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自明性的失落:论症状贫乏型精神分裂的精神病理学(当代德国哲学前沿译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译本序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格(Wolfgang Blankenburg,1928—2002)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1(phänomenologischer Psychopathologie)领域国际性的领导权威。除了专著、编著以及超过160篇的论文以外,他还是一名倡导病人视角的精神科医生。

他于1947年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开始学习哲学与心理学。在此期间,他选听了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助手芬克(Eugen Fink)以及马克思·穆勒(Max Müller)的哲学课程。他还参与了海德格尔在黑森林的小型研讨会。尽管他不完全同意海德格尔的哲学,但他通过仔细倾听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学会了如何在医学实践中倾听病人的语言。他还听了现象学家斯泽莱西(Wilhelm Szilasi,1889—1966)的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海德格尔被禁止授课,斯泽莱西于1947年接任了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的教席;他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并且他与宾斯旺格(Ludwig Binswanger)合作,把胡塞尔晚期哲学的概念(作为意识背景的生活世界、主体间性、被动综合)应用到了精神治疗问题中,布兰肯伯格因此深受影响。三年后,布兰肯伯格转到了医学专业。但他的医学理论与实践都保留着深刻的现象学印迹。1956年,他撰写了将海德格尔与宾斯旺格的此在分析应用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的博士论文。在1956—1958年间,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内科学,同时还学习身体现象学。他还前往哥廷根参加尼古拉·哈特曼(N. Hartmann)的课程,而且他认为哈特曼有关自然科学的观点,比海德格尔的存在学更为实用。

1967年,布兰肯伯格在弗赖堡大学精神治疗诊所主任鲁芬(Hanns Ruffin,1902—1979)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大学授课资格论文《自然自明性的失落:论症状贫乏型精神分裂的精神病理学》。这一论文在1971年被发表为专著,并在此后相继被译为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和英文出版。在1968—1975年间,他加入了以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研究而为世人熟知的海德堡大学精神治疗系。当时弗赖堡大学与海德堡大学精神治疗诊所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前沿,致力于运用现象学方法去研究精神疾病。1975年,他担任了不莱梅精神治疗医院的主任。1979年直到1993年退休,他一直担任德国马堡大学终身教授与精神治疗诊所主任。2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即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的现象学进路,是在胡塞尔的鼓励下建立起来的。胡塞尔提出,他的现象学要为所有科学提供基本和一般的方法论基础。因此,他认为必须要阐明人类经验及其对象的本质特征。尽管他认为所有的科学都需要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但他也意识到,每门科学都有它特殊的方法,而他自己除了数学以外,缺乏发展出详细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的专家技能。所以,他鼓励拥有其他科学中专家技能的人,来建立现象学与各种具体科学的特殊方法及概念之间的联系。

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是第一个在精神病理学领域中,有意识和系统地运用现象学方法的人。他在1912年就提出,要通过现象学程序,来获得有关精神病人真正经验的知识。他在1913年出版的《普通精神病理学》,通常被认为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开端。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现象学应该作为精神病理学的预备学科,帮助精神科医生去理解病人主观的疾病经验。胡塞尔本人非常欣赏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工作。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就是既要掌握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又要在精神病理学的经验科学中有效地运用它们的科学。然而,在布兰肯伯格看来,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仍然是有局限性的。这主要表现在雅斯贝尔斯只接受了胡塞尔的描述现象学,而拒绝了胡塞尔向本质和超越现象学的发展。

传统的精神分裂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但布兰肯伯格所关注的精神分裂类型是症状相对贫乏的青春型和简单型。因为在他看来,精神分裂中的本质变异是先于妄想的,而且症状相对贫乏的精神分裂相比妄想型等具有更为显著症状的精神分裂形式,更为基本,且更接近精神分裂的本质。“由于对精神分裂的诊断直到今天在根本上仍然以意义妄想的体验特征为导向,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危险:我们在精神分裂领域中放弃了诊断不清晰的病例。这就是说,在相对症状贫乏的精神分裂中,对普遍进程会有更确切的诊断。……由于本书聚焦于精神分裂的症状贫乏形式,因此不仅有这样的意义——让人们注意到精神病理学中相对较少受关注的领域,而且涉及更基本的问题,即揭示精神分裂中人类存在底部所发生的‘紊乱’。”(详见原书第14—15页)

