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重庆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保障措施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为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各项任务,须进一步完善重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引导,以项目推动落实各项规划和任务,在人才、资金等重点和薄弱领域加强要素保障,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形成全方位区域发展合力。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制度建设

1. 强化规划政策引导

一是加强规划设计。贯彻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出台全市区域发展实施意见和方案,出台现代化都市圈、渝东北和渝东南城镇群分类发展指导意见,完善各片区协同发展机制。

二是突出规划衔接。强化区域发展规划意见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产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规划等的有机衔接,打造“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形成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规划合力。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完善与区域发展战略导向相适应的产业、人口、土地等资源空间优化布局,着力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人口流动、生态保护等在空间及时序上协调推进,在区域产业招商、基础设施联动、能源要素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政策协同。

2. 构建协调统筹机制

一是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完善区域常态化对接推进机制,市级层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圆桌会议制度,构建“市+部门+区县”三级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区域发展会议,协调解决重大事项,交流畅想区域合作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区域间基础设施双边或多边协商推进机制,围绕道路交通、通信网络、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接协商,形成共识推进同步建设,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及共建共享。

三是完善利益分配共享长效机制。以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共同发展为出发点,针对跨区域项目合作共建、园区合作共建以及企业迁建、飞地经济等,构建完善区域间利益分配共享机制,形成良性区域竞合格局。

3. 加强组织实施考核

一是强化组织实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明确相应统筹牵头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制定总体目标,编制具体行动方案,分解落实相关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职责,确保战略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健全评价体系。从区域发展是否协调、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等出发,重塑优化建立差异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突出考核指向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工作责任目标和考核制度,细化各项工作考核方案,对各责任部门任务实施情况开展定期督查和考核,加强监测预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常态化开展区域发展动态评估和研判,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二)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

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创新招商思路。依托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开放平台,借助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西洽会、智博会等各类展会,充分发挥市招商局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机构招商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二是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产业招商政策,建立社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发展机制,强化招商专业团队和人才作用,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与市场化招商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对招商工作的责任落实和考核监督。

2. 加强项目策划储备

一是加强市级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依托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及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等全市重大开发开放平台,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外商投资热点、银行支持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开放创新等领域着重策划储备一批牵引力强、影响度大的重点项目,发挥重大项目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二是加强区域间项目策划合作。立足主城、渝西、渝东北以及渝东南片区不同的功能定位,推动产业园区间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共同策划、联合引进集总部、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产业项目。推动永川—荣昌—大足、涪陵—长寿、綦江—万盛—南川、合川—铜梁—潼南等四大城镇组群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项目储备,并争取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储备库。

3. 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做好项目投资计划安排。科学编制市级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下达各区县年度投资任务,严格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概算审批程序,统筹政府财政预算编制与资金平衡意见。

二是统筹协调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协调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金筹措、项目审批核准等前期工作,加强施工图设计、征地拆迁、施工招标等准备工作督促指导,加快完成项目各类报建手续,确保按时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项目建设进度监督。完善重大项目督察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及时汇总、通报项目实施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全方位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1. 强化人才人力支撑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鸿雁计划”等人才政策体系,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需求,加强海内外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高端人才吸引集聚能力。完善高校毕业生落户、就业等相关政策,提升全国高校毕业生吸引力,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市内院士、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作用,培育壮大一批高级专家智囊团队及高层次人才队伍。择优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给予研发投入、产学研用合作等专项政策支持。支持高校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职业学院和继续教育机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培养。

三是完善人才政策及服务。健全人才职称评定、评价选拔及流动管理制度,立足人才创业创新发展需求,强化“一站式”人才服务,提供专项社保、医疗、居住、子女教育和科技平台共享等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政策扶持。

2. 加强资金要素保障

一是拓展财政资金来源。树立市、区一体化发展思维,建立完善市级、区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系,细化完善均衡财力和功能引导转移支付制度,构建上下联动、利益分享、融合发展的和谐市区关系。按照“当期风险可控、远期可承受”原则,积极利用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中新金融项目合作等渠道,发行地方债、熊猫债,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二是加强金融机构融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低成本长期化政策性资金支持。鼓励市场主体境内外股权、债券融资,切实发挥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政府主导类基金的引导作用,探索保险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信托等多元化融资方式。

三是推动政府融资模式创新。深入PPP模式创新,通过设计合理的政府购买方案和信用奖惩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决策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平衡机制。引导融资平台向产业性投融资、社会化投资运营等方向转型,整合存量资产资源,加强科学管理和市场化运营,通过构建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

3. 加强土地供给保障

一是统筹协调用地供给。推进“多规合一”,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在空间布局、时序安排上的协调。实施建设用地供给差别化分类保障,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民生类、公益类和国家、市级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地票制度。

二是突出各功能区用地差异性。制定区域差异化产业供地标准,定期调整更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提高用地供给精准性。根据各区县主体功能划分,科学合理确定各区县城市发展规模、各类型用地规模及布局,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用地需求。

(四)优化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

1. 打造高质高效政务环境

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和审批事项,探索“并联审批”“证照分离”改革,切实压缩项目审批时间。推动“互联网+政府政务”建设,构建完善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府服务体系,加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并联申办审批,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办理。

二是优化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健全“三个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持续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三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开展贸易全链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全面深化政府服务、物流协同、数据服务等。加快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管理模式,推进实行无纸化通关通检模式。

2. 优化创新创业市场环境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结合各区域创新发展方向,整合政府各部门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优化区域重大产业、前沿项目和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配置。加大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是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全面落实“营改增”及国家各类减税降费政策,着力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交通物流成本及社会保险缴纳成本,切实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三是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严格执行、适时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进一步明确重庆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分行业研究出台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完善适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促进体系,推动各区各部门政策汇编及统筹发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3. 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一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积极推进经济行为市场化,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监管规则,清理废除现存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防止各区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打造国际化法治环境。将法治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将重大战略、政策、体制机制等逐步转化成法律条文。积极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努力健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开放法治环境。积极推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全社会诚信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