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七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馀论:裳际之“衽”或源出“纴”

经前文考辨,可知礼书中所提及之属于衣、所以掩裳际之衽与衣前襟关系并不大,段玉裁等以“衽/”为旁幅、因其连于正幅遂使“衽”有“衣前襟”义之推演非是,“衽”之本义当为胸前衣襟,而“裳际之衽”又不似“衣襟之衽”之引申义。然则掩裳际者何以称“衽”?

《方言》曰:“褛谓之致。”郭注云:“褴褛缀结也。”又曰:“褛裂、须捷、挟斯,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或谓之‘褛裂’。或谓之‘褴褛’,故《左传》曰‘荜路褴褛,以启山林’,殆谓此也。”[155]戴震《方言疏证》云:“案褛、缕古通用。《玉篇》云:‘缕,贫无衣丑敝也。'‘致,缝补敝衣也。'”[156]是“褛”为衣着破败之义,而“褛”“缕”通用,《方言》所引《左传》之文,《左传》原作“蓝缕”是也。[157]按《说文·一三上·系部》曰:“缕,线也。”[158]或引申指裂幅线缕之貌,进而引申有“衣被丑弊”义,字或作“褛”。

《说文》又曰:“纴,机缕也。”段《注》云:

蚕曰丝,麻曰缕。缕者,线也;线者,缕也。《丧服》言缕若干升,《孟子》以麻缕丝絮并言,皆谓麻也。然亦有麻、丝并言“缕”者,“机缕”是也。“机缕”,今之机头。《内则》曰:“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纴”合麻枲丝茧言之。《左传》“鲁赂楚以执斲、执针、织纴皆百人”,杜曰:“织纴,织缯布者。”[159]

以此知缕、纴同义,并为线缕之称;而线缕者,皆长条之形也。

《尔雅·释器》曰:“衣裗谓之。”郭注云:“衣缕也。齐人谓之挛。或曰袿衣之饰。”[160]《释文》曰:“裗,本又作流。”“缕,又作褛。”[161]是裗、、缕/褛三者,并为长条下垂之形;又“袿衣之饰”者,或即前文引如淳、苏林、颜师古所云衺杀下垂、作燕尾形者,是则如淳、沈钦韩等所说之“衽”也。按邵晋涵《尔雅正义》云:

“裗”一名“”,即衣之衽也。《释名》云:“衽,襜也,在旁襜襜然也。”案旒为下垂之象,衽之属于衣者,则垂而放之,故谓之“裗”,亦谓之“衣褛”,皆因其下垂之象以为名也。[162]

郝懿行《尔雅义疏》亦云:

“裗”者,“流”之或体也。《释文》“裗,本又作流”, 《玉藻》云“齐如流”,郑注“衣之齐如水之流”是也。“”者,郭云“衣缕”, 《释文》“缕,又作褛”,《方言》云“褛谓之衽”, “衽”即衣襟,《释名》云“衽,襜也,在旁襜襜然也”。

然则“裗”“”犹言“流”“曳”,皆谓衣衽下垂流移摇曳之貌,故云“在旁襜襜然也”。[163]

邵氏、郝氏并以“裗”“”“缕/褛”“衽”四者同义,以四者皆长条下垂之形也。然“衽”之本义为“衣襟”,指长条下垂形之织品者当为“纴”也。《广雅》曰:“衽谓之褛。”王念孙《疏证》云:

《尔雅》“衣裗谓之”,郭注云:“衣缕也。齐人谓之挛。”《释文》:“缕,又作褛。”衣褛谓之衽,犹机缕谓之纴。《说文》:“纴,机缕也。”[164]

可见“纴”与“衽”(裳际之衽)之关系近似“缕”与“褛”之关系。“纴”为“机缕”,类“裗”、类“”,为下垂狭长之形,与礼书所言掩裳际之“衽”形制相似,而与衣襟之“衽”不同,故愚以掩裳际者称“衽”或源出“纴”,而与“衽”本义“衣前襟”无涉。

[1]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

[2] “眥”,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注疏》原作“皆”。按李巡此说本《尔雅·释器》“衣眥谓之襟”一语,则此处当作“衣眥”而非“衣皆”,盖形近之讹。考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作“眥”不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影印本),故据改。

[3] 〔清〕阮元校刻:《毛诗注疏》,卷四之四,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179页。

[4]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八,清道光十五年(1835)学古堂刻本。

[5] 〔清〕胡承珙:《毛诗后笺》,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丁酉(1837)求是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第67册,第208页。

[6]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吴门南园扫叶山庄陈氏刻本。

[7] 〔清〕阮元校刻:《仪礼注疏》,卷三四,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401-402页。

[8] 〔清〕阮元校刻:《礼记注疏》,卷五八,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964页。

