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宇宙未有之奇书”《水经注》
水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灾难之一。摸清水流的分布、走向,更好地利用水、改造水,就成了历代水文学家毕生追寻的方向。1500多年前的北魏,家住河北涿鹿的郦道元也开始了自己与水同行的生命之旅。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有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郦道元少年时就爱好旅游,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一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等地。每到一处,他都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并大量阅读古代地理学著作,通过古今对照,发现变化。
郦道元
郦道元不满足前人对水流的描述,开始为三国桑钦撰写的《水经》作注。他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整理,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这是中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地理学巨著。清初学者刘献廷称《水经注》为“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
竹简《水经注》
《水经注》共四十卷。书中记录河流1252条,所引河流多达5000条以上,对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矿藏、农业、水利、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碑刻题记等,旁征博引,详加考证,记录湖沼500余处,井泉200眼,瀑布60余处,山岳地名2000余处,城邑2800座,坞聚1000余处,古都180座,陵墓240座,300余次战役,20余种化学金属及矿物,动植物240余种,水灾30余次,地震20余次,引用书籍多达437种。
除了地理学的成就以外,《水经注》在文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碑版学以及语言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水经注》重大的研究价值使后代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郦学”不仅在中国国内不断发展,国外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郦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