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早期的依教修心禅
思想滥觞 禅法起源
大约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佛教由古印度正式传入我国,自此佛教在我国传播开来。佛教中关于“禅”的思想也由此开始了发展衍变。
我国禅宗的出现,是我国古代佛教徒对古印度传来佛教思想的创新结果,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祖师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初祖,他开创了我国禅宗一脉,之后,他把禅宗衣钵传给弟子慧可,于是绵延不绝的禅宗历程由此开始。
我国东汉末年,西域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只身东来。当时正值中原动荡,安世高避祸江南,弘扬佛法并翻译佛经,成为将小乘佛教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其实,在安世高来中原之前,佛教就已经传入我国,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那时的佛教信徒对于佛教的了解还很肤浅,主要还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方术,以祈求福佑并希望借以满足一些现实需求。
随着来到汉地的僧人增多,信徒们已经知道,域外僧徒有一种被称为“禅”的修行方法,大家都觉得很神奇,也希望自己能如法修行,但就是不知道怎样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佛经,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禅行法想》、《阴持入经》、《修行道地经》等。其中的《阴持入经》,是提倡由禅定退治烦恼,由戒、定、慧三学控制贪、瞋、痴三毒之方法的小乘经典。
《阴持入经》东晋佛教学者道安翻译的佛经,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安世高系的禅经,重视概念的推演,透过对佛教基本概念的论述以表达禅法思想,主张通过止息杂念与斩除烦恼以得到智慧,使人从无明与爱欲中得到解脱。其禅定与禅观之论,为我国禅学思想之初传。
“禅”一词,本是梵文“禅那”的略称,其意译为静虑、思唯修等,即安静地坐在那儿,集中思虑,排除杂念,沉思默想。通过精神高度集中,使心的思虑集中到某一点,从而达到内心宁静,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作用,属于一种精神和意念的修炼方法。
佛陀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其中“定”,梵文音译为“三昧”或“三摩地”,意为“等持”,就是指集中全部精神,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佛教认为这是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智慧的先决条件。
禅的修行方法就属于定的内容。由于禅与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我国佛教中往往将两者合称为“禅定”。
佛陀的“慧”指智慧,这里所说的慧是一种宗教智慧,是通过宗教修炼、内心的体验和证悟,才能得到的佛教的最高智慧,即宇宙的终极真理。这种宗教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禅”是静虑之意。“静”即寂静,就是止、定的意思,也就是止息杂想,心注一境;“虑”即思虑、审虑,也就是观、慧的意思。这样,“禅”就包括了止和观,也即“定”和“慧”两个方面。
安世高翻译讲授的《安般守意经》,专门介绍安般禅,即数息修禅。数息修禅,也可称为数息观,为佛陀所教导的禅定修行法门之一。“安般”指呼吸,就是佛家所说的“守意”,即为守持自己的意念,专注于一心而不散乱的意思。它是用数息的方法,令烦躁不安的散乱之心慢慢平复下来。
由于这种要求调息止意的修行方法,与当时道家提倡的导气、守一吐纳呼吸功在形式上有些类似,所以成为当时流行的一种禅法,传习者也很普遍。
安世高禅学主旨在修炼精神,守意明心。他认为“心”本身是极其微妙的。但由于“五蕴”积聚而形成的形体,使“心”产生了意念,纷繁的意念又使人怀有各种欲望,从而遮蔽了“心”的本来面目。好像明镜被蒙上了污泥尘垢,失去了本来的明亮和清澈。只有擦去镜上的泥垢,才能恢复明镜本来的清亮。
道家 我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对我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样,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澄清一切意念欲望,如同擦去明镜上的污垢,才能使“心”复明,复归于本然。所以,这种禅法是以专注一心而求明心去垢的精神修炼。
禅法传入我国初期,一方面凭借佛法的理念解脱,吸引徒众,另一方面也借助其神秘的定力、奇异神通,增加其吸引力。
后汉末年,西域大月氏僧人支娄迦谶来汉译出《首楞严三昧经》,弘扬念佛三昧法门。由此,我国开始有了念佛禅的概念。念佛禅就是指为修习禅定而念佛的法门。
大乘佛教扩大了禅的范围,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静坐形式。大乘禅的种类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念佛禅和实相禅。
至两晋时期,佛教很盛,译经和传禅的人很多。当时,成就大而影响深的有竺法护、慧远禅师、鸠摩罗什法师和跋陀罗。
竺法护梵名昙摩罗刹,世居敦煌郡,8岁出家,礼印度高僧为师,随师姓“竺”,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读经能日诵万言。
竺法护博学强记,刻苦践行,深深感觉到当时佛教徒只重视寺庙图像,而忽略了西域大乘经典的传译,实是缺憾。因此发心弘法,随师西游。
竺法护通晓了西域各国不同的36种语言文字,搜集大量的经典原本,译出了150余部经论。184年,竺法护在敦煌译出《修行地道经》7卷、《阿唯越致遮经》3卷;186年,在长安译出《持心梵天经》4卷、《正法华经》10卷、《光赞般若经》10卷;189年,在洛阳译出《文殊师利净律经》1卷;294年,在甘肃酒泉译出《圣法印经》1卷;297年,在长安译出《一切渐备智德经》5卷等。
竺法护的译本,有般若经类、华严经类、宝积经类、大集经类、涅槃、法华经类、大乘经集类、大乘律类、本生经类、西方撰述类等,种类繁多,几乎包括了当时西域流行的重要的佛教典籍,这就为大乘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打开了广阔的局面。
道安(312年~385年),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重视般若学,一生研讲此系经典最力,同时重视戒律,搜求戒本至勤,又注意禅法。他使原本零散的佛学思想,得以较完整的面目呈现于世,因此被视为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