[9] 《礼记注疏》,卷四五,第779页。

[10] 〔清〕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十四,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127页。

[11] 〔梁〕皇侃:《论语义疏》,卷十四,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怀德堂刊本。

[12] 以上三条引文分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衽”“褛”“”三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90页)。

[13] 《礼记·玉藻》孔疏以朝、祭服之衽与丧服之衽并同,后世学者亦多以此说为是。然于经有明文可征者实唯丧服之衽,故此仅言“丧服之衽”,以示审慎。

[14] 〔清〕江永:《深衣考误》, 《丛书集成新编》影印《艺海珠尘》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第48册,第9页。

[15] 《仪礼注疏》,卷二九,第348页。

[16] 按《丧服记》曰:“衰,长六寸、博四寸。”贾疏云:“缀于外衿之上。”(《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1页。)

[17] 《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1页。

[18] 《礼记注疏》,卷五八,第964页。

[19] 《仪礼注疏》,卷二九,第348页。

[20] “一”,阮本原作“二”,明嘉靖中徐氏刊单注本《仪礼》及清黄丕烈覆宋严州刊单注本《仪礼》并同。然清代学者多以“二”当“一”之误。胡培翚《仪礼正义》引戴震校《集释》云:“燕尾一尺五寸,各本讹作‘二尺五寸’。据三尺五寸之布,裁成两衽,上下各留正一尺,中一尺五寸,交裁之,得正一尺,燕尾一尺五寸,通正与燕尾共二尺五寸为衽。今改正。”(〔清〕胡培翚:《仪礼正义》,卷二五,《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苏州汤晋苑局据木犀香馆藏板刊印本,第92册,第453页。)胡培翚亦然此说。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从戴改字。(〔清〕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卷十一,《丛书集成初编》据《抱经堂丛书》本排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第268页。)又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仪礼注疏校勘记》云:“‘二’,敖氏(引者按:指敖继公。)作‘一’,按敖氏是也。‘用布三尺五寸’,两端各留正一尺,中间一尺五寸,邪裁之为燕尾也。但诸本皆误,惟敖氏不误,岂以意改之与?抑别有所据与?”(〔清〕阮元:《宋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卷十一,《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嘉庆十一年〔1806〕文选楼刊本,第181册,第460页。)按丧服之衽总长二尺五寸,正幅既为一尺,燕尾则当一尺五寸;又,细绎贾疏所述裁衽之制,先言“留上一尺为正”,次言“邪向下一畔一尺五寸”,后复言“留下一尺为正”,是所用之布幅上、下各留正裁一尺,中段衺裁一尺五寸,合之“凡用布三尺五寸”,与郑意合;戴、阮之说是,今从其改字。

[21] 贾疏所云“腰”,是用以遮掩下裳上端与上衣不相连属之际的服饰部分。按《丧服记》上文曰:“衣带下,尺。”郑注云:“要也。广尺,足以掩裳上际也。”贾疏云:“谓衣腰也。……云‘带’者,此谓‘带衣’之‘带’,非大带、革带者也。云‘衣带下,尺’者,据上、下阔一尺。若横而言之,不著尺寸者,人有粗细,取足为限也。云‘足以掩裳上际也’者,若无腰,则衣与裳之交际之间露见表(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云:‘表,陈、闽俱误作丧。《通解》作里。’按上文引贾公彦疏有‘开两边、露里衣’之语,此似亦当言‘露见里衣’, 《仪礼经传通解》或是。)衣,有腰则不露见,故云‘掩裳上际’也。言‘上际’者,对两旁有衽掩旁两厢下际也。”(《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1页。)

[22] 以上经、注、疏文见《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1-402页。

[23] 《仪礼正义》,卷二五,第453页。

[24] 上引贾疏云“广一幅”, 《说文·七下·巾部》曰:“幅,布帛广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58页)《汉书·食货志下》云:“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4册,第1149页)则“广一幅”即“广二尺二寸”之谓也。

[25] 《礼记注疏》,卷二九,第552页。

[26] 《礼记注疏》,卷三十,第562页。

[27] 同上。

[28] 同上。

[29] 同上书,卷三十,第560页。

[30] 〔清〕江永:《乡党图考》,卷一,清咸丰十年(1860)学海堂补刊《皇清经解》本。

[31] 《礼记注疏》,卷二九,第552页。

[32]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三礼目录》语。(〔唐〕陆德明撰,〔清〕卢文弨校:《经典释文》,卷一四,《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抱经堂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第850页。)

