研究动物心理并取得丰盛成果,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对新行为主义者产生了启示。机能主义心理学接受了生物进化论思想,把心理看成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机能,而环境适应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强调心理学的应大力研究学习。在此影响下,托尔曼、赫尔或斯金纳等新行为主义者,都用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来推断人的学习。
操作主义的始作俑者为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其曼,他在1927年出版的《现代物理学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操作思维的方法。他认为探讨有关科学概念的精确定义标准应该是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操作正是所有概念的基础。他把操作看成是最原始、最基本、非分析的概念,是客观且能够观察到的事实。这种操作主义观点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站在操作主义的立场上,新行为主义者才能面对意识、情感与动机等早期行为主义者所刻意回避的概念与事实。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共同哲学基础就是实证主义,孔德的第一代实证主义和马赫的经验实证主义,都遵循可观察证实的基本原则。逻辑实证主义在坚持这一实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更加强调对经验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首先把命题分解为概念,然后将具体概念归结为更基本的概念,把具体命题归结成更基本的命题,最后检验命题是否能为经验所证实。当直接证实难以办到时,也能够采取间接证实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把原命题演绎成另一个能直接证实的问题,然后对后一命题加以证实。逻辑实证主义打开了早期行为主义向新行为主义转变的方便之门。
二、新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
新精神分析在这里指的是,在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上没有脱离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但对正统精神分析又有所变通、修正与扩展的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是继早期精神分析学家之后的新精神分析学家,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学派、客体关系学派、社会文化学派、存在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说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来自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局限,另一方面又受到时代思潮的冲击,并在临床诊疗实务新发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开创了对无意识的研究,却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力量,认为心理与行为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从而对意识的地位与作用加以忽视与贬低,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倾向之中。弗洛伊德早期片面强调性驱力的作用,将其作为正常与变态行为的主要动力。后来虽然放弃了性创伤导致神经症的观点,却仍然强调本能的驱动作用,而对环境的影响有所忽视。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荣格把力比多看成一种普遍的生命能量,而不仅仅是性本能,并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然而荣格的理论充斥着神秘主义色彩,缺乏理论的精确性与可测验性标准。阿德勒则发现社会力量决定了人的行为,以此来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阿德勒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但他所强调的社会力量主要局限于家庭环境。为修正精神分析早期理论的不足,新精神分析学家纷纷从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及社会文化的角度,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
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进展,作为新的时代思潮,影响了精神分析运动的方向。哲学中的人格主义重视人格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存在主义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心理现象加以哲学解释。促进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中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新精神分析学家在临床治疗实践中,越来越发现治疗者与神经症患者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意识到要在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探究神经症和人格发展的原因。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协同努力以矫正早期形成的不良人际关系。尽管新精神分析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及理论重点都有所不同,却都从不同方面对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改、补充与完善。
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产生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创立了日内瓦学派(Geneva school),又称皮亚杰学派(Piagetian school),成为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学派之一。该学派的主要基地是日内瓦大学及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一学术共同体以儿童的认知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
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在巴黎比纳实验室进行有关儿童智慧的研究,就开启了其最初的活动。皮亚杰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任实验心理室主任与院长期间,就把一批志同道合者集结起来,组成了该学派的基本队伍。1950年他出版了三卷集的《发生认识论导论》,标志着构建起了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的理论体系。1955年在日内瓦大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以后,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知名学者,进行跨学科实验研究,探索分析儿童的科学概念、心理运算(operation)的起源,特别是智慧形成与认知机制的发生发展规律。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形成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主要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背景。
(一)哲学背景
首先,皮亚杰非常明显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皮亚杰承认自己是在把康德范畴的全部问题加以重新审查后,形成了发生认识论这门新学科。其次,结构主义对皮亚杰的影响也很深。结构主义为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方法论思潮。皮亚杰的思想受到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布卢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等的影响。所以,他自称为一名结构主义者。
