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心里的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3 追逐生命的安全与舒适

借助清晰的身体感知与表达能力,X从出生开始就能有效地寻求外部支持,从而解决自己的现实痛苦,并获得平静与满足的体验。

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凭借本能开启了一场追逐安全感的生命旅程。维护安全,是生命的第一本能。这一本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初生的X来说,安全感很容易被满足。

但随着生命的发展,思维开始出现。安全感由此会从纯粹的生理体验逐渐过渡为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共存的状态,甚至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它仅仅意味着心理体验的安全。对于大多数已经拥有完整思维能力的人,从青春期的孩子,到成人,再到老人,如何让自己“安心”,变成了人生最大的考验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无法平静的“不安”,并非当代人独有。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经受这种苦难,也一直在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探寻过程中,各种宗教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在这些方案的影响下,几乎每个人都开始尝试控制自己:遵照某些文化、教导、规则、戒律或者仪式控制日常生活—甚至会努力控制自己不喜欢的情绪或不喜欢的念头。

这种强行控制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与几千年来大多数存在过的人一样,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冲突。无论是与自我,还是与他人、环境乃至世界,所有的关系中都充满了冲突!

如果此刻我们真的可以看到这一切,不是从语言层面,而是像体验到愤怒,或者像第一次触摸到爱人一样真实地体验到这一切,那么一个全新的事实将自动浮现出来:控制,无法带来我们希望拥有的安全感。当然,安全感也可以换个词—平静感。

那么,几千年来全世界的权威、学者们都没有解决不安的问题,此时此刻,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不安”这一生命的核心苦难呢?

要想找到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安”究竟是什么。

不安是身心一体的过程

在我看来,不安包含两大彼此关联却又截然不同的过程。

不安是一种鲜活的身体体验的过程

比如仍处在生命早期的X,缺乏有效的思维能力,只是生活于纯粹的现实世界。他一切行为的动力,如饥饿、疼痛、吞咽、厌恶、满足、舒服等,都源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等带来的持续变化的身体体验。此时,安全或不安,单纯依托于身体体验。因此,对于X来说,安全的核心,就是让自己保持愉悦,比如身体要温暖、干爽,要被温柔地触摸拥抱,环境要和善、熟悉,没有任何的威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X就可以一直安静地躺着、开心地玩着或者沉沉地睡着。

这种回归平静的身体体验,是每个人完成身心资源储备,以更好地应对未知挑战所必需的过程。因此,这一需要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观察生病时的自己或医院里的病人,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身体不适引发的不安。

在现实生活中,身体的不安会困扰每一个陷入心理困境的来访者:他们几乎无法容忍一丁点的身体不适—任何时候,只要他们开始感受到不快,通常就会迅速做出反应以求远离不安。当然,这种迅速且模式化的反应,往往与来访者真正的期待南辕北辙。因此,来访者仍然会持续生活于苦难之中。

关于身体体验的有效处理,在后面的行动部分我会继续分享。现在,我们继续关注不安本身。

在鲜活的身体体验过程之外,不安的第二面,也是其最核心的一面,是个人自动化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困境中,没人愿意承担责任。因此,这一观点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为什么不安是我个人的责任?我之所以持续感到不安,难道不是因为环境不友好吗?难道不是因为他人可能有意无意地带来的伤害吗?难道不是因为挑战以及未来充满的不确定性吗?

这种困惑或者愤怒的质疑,在训练中常会出现。

此刻,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你也感觉内心无法平静,以至于愤怒到想扔掉手中的书,还记得前面我们曾经做过的练习吗—觉察自己的脉搏。试试放下书,将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闭上眼睛,慢慢地觉察自己的脉搏,觉察呼吸变化之间脉搏跳动力度、频率的细微变化。(我要声明的是:当你完整地读完本书,并从自己的生活中彻底领悟了本书传递的信息后,你会自己找到行动方案,而无须继续使用这样的解决方案。但此刻,虽然它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却是可用的方案。)

不安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

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婴儿很快开始学习并掌握一种人类独有的认识世界的工具:概念与思维。这是人类身体感知之外的第六种感知手段。掌握并运用这种工具,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它将婴儿大脑从被动反应、被动学习的低效状态,迅速提升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相结合的高效状态。

新的情绪建构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工作机制,不是传统理解上的被动反应模式,而是依托于思维的主动预测模式。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实际上,婴儿成长的过程之一,就是大脑反复练习并掌握有效的思维预测能力。

比如X,通过与父母或主要照料人的互动,他很快形成了一种关于事件的因果预测能力:我一哭,就会有喜欢的人出现;我一笑,对面的人也会跟着笑。

关于亲子互动的研究也表明,2-3个月大的婴儿好像已经形成一种期待:人们将对他们做出反应,并且相互作用。从此时起,婴儿开始具有思维预测能力,这是婴儿大脑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适应世界以及改造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但同时,在心理层面,它也是几个月大的X,以及全世界每一个心智健全的儿童、青少年、成人以及老人感到内在“不安”的真正根源。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2-12个月大的婴儿被这种思维预测能力伤害的过程。