[33] 《礼记·深衣》篇题下《正义》文。《礼记注疏》,卷五八,第963页。

[34] 《丧服经》郑注。《仪礼注疏》,卷二九,第347~348页。

[35] 《丧服经》贾疏。同上書、卷次,第348页。

[36] 《礼记注疏》,卷五八,第963页。

[37] 同上书,卷二九,第552页。

[38] 《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1页。

[39] 《仪礼正义》,卷二五,第451页。

[40] 《乡党图考》,卷五。

[41] 《仪礼·士冠礼》郑注。《仪礼注疏》,卷二,第16页。

[42] 《仪礼·丧服记》贾疏。同上书,卷三四,第401页。

[43] 《礼记·玉藻》孔疏。《礼记注疏》,卷二九,第552页。

[44] 同上。

[45] 同上。

[46] “十”,阮本原误“上”,宋绍熙三年(1192)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八行本作“十”不误,据改。

[47] 《礼记注疏》,卷五八,第964页。

[48] 《深衣考误》,第9页。

[49] 〔清〕戴震:《深衣解》,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戴震手稿本,第107册,第178页。

[50] 《深衣考误》,第9页。

[51] 《礼记注疏》,卷二九,第552页。

[52] 同上书,卷五八,第964页。

[53] 《深衣考误》,第10页。

[54] 《深衣考误》,第11页。

[55] 《深衣解》,第184页。

[56]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第139页。

[57] 〔清〕任大椿:《深衣释例》,卷二,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

[58] 《说文解字》,第171页。

[59] 〔南朝梁〕顾野王撰,〔唐〕孙强增字,〔宋〕陈彭年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卷二八,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宋刊本。

[60] 《说文解字注》,第392-393页。

[61] 《说文解字》,第170页。

[62] 《礼记注疏》,卷二九,第553页。

[63] 《说文解字注》“袍”字注,第391页。

[64] 周祖谟校:《广韵校本》,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11,上册,第259页。

[65] 《说文解字》,第171页。

[66] 《说文解字注》,第392页。

[67] 〔清〕阮元校刻:《春秋公羊注疏》,卷二八,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356页。

[68] 同上。

[69] 〔晋〕郭璞注:《尔雅》,卷中,《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70] 〔汉〕扬雄撰,〔晋〕郭璞注:《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四,《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庆元六年(1200)浔阳郡斋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71] 《说文解字》,第173页。

[72] 《说文解字注》,第390页。

[73]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中之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同治四年(1865)重刊本,第187册,第526页。

[74] 《尔雅》,卷中。

[75] 《说文解字》,第71页。

[76] 《说文解字注》,第130页。

[77] 《尔雅义疏》,中之二,第526页。

[78] 同上。

[79] 〔清〕戴震:《方言疏证》,卷四,《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乾隆孔继涵刻《微波榭丛书》本,第193册,第439页。

[80] 《深衣释例》,卷二。

[81] 《说文》:“袷,衣无絮。”(第172页)段《注》云:“《小戴记》以为‘交领’之字。”(第394页)

[82] 《深衣》言“续衽钩边”,而此颜注引如淳说则作“绩衽钩边”,考北宋刻递修本《汉书》亦作“绩”,未知何故。或《深衣》有别本之文?或传写之讹?存疑待考。

[83] 《汉书》,卷四五,第7册,第2176页。

[84] 〔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卷二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光绪二十六年(1900)孟冬浙江官书局刊本,第266册,第782页。

[85] 《说文解字》,第50页。

[86] 《深衣释例》,卷二。

[87]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四。

[88] 〔汉〕刘熙:《释名》,卷五,《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翻宋本。

[89] 《尔雅》,卷中。

[90] 孙机先生未明言,由其《深衣与楚服》一文或可见其意。

[91] 孙机先生《深衣与楚服》一文观点,见《中国古舆服论丛》第139页。

[92] 〔清〕毛奇龄:《四书改错》,卷六,《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嘉庆辛未(1811)学圃重刊本,第165册,第55页。

[93] 《深衣考误》,第9页。

[94]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同治刻本,第156册,第208、209页。

[95] 《仪礼注疏》,卷三六,第423页。

[96] 《仪礼正义》,卷二六,第92册,第487页。

[97] “束”,阮本原误“末”,据八行本正。

[98] 《礼记注疏》,卷四五,第779页。

[99] 《毛诗注疏》,卷十七之一,第594页。

[100] 〔三国吴〕韦昭注:《国语》,卷六,《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01] 《说文解字》,第165页。

[102] 《说文解字注》,第375页。

[103] 《说文解字》,第161页。

[104] 唐兰:《殷虚文字记·释保》,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58、59页。

[105] 《毛诗注疏》,卷十九之三,第740页。

[106] 《殷虚文字记·释保》,第59页。

[107] 按“保”古音属幽部、帮母,“负”古音属之部、并母,二者盖一声之转。

[108]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下,《丛书集成初编》影印《畿辅丛书》本,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9,第880页。

