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4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6/31131776/b_31131776.jpg)
5 将:将领的人格排序
原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译文
所谓“将”,就是看将帅的智慧、信用、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
历史故事
吴起爱兵如子
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他写的《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一样,也是一本很重要的古代军事典籍。
吴起对待兵将礼贤下士、亲如兄弟。有一次,一位鲁国士兵长了毒疮,生命危在旦夕,吴起得知后,竟然主动帮士兵吸毒疮。可是士兵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却哭得十分伤心,认为儿子迟早要为报效吴起而战死。士兵母亲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吴起在士兵心中的威望很高,因为他爱兵如子,所以士兵都愿意跟随他奋勇作战。
吴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3.jpg?sign=1738892712-9kf2tnV6x7bkXL7gqYGnOiNGtWAEZRCm-0-a58f696721b4e061b6cae9975d16db7e)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曾先后为鲁、魏、楚三个国家效力,在内政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吴子兵法》,在历史上,与孙武(即孙子)并称“孙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4.jpg?sign=1738892712-was3PX4hG5zTWac1ygkWtr0gntHsPhhG-0-be00478252a910c7be91246a6178997b)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5.jpg?sign=1738892712-P5QYvu57g9ho0GwQKKzMOoKDm8KAagzu-0-802dcc158fea38ae087502b6ca778d4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6.jpg?sign=1738892712-9StkhcztT9sVuvhshsOhUgHjrC1c61C7-0-751dd59a38e9edbe177b8fc7817ce39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7.jpg?sign=1738892712-BmHFtO4w40O3PRGZF9wi7mPS97j4FI1S-0-0c1cac9184dcff1086b7f6fb191a0e9e)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198DA/168716447041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Figure-0028.jpg?sign=1738892712-YcmBPVDO240kMeZmOYNT6wwNGtNRjSQy-0-723826e5cb131b5120f35784c529732c)
华杉详解
智、信、仁、勇、严是孙子对将领的人格排序。我们常说智勇双全,但孙子强调的是智将,不是勇将。因为他的价值观是先胜后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先强调用智,第四才是“勇”,而中间还有“信”和“仁”,最后则是“严”。孙子为什么这么排呢?
首先,什么是“智”?
杜牧认为智是识权变,识变通。申包胥认为要靠智慧,才能了解自己的力量极限,衡量天下大势,谋计于庙堂,变通于战场。
什么是“信”呢?
信,就是赏罚分明,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错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赏。将领赏罚分明,士兵的利益就有了保障,士兵就愿意为他效命。所以信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人格力量:我们心里要装着对方。这点很本质,做事不为其他人考虑,就没法真让人信。
第三是“仁”。
杜牧说:“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所以,勤劳是仁,爱兵如子是仁,爱惜公物也是仁。如果我们用东西不爱惜,随意浪费,就是一种“不仁”。
“勇”比较好理解,就是决谋合战,当机立断,勇往直前。
如果一个人没有勇,他就下不了决心,或者即使下了决心,也不能坚决执行。虽然孙子强调先胜而后战,但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必胜之事,必须勇敢,才能把事做成功。
“严”,就是说,将领要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做到令行禁止。
“智信仁勇严”,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办呢?
清朝名臣曾国藩带兵时,每天翻《孙子兵法》,他后来总结出两个字:廉、明。“明”,就是要把下属的表现一一看明。打仗的时候,是谁冲锋陷阵,是谁随后助势,是谁拼死阻击,又是谁见危先避,全部看明记清。在平时,每个人办事的勤惰虚实也仔细考核。这样奖惩就能及时、准确、恰当。
曾国藩认为,士兵对将领是否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没法要求。但是人人都盯着自己的利益,对将官在银钱上是否干净,对下属保举提拔是否公平,就十分在意。所以,以“廉明”二字为基础,“智信仁勇严”可以积累而得。没有“廉明”的基础,自己不能服众,赏罚又不准确,“智信仁勇严”也是空的。
大家不妨对照着以上五种解释和曾国藩的建议,慢慢培养自己在做事方面的智、信、仁、勇、严。
名家注解
智
杜牧注:“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之流,用智为先。”
信
杜牧注: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
仁
杜牧注:“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
勇
杜牧注:“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严
杜牧注:“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