他发现,精神分裂异常中的核心缺损是“自然自明性的失落”(Verlust der natürlichen Selbstverstänlichkeit)。这个词来自他的核心案例安妮(Anne Rau)。“自然自明性的失落”指的是对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共感的失落,而结果就是,病人对正常人在日常环境中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提出了质疑。让精神分裂病人感到棘手的恰恰是正常人觉得最简单的事情(具有不可言喻的自然性且人人皆知的事情):在某种情境下如何行事、选择穿什么衣服、如何处理日常问题、如何与他人交谈等。由于他们总被牵绊在正常人通常不注意的事情上,因此他们必须倾注精力、有意识地去控制那些在正常人那里是自动发生的过程。这种有意识的建构迅速耗尽了他们的活动力,从而导致了精神分裂性衰弱(精神分裂病人普遍存在的能量缺乏感和筋疲力尽感)。

在英语国家,传统上精神科医师比较重视的是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如躯体幻觉、思维被夺或插入、妄想性知觉以及外在控制感等)。但近十几年来,精神病专家们越来越重视研究精神分裂的阴性症状,而且很多专家甚至把阴性症状当作是精神分裂的核心。但是,当代在理论上对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详细阐释,仍然非常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布兰肯伯格的这本专著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因为它提供了对精神分裂阴性症状之主观维度的最丰富的解释。尽管这本专著最早发表于1971年,但在今天的研究者们看来,它对精神病学和精神治疗学(尤其是精神分裂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仍然有核心的价值,而且它至今仍然是理解精神分裂病人体验与世界的新颖进路之一。

这本专著的翻译,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德语哲学的译介与研究”的成果的一部分。这里要特别感谢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庞学铨教授,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这部译著,使国内现象学界和精神病理学界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并使精神分裂研究者们在研究与精神分裂相关的生物学基础之外,也意识到与精神分裂相关的主观经验的重要性。

另外,布兰肯伯格的哲学家与精神病理学家的双重身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实上,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人们不难发现,如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笛卡尔等绝大多数哲学家,基本上都在纯粹的哲学以外,还精通或掌握如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具体科学。布兰肯伯格的双重身份,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回到了哲学本有的传统中。

在这本专著中,布兰肯伯格使用了很多自造词,而且其中有些思想非常晦涩,这些都使得翻译异常困难。译文中在所难免存在不妥当、不完善的地方,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徐献军

2016年6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是一种以现象学为主要方法的精神病理学研究方向。在思想上,它直接从现象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亨利、施密茨等人那里汲取资源;在方法论上,它试图突破还原主义思维与单一方法论,而把精神病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因此它试图将现象学与神经科学整合在一起;在临床上,它以病人而非病症为核心,把精神疾病理解病人扭曲地修复受损自我并调整与世界之关系的努力。它认为精神病理的秘密不仅隐藏于病人的神经生理中,更隐藏于病人的主观经验中。与之相对的是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生物学精神病理学。它把精神疾病视作神经疾病,即所有精神疾病都可还原为大脑机能异常。由此在诊断中,医生主要聚焦于疾病的神经生理,而轻视患者本身及其与自我及世界的关系;在治疗中,主要依赖药物来调控疾病的生理进程,而轻视对其紊乱的主观经验模式的调适。这种理念的哲学基础正是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即人分为物质与心智两个互不相干的部分。(参见徐献军:“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症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解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4期,第121—129页。——译者

2 参见Mishara, A. L., On Wolfgang Blankenburg, Common Sense, and Schizophrenia, Philosophy,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Vol. 8,No.4,2001,p.318。——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