[109]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四下,第471、472页。

[110] 《说文解字》,第170页。

[111] 段说详前文所引。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曰:“《丧服记》:‘衽二尺有五寸。’注:‘衽,所以掩裳际也。上正一尺,燕尾二尺五寸,凡用布三尺五寸。’案此乃许说之所主也。”(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同治间安丘王氏刻《王氏〈说文〉四种》本,第218册,第68页。)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衽,)谓衣之两傍掩裳际处。”(卷三,《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同治九年(1870)补刊本,第220册,第175页。)

[112] 《说文解字》,第170页。

[113] 《释名》,卷五。

[114] 〔宋〕鲍彪校注:《战国策》,卷四,《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绍熙二年(1191)会稽郡斋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15] 〔汉〕刘向撰,〔宋〕曾巩校订:《新序》,卷七,《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16] 《深衣释例》,卷二。

[117] 清人洪颐煊以此“襟”非“交领”义,其说云:“‘眥’当是‘前’字之讹。‘前’, 《说文》作‘歬’,与‘眥’字形相近。《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公羊》哀十四年《传》‘反袂拭面,涕沾袍’,何注‘袍,衣前襟也’,疏‘“袍”亦有作“衿”字者’, ‘衿’与‘襟’同,皆是衣前之证。”(〔清〕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八,《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道光二年正月初吉广东省城西湖街富文斋刊行本,第1157册,第626页。)以《尔雅》“衣眥”为“衣前”之误,“襟”乃指胸前衣襟,虽异旧说,实则仅为本义与引申义之微别。

[118]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四。

[119]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六,中华书局影印南宋建刻本,1987,第119页。

[120] 《大广益会玉篇》,卷二八。

[121]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六,《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上海图书馆藏元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22] 《毛诗注疏》,卷一之三,第41页。

[123] 《礼记注疏》,卷四,第74页。

[124] 同上书,卷四四,第764页。

[125] 同上书,卷五六,第946、948页。

[126] 〔清〕阮元校刻:《周礼注疏》,卷四十,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613页。

[127] 《春秋公羊注疏》,卷二四,第302、303页。

[128] 〔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卷一,《四部丛刊》景印明翻宋本。

[129] 孙机先生《深衣与楚服》一文曰:“到了战国时,从各地楚墓出土木俑的服饰来看,楚人已普遍着深衣。”(《中国古舆服论丛》,第142页。)

[130]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一,民国四年(1915)虚受堂刻后印本。

[131] 《广雅疏证》,卷七下,第884-885页。

[132] 《说文解字》,第172、256页。

[133] 《尔雅义疏》,中之二,第187册,第526页。

[134] 《大广益会玉篇》,卷二八。

[135] 《楚辞》,卷九。

[136]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景印宋端平刻本,1953,第131页。

[137]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九,《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同治四年(1865)湘乡曾氏金陵节署刊本,第1302册,第266页。

[138] 〔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卷十九,中华书局重印原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第315、316页。

[139] 《说文解字》,第251、104页。

[140] 《史记》,卷五五,《四部丛刊》影印南宋黄善夫刻本。

[141] 《汉书》,卷四十,第7册,第2029页。

[142]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 《读书札记丛刊》第二集影印同治庚午(1870)十一月金陵书局重刊本,台北:世界书局,1988,第291页。

[143] 《广雅疏证》,卷七下,第879页。

[144] 《仪礼注疏》,卷三四,第402页。

[145] 由上引清人所作“衣裳图”“深衣图”及出土实物亦可证。

[146] 以上三处引文分见《仪礼注疏》卷五、三六、四十,第52、426、474页。

[147] 《礼记注疏》,卷五二,第881页。

[148] 《说文解字注》,第390页。

[149] 《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卷三,第220册,第175页。

[150] 《说文解字》,第27、25页。

[151] 《说文解字注》,第47页。

[152] 《说文解字句读》,卷二,第216册,第499、500页。

[153] 〔清〕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注疏》,卷二三,影印嘉庆二十年(1815)南昌府学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第390页。

[154] 《尔雅》,卷中。

[155]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四、三。

[156] 《方言疏证》,卷四,第193册,第440页。

[157] 见《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音释:《春秋经传集解》,卷十一,《中华再造善本》据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58] 《说文解字》,第275页。

[159] 《说文解字注》,第644页。

[160] 《尔雅》,卷中。

[161] 《经典释文》,卷二九,第1642页。

[162]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乾隆五十二年(1787)面水层轩刻本,第187册,第142页。

[163] 《尔雅义疏》,中之二,第187册,第525页。

[164] 《广雅疏证》,卷七下,第8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