(二)自然科学背景
首先,皮亚杰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他以生物学家开始其学术生涯。其全部研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力图寻找一种能够说明生物适应与心理适应间连续性的模式。同时,他还一直致力于探索架设一条从生物学通向认识论的桥梁。他将理论生物学中的渐成论推广到认知领域,并提出认识结构的建构论与“智慧胚胎学”。渐成论是一种关于胚胎发育的理论,它强调基因型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坚持生物学与认知在结构与功能上同构的立场,把认知功能的发展视为渐成论的一部分。
其次,皮亚杰也接受了来自布尔代数、符号逻辑与控制论的影响。皮亚杰在形式运算结构模型中运用了布尔代数中的群(group)、格(lattice)等概念;其认知结构的基本元素采用了现代符号逻辑中的运算概念;其认知发展最重要因素平衡化(equilibration)的调节机制是用控制论的模型来解释的。
(三)心理学背景
首先,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皮亚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坚持心理、意识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日内瓦大学教授克拉帕雷德(Edouard Claparede,1973—1940)坚持机能主义观点,在对智力与思维问题的专门研究上,有着明显的生物学倾向。他主张人的意识是由需要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人感到有作为适应原因的需要时,才会引起对于原因的意识。“适应”问题就是由他提出的。皮亚杰作为其继承者明确地表示:克拉帕雷德帮助他用机能与本能观点来考察事实,缺乏这两种观点,儿童活动中埋藏最深的“发条”就会遭到忽视。
其次,完形学派与精神分析对皮亚杰也有着重要影响。皮亚杰学说与完形理论之间有一些共同点:①主张不仅研究行为,还要研究意识;②强调心理活动与结构的整体性,反对元素论与还原论;③主张已构成的主体认识结构为认识活动的前提;④他们的认识活动公式比较类似,完形学派与皮亚杰的公式分别是“刺激丛——组织作用——对组织结果的反应”和“刺激——同化——反应”。但皮亚杰认为其运算结构根本不同于完形学派那种静止、凝固的“完形”,其智慧心理学为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同完形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皮亚杰早年学过精神分析学说,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听过荣格讲的课。精神分析对皮亚杰的影响,表现在他吸收了如“自我中心倾向”“自恋”等一些精神分析概念,还在他比较重视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上有所表现。不过,精神分析以情意为划分发展阶段的标准,而皮亚杰则是根据智慧。
此外,符茨堡学派对皮亚杰也有影响。符茨堡学派的思维心理学及法国的比纳等人反联想主义的立场,都在某种程度上为心理学引入了“结构”的概念,这些思想对皮亚杰的新结构主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背景及研究对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西方心理学思潮与革新运动,成为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作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的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作为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的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思想,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等有关人类进步的现实,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被称作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洛·梅和罗杰斯。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背景
1.社会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绝非偶然地产生在美国,而是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的。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探讨的诸如人性、价值、意义与自我实现等主题,正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繁荣的美国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需要。
其次,在物质繁荣的情形下,美国社会的内部矛盾与不安因素的日益加剧,又导致了各种严重的精神裂变现象。不仅失业、犯罪、吸毒、精神疾病与道德坠落等社会问题依旧非常严重,人受物役的现象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人们不时地发出‘19世纪上帝死了,20世纪人死了’的感叹。这种‘人性萎缩’‘人性异化’‘人的死亡’的论调已经渗透到人类崇高的文化科学事业和广泛的精神生活之中,导致人们由孤独而忧伤、由空虚而颓废、由仇恨而谋害、由绝望而自杀。特别是50—60年代,国际上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对人们心理产生很大压力,美国社会出现反主流的文化运动,广大的青年对社会不满,开展争取公民权利的运动,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对教育以及大学改革的呼吁,对环境污染的抗议等,这一切表明单凭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甚至民主政治还不足以解决人类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对人的尊严及内在价值的重视,进一步由‘外部空间’的开拓转向‘内部空间’的探索,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促使人性的完满实现。以探索心理生活的‘内部空间’为己任、强调对人自身价值与意义认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应运而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应运生。”
2.哲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与哲学基础,不仅与继承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有内在联系,又同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思潮有密切联系。
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被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下来。