到了东晋时期,当时的道安法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在佛教领域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关于禅学,道安对安世高所传的小乘安般守意禅十分重视,曾经撰有《安般注序》、《十二门经序》等有关禅学经典的注序多篇,而这些禅学经典又多是由安世高翻译介绍过来的。
道安所著的这些经序,反映了他对于禅学和禅修的看法。道安认为安般守意是修行达道的必要途径。他认为安般守意的禅法修行过程中,有六阶四级之别,也就是说,要经过六个阶段、四个等级循序渐进修行,才能最终达到“无为”、“无欲”的境界。这是一种以般若思想和禅学修行相结合的禅观。
跟随道安法师修行的有一个弟子叫慧远。慧远精读佛学经典,并能够倾心领会其中的玄妙义理,很快对佛教禅理的领悟就非同一般了。他的师父道安大师常常赞叹说:“使佛道流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
北魏(386年~557年),是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拓跋魏、元魏。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550年,北齐建立。557年,北周建立,北魏历史结束。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慧远专心念佛禅。381年,慧远大师率弟子路过庐山,发现庐山是修行的好地方,遂决定在此弘法。
江州刺史桓伊于386年在庐山东建东林寺,慧远就以东林寺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
402年7月,慧远在东林寺创莲花社。莲花社共123人,他们在般若台精舍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
慧远大师所创莲社以修念佛三昧为主,其所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无量寿经》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是慧远及莲社众人共修的纲宗。
后秦(384年~417年),十六国之一,羌族政权,又称姚秦。前秦龙骧将军姚苌所建,建都常安,即陕西长安。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关中多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历3主,共34年。
慧远大师居庐山30年,未尝下山,送客亦足不过虎溪。其参禅念佛,不是口唱念佛,而是一心专念,他弘扬念佛禅而开禅净合一之端,遂成为了后世念佛禅之祖。
慧远大师之后,专心念佛禅者有昙鸾、善导等僧人。昙鸾法师本为北魏人,因求长寿之术,来到南朝梁地,在洛阳遇到菩提流支法师。菩提流支法师授予他《观无量寿经》,并告诉他依此修学必得长寿。昙鸾法师遂专修《无量寿佛》法,并广弘传扬。
隋代道绰法师原修习禅定,因读昙鸾法师遗著,遂决定专修净土,持久念佛。此念佛法门唐代善导法师弘扬最盛,后为日本净土宗所继承。
后秦时期,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应邀来到长安译经弘法。在长安,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佛经,其中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坐禅三昧经》等。
鸠摩罗什翻译的《禅法要略》开启了实相禅法。实相禅是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即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事物的作用。
将实相禅应用到实地修行的有北齐禅师慧文、慧思等。慧文禅师学徒数百,他依《中论》、《大智度论》而修禅。《中论》从空、假、中的理境上修止观;《大智度论》倡“三智一心”,即诸法实相,亦即实相禅。
慧思跟从慧文修学,得初禅,后忽然悟入法华三昧,深达实相,遂在南朝弘法实相禅。
与鸠摩罗什差不多同时在长安传授禅法的,还有佛陀跋陀罗,即觉贤。他所传的则是流行于厨宾地区的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禅法。
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的《萨婆多部记目录》记载,佛陀跋陀罗是有师承的著名禅师。他来长安时,正值鸠摩罗什在西明寺译经。
在当时,佛陀跋陀罗所传的禅法,已经在长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他所传的小乘有部禅法,与鸠摩罗什所传的大乘菩萨禅有很大区别。因此,佛陀跋陀罗与鸠摩罗什门下产生了矛盾,最后不得不于410年带领弟子慧观等人离开长安,来到江南。
佛陀跋陀罗翻译的禅经,主要有《修行方便禅经》,这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禅经。此经以数息观、不净观、界分别等“五停心观”对治贪、嗔、痴、慢等。其中特别强调数息观与不净观,将此二者称之为“二甘露门”,加以详细说明。
《修行方便禅经》中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渐渐开导迷蒙,最后达到“原妙反终,妙寻其极”的效果。它比以前所流行的安系禅经更加组织化、系统化。因此,此经一译出,就受到相当的重视。
这几种禅法大体上都是依佛教经典而修,故名“依教修心禅”,这些禅法都离不开如来佛典,可称为如来禅。它不同于师徒授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祖师禅”,与有一定宗旨、道场、道风、传承的禅宗,有很大的距离,但它又为汉地禅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汉地禅宗主定慧双修。定而无慧,易走火入魔,陷入邪定;慧而无定,则不能成就功德,无法真正得到解脱。依《中论》、《大智度论》、《法华经》、《维摩经》而修实相禅,为定慧结合提供了理论的可能。
上述早期依教修心禅在中原的传播,对后来达摩来汉地创立禅宗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汉传佛教的传扬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阅读链接
安世高是东汉末年西域安息国的太子,他年幼时以孝行闻名,聪敏好学,深知世间疾苦,并精通各国典籍。有一次,他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这件事使他名震西域。
安世高的青少年时代,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复杂。他对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和尔虞我诈深感厌倦,所以蔑弃荣华富贵,服膺佛教,虽然居于王宫,却自觉地严格尊奉佛教戒律,并时常举行法集宣讲佛理,同时尽力向佛寺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