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重庆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渝东北城镇群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

渝东北城镇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成渝城市群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是成渝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全市城乡格局系统优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引领下,渝东北片区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改善,区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对全市整体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总体上仍处于“双欠”阶段,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仍需深化探索。新时期,以城镇群建设为核心推进渝东北片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综合实力

1. 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仍需全面提升

2018年,渝东北片区户籍人口1097万,常住人口达到814万,区域人口净流出率为25.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6%,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高于毗邻的四川达州、陕西安康。GDP总量为3122亿元,人均GDP为3.88万元,人均GDP水平高于四川达州、陕西安康。三次产业结构为13.9:47.7:38.4,第二、第三产业占比总体偏低,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待加快。渝东北片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10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湖北宜昌、四川达州也存在较大差距。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2795元、9709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方财税创收能力总体有限。2017年渝东北片区各项指标情况如表2-2~表2-5所示。渝东北片区与周边地区城镇化率如图2-1所示。

表2-2 2017年渝东北主要指标及在全市的占比情况

表2-3 2017年渝东北与全市主要指标对比情况

表2-4 2017年渝东北片区与周边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比较

续表

表2-5 2017年渝东北三峡库区主要指标与全市的比较

图2-1 渝东北片区与周边地区城镇化率

2. 区域板块发展总体均衡,万州城市首位度有所下降

近年来,从GDP占比看(表2-6),万—开—梁—云、垫—丰—忠、奉—巫—巫—城三大板块总体保持稳定,其中万—开—云经济总量占比保持稳步提升。万州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速持续高于湖北宜昌、四川达州,具体如图2-2所示。但随着开州区、梁平区逐步呈现加快追赶发展态势,万州区城市首位度有所降低,与处于第二位的开州区相比,GDP比值从2010年的3.3调整为2017年的2.4,常住人口比值从2011年的1.39调整2017年的1.35。

表2-6 万州及不同区域板块GDP在渝东北片区的占比情况(%)

图2-2 近年来万州及与周边地区GDP增速情况比较

(二)产业发展

1. 非农产业占比总体偏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渝东北片区第二、第三产业合计占比为86.1%,低于全市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超过50%的仅有开州、梁平、忠县3个区县,工业规模有待提升。11个区县中,第一产业占比低于10%的仅有万州,第一产业占比高于20%的有3个区县(云阳、巫溪、巫山),具体如表2-7所示。同时,以大旅游经济为引领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仍显不足,农旅融合的精准度、乡村旅游的精品度有待深化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仍未形成。总体上看,渝东北片区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能级低、龙头带动弱、链条延伸短、区域协作散、环保压力大等短板。

表2-7 2017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各区县三次产业比重

2. 传统制造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动能支撑不足

在万州国家级经开区引领带动下,万州加快形成20亿级绿色照明、30亿级新材料、5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汽摩配套、能源建材、食品加工、化工医药、机械装备等一批传统制造业在开州、云阳、梁平、忠县、垫江、奉节也实现了集聚发展。与此同时,电子竞技小镇、钟表产业园、眼镜产业园等一批新型产业平台加快布局,绿色化、智能化、园区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新兴产业集聚规模总体较小,支撑带动作用仍显不足。

3. 旅游经济加快布局发展,精品打造开发深度不够

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建设有序推进,云阳龙缸、巫山小山峡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品牌吸引力持续提升,丰都南天湖、巫溪红池坝等一批特色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渐成趋势,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叠加价值持续彰显。但同时,旅游产品仍多数停留在“一日观光游”层面,旅游服务链条延伸短,旅游消费带动能力弱,普遍存在“一流的资源、二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四流的体验”等发展困境。

4. 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建设,规模化发展效应不显著

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态势良好,奉节柑橘、丰都肉牛、巫山脆李、城口土鸡、三峡鱼、梁平柚等一批重点农业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但受地形地貌以及交通物流条件影响,渝东北三峡库区农产品规模化水平仍有待提升,设施农业、工厂农业、冷链物流等标准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短板。

(三)重大平台

渝东北片区各类园区平台加快搭建,整合联动发展局面初步显现,要素集聚功能不断增强。铁公水多式联运发展快速,对外开放通道平台体系不断完善。

1. 重大园区平台总体偏少,功能布局仍需优化

渝东北片区初步形成以国家级万州经开区和其他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为主的“1+11”园区支撑发展体系,具体如表2-8所示,除万州区外,其余区县工业园区实力较弱,面积大多不足10平方公里,且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平台,整个片区对高新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同时,多数园区沿交通干线、沿江布局,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特征显著,园区内部、园区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协同化、集中化、集约化态势尚未形成,园区布局形态有待优化。此外,产学研联动发展平台谋划不多,园区开发平台层级有待提升。