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humanism)作为当时的思潮与理论产生于意大利,后又辗转从西欧传播到世界各地。它把人性作为衡量历史和现实的准则,重视个人价值,维护个人尊严与权利,主张个性解放,让个人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反对禁欲主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人道主义传统,主张解放人性,强调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心,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人性论(theory of human nature)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渊源。“所谓人性,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对人性问题,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一直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柏拉图、康德、歌德、卢梭的观点,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人道主义的传统,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主张设计一种理想的社会通过教育使人格得到发展。另一种是亚里士多德、马基雅弗利(Nicolo Machiavelli,1469—1527)、霍布斯和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的观点,认为人性是由生物本能所决定,不可能有很大改变;人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文明的行为,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第一种哲学人性观,主张人性本善,且具有建设性,而恶则来自社会或文化。唯独罗洛·梅有所不同,认为人性中有内在恶的因素,如不正视这种恶的倾向或仅把恶归之于环境都是有害的。”
现代西方有两种比较大的哲学思潮:一为包括孔德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等的科学主义;另一就是人本主义或称作非理性主义,主要包括意志主义、生命主义、存在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等。
存在主义是一种被称为生存哲学的人生哲学。它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广泛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人学思想中一种最重要的主脉。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灵感的一个主要源泉,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的一种主流的哲学取向。罗洛·梅被看作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存在主义倾向的主要代言人。他在50年代末就把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引进到了美国,他与安格尔、艾伦贝尔格合编的《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一种新维度》一书被视为存在心理学在美国诞生的标志。克尔恺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萨特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但是产生更直接影响的是50年代后存在主义在美国的风行。其中,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更大的是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布伯和蒂利奇。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现代存在主义平行发展,它们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在研究对象和宗旨上是一致的。人的自由、选择与价值是存在主义的中心主题。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为独特的个人及其尊严与成长,并且对于个人的主体体验、自由选择、创造与责任等的强调,也与存在主义是完全相符的。
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存在主义者在研究方式及其相关问题上的观点也基本相同。比如他们都批评了僵死的方法论及对某些预定领域与模式的闭锁性研究,都把注意力人集中在了对人的存在的体验上。他们都用现象学方法来记录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进行内省报告。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人的理解有很多涉及心理学问题,已被人本心理学家所继承和发挥。例如,19世纪的克尔恺郭尔曾反对把人视为被动的参与者,对人内部经验的价值加以强调,用一系列必需的抉择来理解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提出了“自为存在”(dasein)的概念,强调人具有通过反思自身、他人和自然界而达到高水平意识和独特性的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于存在主义的反科学性和反生物性的问题也进行了批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中具有一种先于存在的本质或者生物学内核,认为人人都有生物学上的潜能与价值,萨特则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他对人的生物本性及全人种的价值存在都加以否认,把人视为是一种老断电、没有价值目标选择的产物;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类前途命运基本上报以乐观态度。德国与法国的存在主义则过分关注绝望、虚无、荒谬,用悲观主义态度看待人性和人类前景。
现象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采用的一种重要哲学方法论。“现象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现象学方法论原则以及建立在此原则之上的反科学主义的人道主义。因为现象学哲学是以人为目标的崇高事业,它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界的本质,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进到‘交互主观性’的世界。现象学的方法和人学的观点,不仅为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接受,而且成为现代西方许多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存在主义哲学和人学创始人海德格尔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弟子。存在主义直接来源于现象学,并成为现象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而现象学直接或间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其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们经常把现象学看作是一种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方法,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从‘回到事物本身去’为开端,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待,重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审视和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和实证说明。其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非常重视作为欧洲现象学的核心主题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问题。奥尔波特把意向界定为‘个体试图去做的 ’或‘个体努力的方向’,并以主观价值观的态度为其基础。和罗洛·梅一样,布根塔尔也认为意向性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成分,包含着我们的愿望、需要和意志的完全参与,要求行动,获得实现。它是一个人完全为自己的行动负责的过程。显然,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突显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和意识指向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