静止脸实验

实验一开始,妈妈和自己的宝宝在亲密沟通,妈妈对宝宝的每一个需求都迅速回应,回应宝宝的声音,回应宝宝的手势,宝宝的状态是轻松而愉悦的。这种互动持续了几十秒后,研究人员让妈妈将脸转到后面,在宝宝的期待中,几秒钟后再慢慢转回来。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妈妈的脸和身体被要求不能有任何动作变化,不能对宝宝的沟通需求进行一点有效回应。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重新看到妈妈静止面孔的瞬间,宝宝愣了一下,他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妈妈开始变得与自己的预期不同。虽然不知道妈妈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想继续与妈妈亲密地沟通,所以,他继续之前的表达,可妈妈没有出现声音、表情等预期回应;他再次抬手指向目标,但这次妈妈没有像预期一样看向自己手指的方向。这种现实与预期间巨大的落差,让宝宝感到不安。他尝试自己解决不安:提高声音,尖叫,扭头不再看向妈妈,将手放到嘴上安慰自己。但是,宝宝的不安无法消除,因为妈妈还没有出现自己期待的变化。结果,仅仅一分多钟,宝宝就从开心互动模式变成崩溃大哭模式。此时,实验中止,妈妈迅速靠近并回应宝宝,几秒钟后,宝宝看到了预期中妈妈行为的“回归”,迅速走出了崩溃状态。

几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发现,婴儿6个月大时,成人逐渐靠近的脚步声会让不安的婴儿变得安静,似乎在期待着母亲的到来;但如果成人走过来却没有抱起他们,那么他们会开始大声哭泣以表示抗议。

所以,除了思维尚未发育健全的初生婴儿及特殊人群,所有人感受到的身体不安(比如烦躁、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等诸多表现),都与这种思维预测能力有关。

在心理灵活性训练中,这种预期引发的不安,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一个正在读高中的来访者,在听到他人分享的母女和解、孩子抱着妈妈安心入睡的故事后,竟然脱口说出这样一段话:“天哪,这真是越想越让人恐怖。万一我同妈妈改善了关系,她也会想要抱我;然后当她抱我后,她可能也想像这对母女那样跟我睡在一个床上……啊……不敢想,真的是超级恐怖。”

一个常年不安的孩子,与妈妈一起到酒店吃饭,看到酒店摆放的贵重物品,她感到有些恐慌:“妈,这些东西会不会很贵?”妈妈答道:“应该是吧。”“那我万一把它们碰坏了,咱们是不是要赔很多钱?”“不会的。小心点儿,不要碰到它们不就好了?”“那万一我要是碰掉了该怎么办?我们家会不会就没钱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个身体素质偏差,妈妈又被确诊已患癌症的孩子,经常担心地问妈妈:“妈妈,你身体感觉好些了吗?万一有一天你不在了,我该怎么办?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一定会跟你一起走……”

一个焦虑的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如果他始终这样,即使考上了大学,不也无法去念吗?没有同伴互动能力,始终这么恐惧,未来他不就真的成废人了吗?我到底该怎么帮他?”

……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生活始终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所以思维预测引发的不安将时时处处伴随着每个人。

远离不安,重获平静,这是生命的核心需要

在心理学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不安对行为表现影响的研究。

关于焦虑的研究发现,感到不安时,我们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不断扫描环境中的各种威胁信息,同时自动屏蔽其他与威胁无关,甚至相反的信息。这种注意绑定效果,会让我们无法真正驻留于此时此刻,因此很难从事任何有意义的行动。为什么焦虑、恐惧、强迫等心理问题在实践中很难被有效处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注意力的自动定向。

还有一项创造力评估研究发现,安排被试在图上完成一个小老鼠走迷宫任务,只需要在路上画只老鹰,让被试感受到老鹰对小老鼠的潜在威胁,就可以迅速激活他们的恐惧反应,因此会直接降低其随后在创造力测验中的表现。

为什么生命会本能地远离不安,追寻平静?

泽丹博士负责的一项研究,考察了疼痛刺激和大脑反应以及疼痛感受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他首先评估了76位从未参与过正念、冥想练习的志愿者的正念水平,然后对他们施予50℃的热刺激。大脑分析显示,正念水平较高的被试,在接受疼痛热刺激期间大脑中、后扣带皮层失活,而那些报告更高疼痛感的人该大脑区域的活性更强。现在,我们知道后扣带皮层是默认模式神经网络(从后扣带皮层延伸至内侧前额叶皮质)的一个中枢神经节点,而默认模式神经网络的核心工作特点是:它只在人脑不关注任何外界信息或者在处于休息状态即平静时才被激活。泽丹博士说:“一旦你开始执行任务,默认模式神经网络中的这两个大脑区域就会分离,大脑会将信息分配给其他的神经区域进行处理。无论你什么时候执行什么类型的任务,比如读书或写字,默认模式神经网络都会被关闭。”

