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定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重点提到德国工业4.0战略;同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中德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产业结构转型时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将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围绕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

“中国制造2025”总体脉络

“中国制造2025”计划分为三步: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也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强领域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让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让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比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迈上新的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并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比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大趋势下,“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务实又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有着“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如表1-1所示。

表1-1 《中国制造2025》通知的“一二三四五五十”总体结构

续表

兼收并蓄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制定到执行,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国内和国际各方意见。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渊源已久。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0月,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德国的制造理念和制造品质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如果能够对接起来,将产生非常大的合作优势。

此外,中国就“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也进行过交流。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及“中国制造2025”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积极引导美国高端制造业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合作的意愿。

一视同仁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原则是: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发展机会上公平对待,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明确写道: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各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也更加看好。

关于中外企业在中国的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比喻说:“一花不是春,百花春满园,中国与发达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空间很广阔,通过构建多方协作的平台,‘中国制造’的性价比能够插上高精尖的翅膀,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好第三方的市场,实现多方之间的互利共赢。”

2017年5月19日,被称为国内“工业4.0”应用典范的宝马新大东工厂在辽宁沈阳正式开业。宝马新大东工厂引资76亿元人民币,拥有完整的生产工艺和尖端生产设备,并采用大数据、数字模拟和物联网等创新生产技术,充分展现出德国的“工业4.0理念”与“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契合。

宝马集团负责财务的董事彼得博士在揭幕仪式上这样说道:“中国市场见证了我们的合资企业和BMW5系的成功发展,而新大东工厂再次表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德国知名工业企业科德宝集团亚洲地区代表许倍帝在北京表示,该集团将会持续对中国进行投资,助力“中国制造2025”,并为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强国提供强力的支持。对于“中国制造2025”,许倍帝颇为看好。她认为,该战略提出创新、研发高质量和高技术产品,并大力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体现出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可持续发展。

对此,科德宝欧洲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索伊博士也表示,当前中德各个领域的关系蒸蒸日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高度契合和紧密合作,或许能进一步推动两国技术和贸易流通。另外,德国企业会持续关注这一机遇,并利用其技术优势助力中德合作。

除了与中国企业平等享受在华发展机会之外,外企还利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机遇,与中企在中国的一些重要制造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以C919大飞机为例,其是中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供应商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其中,一级供应商中的海外企业就有十几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有数百家。C919成功首飞以后,通用电气公司还专门发了新闻稿,声明自己参与了C919大飞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