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中继电路
中继电路是数字交换网络与PCM数字中继线之间的接口设备。目前大多数数字中继电路所连接的是传码率为2.048Mbit/s的32路PCM基群线路,即一个数字中继电路可提供30条话路、1条同步通路和1条标志信号通路。PCM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信号是数字信号,但是它和数字交换网络上的数字信号具有不同的码型,而且时钟频率和相位也有差异,另外控制信号的格式也不一样,为此就需要一个接口设备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工作,这个设备就是数字中继电路。其主要功能有:时钟提取、码型变换、帧同步和复帧同步等。
中继电路传输模块实物图
时钟提取电路的任务是从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数字信号(也叫数据流)中提取时钟信号,以便与远端交换机实现位同步。被提取的时钟信号将作为输入数据流的基准时钟,用来读取输入数据,并供帧同步检测、帧同步监视和弹性存储器使用,以便在正确的时刻对数据流进行识别,检出同步信号。同时,该时钟信号还用来作为本端系统时钟的外部参考时钟源。时钟提取的方法很多,如波形变换法、延迟相乘法、微分整流法等。
一般来说,在数字交换机内部,都是使用单极性不归零码(NRZ)来表示数据;而在数字中继线上,普遍采用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的HDB3码来表示数据。这就需要在数字中继电路内完成码型变换的任务。码型变换就是将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HDB3码转换成程控交换机内使用的NRZ码,或作相反的转换。
常用码型有以下几种,如图1-14所示。
图1-14 数字信号的常用码型
a)单极性不归零码 b)双极性不归零码 c)单极性归零码 d)双极性归零码 e)交替极性码 f)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抽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单极性归零码(RZ):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发“0”码时,不发送电流。
双极性归零码:“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抽样时间对准脉冲中心。
交替极性码(AMI):将单极性方式的“0”信息码与零电平对应,而“1”信息码交替地变换为正电平(用+1符号表示)或负电平(用-1符号表示),AMI码实际上是用3种电平来表示二进制信号的,故又称为伪三元码。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把信息代码变换成AMI码,然后去检查AMI码的连“0”串情况,当没有4个以上连“0”串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当出现4个以上连“0”串时,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换成与其前一非“0”符号(+1或-1)同极性的符号。因为这样做有可能破坏“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故将该符号称为破坏符号,用V符号表示(即+1记为+V,-1记为-V)。为使附加V符号后的序列不破坏“极性交替反转”造成的无直流特性,必须保证相邻V符号也为极性交替。显然,当相邻V符号之间有奇数个非“0”符号时,是能够保证无直流特性的;而当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则得不到保证,这时,再将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而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的相反,并让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换。HDB3码除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外,还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至多3个的优点,而不管信息源的统计特性如何。这对于同步信息的恢复十分有利。
数字中继电路接收到HDB3码后,首先进行双→单变换,即把双极性码变为单极性码,然后再进行HDB3→NRZ变换。将码型变换分成两步走,是为了使时钟提取电路在双→单变换与HDB3→NRZ变换之间提取时钟信号。
要实现正常的码型变换必须解决同步问题,时钟提取可以解决位同步问题。要使收、发方协调工作,还必须使收端的帧和复帧的时序与发端的时序对应起来,这就是帧同步和复帧同步。就例如我们在对表时,既要使秒针对齐,也要使分针和时针对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