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输入”:各领域待解的原生态问题

正如通用计算机几乎能处理任何领域的任何问题,作为设计目标,“半面创新虚拟机”当然希望能解决人类创新的一切问题。“通用机”设计何以可能?关键在于“输入”的各领域原生态问题,必须在存储器中对问题域与环境约束进行结构抽象,形成标准化的数据结构接口。

人类活动主要在知、意、情三大领域,即求真、求美、求善。

关于企业创新实践中的原生态问题,除了来自给商学院EMBA/DBA的学位教学,还有源于非学位的培训课,后者主要面向500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央企业或被风投投资的创新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前些年课前我会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如“从您当前或历史经验看,您觉得企业创新最重要的三大挑战是什么?”“本课程中您最希望听到哪些内容?”我从上万份问卷中统计出企业关于创新的关键问题:

在约束条件下能否按图索骥地一步一步地做出创新?具体包括:如何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的限制下,按照一个可执行的创新方法论,一步一步地做出创新;如何选择创新的方向;需要在什么时候考虑哪些创新要素;具体从哪些维度着手做创新;如何系统化地找到创新切入点或突破点;如何在创新设计阶段就将运营与推广结合起来考虑;如何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或核心价值点并将其与产品创新相结合;产品规划、设计、定位如何创新;设计时通常考虑的关键细节是什么;是否有分析创新成功可能性的方法;创新是否有可复制的规律等。

如何将创新想法与产品设计和实施有效结合?具体包括:如何面对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问题;自己认为是创新的内容并非客户所需,或创新的产品没能取得预想的市场效果,或一个创新点等到真正做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创新了,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哪些东西会让你做错事,即为什么创新常常失败,主要失败在哪里;如何学习到先进的创新管理机制及构建团队创新氛围的方法;新产品试点后反应良好,但与公司人员配备、运作方式不匹配,如何解决;如何降低创新风险;如何构建与管理小型创新团队;成功创新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失败创新案例的教训分析等。

针对现有业务与创新业务,如何实现“双轮驱动”并平衡矛盾?企业在开拓创新业务时,由于创新投入较高、调动的资源支持较多,一旦没有达到预期,之前为调动资源所树立的愿景就会引爆创新团队与现有业务团队的矛盾,导致创新项目彻底“泡汤”,因为当前业务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为避免可能的矛盾冲突,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将创造全新产品与现有产品的日常运营有机结合并实现平衡;如何在早期就可以预判创新结果;如何彻底解决这两个团队的矛盾;如何管理创新才能有序地、持续地创新;在成熟的产品体系中,如何发掘与时代同步的创新要点;现有产品如何持续创新等。

如何对日常经验进行抽象,即如何洞察经验的内在结构与本质规律?不妨看《庄子·养生主》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释其成功之道:为什么有的厨工每年换刀,因其用刀割肉;有的每月换刀,因其用刀砍骨;而自己用刀19年,宰牛数千头,而刀刃若新。因其“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庖丁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而非仅仅追求屠宰技术。

那么,什么是事物的规律?庖丁解释道: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即刚屠宰时,因为对牛体的结构不了解,目之所视是整牛、整个系统的复杂问题。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即三年后看见了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即看出了问题的内在结构,将复杂巨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就不见整牛了。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即现在宰牛用意念而非眼睛去感知牛体,顺其自然之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用刀,刀从不碰经络相连或附在骨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

庖丁解牛形象地描述了对于复杂问题的自上向下进行层级抽象与模块化处理的分而治之的方法。抽象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导方式,因为人类自身对于复杂性的控制能力不足,无法把握太多的细节,于是通过对复杂问题分类和分层进行分解抽象。图3-1示范了IT行业中大型产品架构设计的“下刀切割”。

图3-1 复杂问题的分而治之

具体地,一般将复杂问题采用基于关注点分离的SoC(Separation of Concerns)原则进行分解,然后分别研究子问题或问题的不同侧面,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已解决问题或容易处理的问题,最后再综合各方面的结果合成为整体解决方案。

SoC原则的要旨为“高内聚、低耦合”,即将复杂系统拆分、约简为各不相同且重叠度较少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只表示一个特定目标或特定概念及其关联组成部分。“高内聚”意指子系统内各要素间的连接度尽可能地高,即逻辑缜密;而“低耦合”指子系统间的关联度、依赖度尽可能地低,即接口简洁。

下一章即将企业经营与创新的核心问题进行抽象,其实一切创新创造皆落地于产品,产品被定义为满足需求的一切人造物,这样一来学术“产品”和艺术“产品”与企业产品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