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平静?上述研究呈现了它对降低身体疼痛感的积极意义。

2019年10月16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关于脑神经活动与人类寿命关系的研究。他们分析了数百名60岁至100岁、生前认知功能良好的死者的脑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发现,那些长寿者(85岁以上)脑内与神经兴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寿命相对短的人(60岁至80岁)要低。神经兴奋是指神经系统处于一种过度活动的亢奋状态,可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如肌肉抽搐、情绪转换等。研究表明,改变神经兴奋状态确实会影响寿命。

该发现提供了神经系统活动会影响人类寿命的第一个证据:平静,而非不安或快乐,会带来更长的寿命。

此外,还有其他研究表明,平静状态下人体会对损耗的能量进行补充,会做出更有利的决策,工作效率更高。

所以,有效处理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的不安状态,回归身心共同的平静状态,是终结一切心理痛苦,重燃生命热情,提升生命质量所必需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不安对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外在表现,以及寿命长短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但没人喜欢不安的感觉。远离不安,一直是生命的核心主题。为此,我们从小就反复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拒绝新的挑战,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或者用语言安慰,摆事实讲道理,与引发不安的荒谬理由进行战斗……

通过这些行动,我们希望可以解决不安的困扰,但从我们自己或身边人的生活中,它们现实的价值很容易被观察到:多数时候是隔靴搔痒,更多时候是毫无用处,甚至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真正改变这些习惯却无效的模式很难。就像我,虽然我实践并指导他人练习生活的冥想技术已有多年,但依然会陷入这种无效的解决问题模式中。

在一次练习中,一个孩子在听到我说“下次我们的练习场地换到楼下的公园好不好”时,脱口拒绝:“不行,外面太晒了。”我一愣,回应道:“没事儿,我们找个阴凉的地方。”她又脱口而出:“不行,我怕虫子。”她的两次拒绝,依然没有唤醒我,我本能地给她提供了第二次安慰:“没事儿,我们找个没虫子的地方。”她第三次拒绝道:“不行,那样就太阴森了。”她的第三次拒绝,终于让我明白—天哪,原来她被挑战引发的不安控制住了,而我却还在尝试用无效的“理智层面的努力”帮她处理不安。

当我觉察到这一事实时,迅速转换了行动模式:停止了解决问题式的安慰和承诺,转而向他们展示刚才我们彼此的互动过程,展示这个孩子内心的不安,展示我习惯化却无效的处理方案……几十秒全新的互动后,她顺利走出了对“到户外练习”的恐惧,“好的,我们下次可以去试试”。

关于不安的处理,后面我会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是人类最核心的痛苦,也是本书真正想要探讨、处理的核心问题。但现在,我将带大家继续聚焦X成长中出现的第一种冲突:感知自由(体验自由)与追逐安全间的冲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生命中最核心的冲突。

生命的第一种冲突:感知自由与追逐安全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事实:感知是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活动,无论感知带来的是愉悦、平静还是痛苦,都是生命自然运作的保护机制。一旦这种活动被阻滞,我们的认知能力、注意能力、分析思考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就会遭遇严重伤害。现在,我们又了解了另一个事实:远离不安,回归平静,是生命的另一种基本需要。

当X处于幼小的婴儿状态,尚不具备思维能力时,安全只意味着身体层面的需要。因此,感知和安全两者可以和谐共存:感知能力负责扫描身体内外信息,一旦感受到任何不适,就可以迅速呼唤支持以解决问题。此时,两者是共生、协作且毫无矛盾的。

但伴随时光流逝,X开始接触并掌握各种概念及其相关关系,思维能力和预测机制逐渐成形,意志在生命中的价值也逐渐变得重要。此时,身体层面的安全需要,逐渐让位于心理层面的安全需要。于是,X开始用意志控制自己,想要主动远离各种不快情境或者不快体验,比如让自己远离可能的威胁,让自己不要紧张、不要悲伤、不要愤怒、不要孤独、不要空虚无聊(生活中,这种控制的行动很多,忘我工作,努力学习,求助游戏或娱乐等)……这个控制自己“不想要……感受”的过程,就是安全需要对自由感知需要的压迫过程。凡事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于是,X生命中第一种持续的冲突开始了。

如果你正被心理问题所困扰,就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是否正在用熟悉的一切来填满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远离风险?你是否正在与自己的感受较量?你是否想要更多“好”的感受,想远离那些“坏”的感受?如果你看到了这种较量,就注意观察填充、远离以及较量的结果是什么,比如问问自己:我想要控制感受的欲望,给我带来的是期望中的更好感受,还是更持久的痛苦?

这种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就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路径。走出心理痛苦的有效方案,一直蕴含在这种如实的观察与行动中。

接下来,我会呈现一个事实:感受层面的问题(不安或其他的沮丧、愤怒、悲伤等),无法用思维方案有效解决—虽然有时确实可以使问题暂时得到解决。现在,这需要你自己预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