3.自然科学背景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后,生物学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类特性的形成过程从生物进化的视角准备了必要条件。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经把整体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实验室,并且对许多科学都影响广泛。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把有机体视为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统一整体的机体整体学,和以人类生活、家庭、社会、习俗、伦理、价值、宗教和艺术等为研究内容的文化人类学,都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自然界内部的有机联系、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完整性。
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通过科学调整和临床研究表明,一种自然主义的价值体系的构建,不必依赖于超人的力量,而是应该发掘人类自身本性中的潜能与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了西方哲学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新趋势,力图把人性与科学、价值与知识、“应该”与“存在”在较高层次上整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的、现实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以,生态学、机体整体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科学背景,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思辨性的人本主义哲学区别开来。
4.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批判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在德国整体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和美国人格心理学的影响下得以形成。
行为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从下述4个方面对行为主义展开了批评:①批评行为主义者对刺激——反应的机械观,坚持刺激——中介变量——反应的观点,特别重视诸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中介变量的功能;②批评行为主义者绝对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反对他们过分强调客观的、量化的、可验证的方法及动物模型,批判他们对非器质性的、非物理性的人类本性研究的否定;③批评行为主义者对于行为控制的环境决定论,反对他们对于人类本质过分消极的看法,批判他们对人内在潜能的忽视及对人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的否认;④批评行为主义者关于人类只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生物学化的思想,和对人的自我同一性、内在整体性的否认。
行为主义者由于在心理学中坚持机械论的、绝对客观性的原则,过分注重研究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过分讲求以自然科学的客观研究方法为中心,不仅导致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研究的抛弃,而且还导致了对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贬低和人的潜能与自主权的丧失,极大缩小了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在这种对于行为主义的批判中应运而生的。
对于心理学中第二势力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态度,是既有肯定与继承,又有否定和批评。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肯定了古典精神分析在发现潜意识、引入动机论和保护自我概念等三方面的贡献。但也批评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决定论、性恶论和悲观主义的宿命论。
其次,新精神分析者中有些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联盟的成员,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如下3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在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沿着其“功能自主性”的方向继续发展,形成了自我实现、自我选择等一系列新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二是受到动力心理学思想的影响,对于精神分析的动机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做了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对人类独有的高级动机的研究;三是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的影响,如在重视改进医患关系的兰克的关系治疗法(relationship therapy)的基础上,罗杰斯发展出以患者中心的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整体心理学(holistic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论与理论取向。“它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而非单纯决定于个别刺激物的总和;人的行为也不是决定于个别刺激物的性质,而是决定于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整体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和机体论心理学(organismic psychology)两个领域。在德国迪尔泰(Wilhelm Dilthey)的理解心理学、斯特恩(Wiuicm Stern)的人格心理学、斯普兰格(Edward Spranger)的结构心理学等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用整体分析与经验描述来取代元素分析与实验说明,并继承和发扬了其人格类型理论与价值等级结构学说。另外,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墨菲(Gardner Murphy)、默里(Henry Alexander Murray)、凯利(George A. Kelly)等人的思想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的自我理论、需要理论、动机学说和人格结构理论产生了更加显著的影响。
德国的机体论心理学(organismic psychology)思想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影响源。德裔美籍精神病学家戈尔德施坦(Kurt Goldstein)既是机体论心理学的创始者,同时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位先驱者。戈尔德施坦在其名著《机体论》(1934)中自创了“自我实现”一词,阐述了机体在力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生成与重新创造自己的思想。他主张人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启发了马斯洛的整体动力学取向,奠定了他自我实现概念的理论基础。罗杰斯也公开承认其“实现倾向”“成长假设”等概念,就非常类似于戈尔德施坦的机体论思想。
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论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很大并相当直接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奥尔波特在德国与完形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苛勒和勒温等有过直接交往,马斯洛也把韦特海默视为他最尊敬的两位导师之一,他对没有把完形心理学整合到主流心理学之中作了强烈批评。马斯洛明确地指出,他把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论思想具体运用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并进行了开拓性的发展,将其与精神分析的动力论和机能心理学一起整合进了他的健康与成长心理学。