表2-8 渝东北片区主要工业园区平台

2. 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总体偏弱

近年来,重庆三峡农科院、重庆绿色生态工程学院、万州医药研究院、奉节脐橙研究所、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开街创谷等一批科研创新创业平台快速发展。万州区已培育发展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40余家,云阳、开州、梁平、忠县等地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快速增长。但整体科技研发投入依然不足,2016年渝东北片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仅占全市总量的6.2%,R&D人员仅占全市6.3%,R&D经费投入仅占区域GDP的0.55%,远低于全国、全市整体水平。

3. 开放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开放发展水平整体不高

依托公、铁、水、空通道建设优势,万州区水运口岸、航空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丰都澳洲活牛进口基地等开放平台功能不断完善,万州综合保税区、万州物流园、云阳海关物流保税仓等一批特色保税物流平台加快搭建。丰都水天坪港、忠县新生港、奉节夔门港、云阳复兴港等水运枢纽加快建设,巫山神女峰机场建成通航。但目前渝东北片区仍然缺乏国家级开放口岸,铁水联运接驳不便,保税交易、跨境电商等开放型产业发展滞后,区域开放发展水平整体不高。

(四)资源环境

1. 地形地貌复杂,城镇开发建设难度较大

渝东北片区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和台地零星分布,城镇连片开发、产业规模化开发等条件不足。区域内峡谷纵横,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质条件脆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城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布局、人口集聚等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约束较大,节约集约开发要求较高。此外,区域内相对海拔高差达2723.7米,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建设高山避暑度假小镇的天然优势。

2. 生态资源丰富,资源产业化开发路径创新滞后

渝东北片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水系遍布整个区域,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临港经济。大巴山、巫山等山脉贯穿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适宜栽种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盛产大黄、连翘、等中药材。片区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具体如表2-9所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受生态红线约束较大,生态产业化路径创新不足,导致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化速度慢、规模小。

表2-9 渝东北片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3. 人文资源富集,内涵式联动性开发水平不高

渝东北片区巴渝文化和三峡文化源远流长,各区县地方文化富有特色,如梁平的禅宗文化、丰都的鬼城文化、巫溪的巫文化、巫山的大溪文化、奉节的诗词文化等久负盛名。截至2018年底,渝东北片区拥有2个5A级景区、17个4A级景区、15个3A级景区、21个2A级景区(表2-10)以及众多小景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4项,发展文创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具备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该片区人文资源由“无形资源”向“有形产品”的转化体系不健全,文旅融合开发品位不高、创新不足、内涵不新等矛盾突出,仍需深化区域旅游互补性、联动性、差异性协作布局。

表2-10 渝东北片区文化旅游资源及A级以上自然景区

续表

续表

(五)交通现状

目前,渝东北片区初步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但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滞后,内畅外联交通格局尚未形成。

1. 对外互联互通水平低,与周边联系不紧密

片区向西主要以达万铁路、达开万高速、南大梁高速和G318国道与川东北地区相连;向西南主要以渝万城际铁路、渝宜高速、沪渝高速与渝西片区和主城片区相连;向东则主要以宜万铁路、万利高速、渝宜高速和G318国道与鄂西地区相连;向北暂无高效现代的交通基础设施与陕南地区相连,仅有几条省道与其相通。总的来说,片区对外交通设施相对不足,且交通覆盖区县较少,使得城镇发展与周边地区缺乏联系。

2. 内部交通设施分布不均衡,城镇间经济互动不强

片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万州以南的区县,万州以北的区县分布较少,忠县、城口、开州、巫溪、巫山和奉节尚无铁路设施。城口县几乎处于孤立状态,仅有省道与周边区县互通联系。此外,交通设施的滞后和分布不均,使得各区县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如首位城市万州对开州区、云阳县的经济影响相对较大,而对其他区县几乎没有经济辐射影响。

3. 交通设施以东西走向为主,南北走向通道建设不足

受大巴山、巫山—七曜山等山脉走向的影响,南北方向的交通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交通布局以东西走向为主,结果导致相同直线距离城镇到中心城市(城区)的时间有所差异,受中心城市(城区)的辐射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