(二)人本主义的研究对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虽然在细节上存有分歧,但大多数人都有比较一致的主张。
1.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健康的人
在20世纪中叶前,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主流学院心理学中占据支配地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主导着心理治疗领域。对于行为主义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并把其结果强行推广到人类的做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持强烈反对的态。他们认为这种研究方式抹杀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降低了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意识的人的地位。他们主张心理学应该以心理健康的人为研究对象,才能真正产生出关于有尊严的人的心理学。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精神分析,却大多数研究的是有心理障碍的病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深为不满于弗洛伊德从中得出的结论,即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潜意识的性本能冲动所驱使的。马斯洛指出:“我们关于人类动机的大部分知识并非来自心理学家,而是来自治疗病人的心理治疗师。这些病人既是有用资料的来源也是引起误解的来源,因为他们显然代表了人口中质量较低的部分。甚至在原则上也应该拒绝让神经症患者的动机生活成为健康动机的范例。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任何值得关注的动机理论,除讨论有缺陷者的防御手段外,还必须讨论健康、强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时,还必须解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人物全部最重要的考虑。”
为避开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研究的弊端,人本主义心理学明确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即使是对于心理不健康的病人,也要努力发现其健康的内在本性。马斯洛对新近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概念明确地做了说明:“第一,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念:人类有自己的基本天性,即某种心理结构的框架,可以像对待人体结构那样来研究和讨论,人类有由遗传决定的需要、能力和倾向性,其中一些跨越了文化的界线,体现了全人类的特性,另一些为具体的个人所独有。一般看来,这些需要是好的或者中性,它们不是罪恶的。第二,我们的新概念涉及这样一个概念:全面的健康状况以及正常和有益的发展在于实现人类的这种基本天性,在于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在于沿着由这个隐藏而模糊不清的基本天性所控制的轨道,逐渐发展成熟。这是内在的发展,而不是被外界所塑造的过程。第三,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般的心理病理学现象是人类的基本天性遭到否定、挫折或者扭曲的结果。根据这个观点,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有助于向着人的内在天性的实现方向发展,就是好的;只要阻挠、阻挡或者否定基本人类天性,就是坏的或变态的;只要干扰、阻挠或者改变自我实现进程,就是心理病态。”
关注心理健康的基本倾向在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也有不同方式的表达。奥尔波特强调对于健康人格与动机力量的研究;罗杰斯认为心理学应关注“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自我实现倾向;罗洛·梅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就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存在,他能够自我觉知并具有自我核心感,可以自由地做出符合其本性的自我选择。
2.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研究意识经验能够得到许多重要的信息,可以深入人的内心,对那些最有益于人类、关于人本性的信息加以了解,并感受其此时此刻的内在体验。“因此,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创立之初,学会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应当是经验着的个体。’这种经验不是用‘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模式所能了解的,也不是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推论所能说明的。它是人对自己当前存在状态的一种内在体验,用马斯洛的话说是一种高峰体验,用罗洛·梅的话说就是一种存在感的自我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重视意识经验的整体性,看重它与过去、将来,特别是与现在的关系,对它与社会生活的必然联系格外加以强调。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对外在行为的研究,转向对人类意识经验的研究,大大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心理学应研究人的潜能和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深信人类具有大量生而就有的、尚未加以开发利用的潜能。“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有的个体都持续不断地向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向成长。他们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为自我承担责任,接受他们的存在。为了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他们必须‘功能自主’(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或自我觉醒和自我中心(根据罗洛·梅的观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必须自发整合,然后通过推动其前进的‘似本能’(instinctoid)实现它的潜能。似本能是一种生物潜能,只有通过创造性的过程,才能发现它并将它变为现实(Maslow, 1968)。”马斯洛通过研究他认为是最优秀的人类代表,发现开发利用这些潜能体现了人类的最终价值观。马斯洛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self-octualization)的先天倾向。自我实现这种人类的最高需要涉及能力和品质的积极使用,以及潜能的发展和实现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潜能和价值,不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进行心理学研究,寻找现代人类价值观丧失所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人的尊严与价值予以强烈关注和重视,关心人们潜在天性的发展。其核心要点是,每个人都要发现自己的存在,及其与他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声疾呼要摆脱行为主义所倡导的外在价值论,主张通过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也是在帮助患者解除那些阻挡其潜能实现的心理障碍,从而对潜在于其自身中经验的可能性加以充分地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展了心理治疗、教育理论、人性观、伦理学说以及动机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类潜能开发与价值实现而进行的,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又被称为人类潜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