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揭示孩子的心声:对话者的角色
图2-1 对话者与孩子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实现:
1.理解童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使我们在儿童玩耍中欣赏他们的能力。
2.讨论孩子在绘画中的自我定位(如,作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分析绘画内容是其个体经历还是代表了“普遍”观点(如,对人类的思考、对雨林的印象)。
3.理解孩子的叙事,包括一些模糊的指示代词,例如“这个”“那个”“那里”,以及孩子的绘画表达和讲故事的不同。
自21世纪以来,儿童培养和教育实践的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Brooker, 2001,联合会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另外,有三个原则是这一态度转变的基础:
·儿童权利,包括:免受伤害,在生活问题上表达观点、影响决定,意见被倾听,参与。
·儿童能力,包括:理解力,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思考做出回应。
·玩耍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包括绘画中的玩耍。
因此,我们今天把童年视为人生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阶段,有其固有的乐趣。儿童思维不仅仅是成人思维的雏形和简单形式(Egan, 1999)。正如伊根阐述的,儿童思维有其本质特征,其中一些甚至超越了典型的成人思维(p.3),例如在隐喻和图像形成、叙事和情感表达方面等体现出的想象力(p.88)。因而,研究者不再将儿童发展看作是“缺省”的或以成人标准将其看作不成熟,而是把重点放在孩子能做什么,以及他们如何表达想法和感受。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儿童比我们所认为的更有能力,以前早教心理学者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社会构成主义(socialconstructionist)/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t)教学法和社会文化视角的转向,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即童年不是一个普遍和绝对的构建过程,而是在具体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构建的(James &Prout, 1997)。受维果茨基(Vygotsky, 1962, 1967)和布鲁纳(Bruner, 1996)著作的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儿童的语言、游戏以及绘画之类的创作,在特定文化或者跨文化领域中,如何作为创造意义的媒介(cf. Rogoff, 1990; Wertsch, 1985)。
儿童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他们意义建构的真实的方式,原因就在于绘画的内容来自儿童自己的思维、感受和想象。正如休斯(Hughes, 1996)提醒我们的,艺术的社会目标是“对共识的创造,把个人情感转化为共识”(p.32)。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儿童(建构的)意义,比如关注儿童运用的构图策略、表达意图及他们画作的目的和功能。
这种方法和“缺省法”截然不同。早期绘画研究常采用“缺省法”(deficit model),关注儿童绘画中缺省的部分(如眼睫毛、手指等)。这种方法根据“发展标准”(developmental yardsticks)和“阶段理论”(stage theories)评判孩子的画作。这种方法以心理学为导向,关注绘画或孩子行为的特点,脱离了儿童的策略和意图,或者说脱离了作品的目的和功能。过去,人们简单地认为绘画是一种惯性式的发展——“客观”描绘的“自然”终点(Cox, 2005)。然而,戈洛姆(Golomb, 1988)指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会误以为艺术创作是一个复制过程,根据“有没有在事物真实特点和图像再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判断艺术(p.226)。戈洛姆又解释道,儿童的艺术(作品)不是复制过程,相反,与“结构和动态对等”有关,并集中在简单或简洁——“用最少的”、最简洁的方式再现他们的想法(p.227)。
本书强调一个观点:在孩子与纸笔互动(绘画)时,“切入”(Trevarthen, 1995)孩子独特的再现形式,观察他们在绘画时做了什么,我们会形成很多关于孩子意义建构的看法。在艺术创作中,敏感的成人在场对孩子的创造性发挥很重要(Potter & Edens, 2001)。成人的“陪伴”可以维持和拓展孩子的兴趣和发挥。这种互动称为“共同参与情景”(Schaffer, 1992)。这要求孩子艺术经验的移情以及儿童与绘画材料之间的互动(Kolbe, 2000)。孩子展现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时,通过关注构图、叙事、呈现之间的关系,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画作的目的和功能。比如,孩子的目的可能是画一只鸟,而再现符号可能是鸟飞行的轨迹、鸟飞翔时呼啸的风或其他。
当我们探寻儿童画作的动机和意义时,我们关注画作的审美、思想和情感特点。但是,画作的语境可能也会影响结论(Anning & Ring, 2004;Cox, 2005),我们——孩子绘画的观察者,也会成为这个语境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只是单纯地观察或倾听,还是积极地与孩子一起绘画,我们的在场是一种促进。简单地观察或笼统地评论(如“哦”“我懂了”),而不进一步解释,也会使这种经历(在场)维持下去。有时,我们愿意发现更多,或更好地理解孩子正在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一个对话者,与孩子交流。
如果孩子画的内容涉及隐私,他们的叙事会被内在化,他们可能用一些发声效果的词来表示某个特定事件,例如用“嘣”(boooom)来表示一些具体事件(如,爆炸)。然而,当对话者在场时,叙事便被外在化。对话者的主要角色是观众,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孩子的玩伴,他们的评论和问题如同催化剂,丰富了孩子的玩耍(绘画)。这可以促进并延长这种体验,因而,比起孩子独自玩耍(绘画),这更具递归性(recursive)。在某种程度上,对话者的角色更像一种即兴表演。孩子当“演员”,大人当“观众”,进入这种共同体验,孩子与大人之间更亲密、更具互动性、更能交流。
在很多方面,对话者的角色要求一种相互平衡。理想状况下,孩子的玩耍(绘画)应占主导,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对话者做出回应,而不是主导。正确的评论应该是开放式、回应式的,是揭示而不是主导孩子的心声。安宁和林(Anning & Ring, 2004)提出了成人与儿童对话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孩子绘画时,要敏锐地察觉他们的情绪,与他们对话,不要伏在孩子身后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pp.119-120)使孩子能够进行解释的开放性策略有:
·阐述(“你能不能给我举一个例子呀?”“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复述或反问试探(“我听到你说的是……,我说对了吗?”)。
·试探性推断(“是吗?那么接下来怎么样了呢?”)。
·启发式思考(“我对……感兴趣,你认为呢?”)。
此类参与,对孩子与绘画对象、孩子与对话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视觉叙事通常是片断化的(Wilson & Wilson, 1979)。正如拉比茨(Labitsi, 2007)指出的:“有些孩子精心描绘环境,却不画出人物特征;有些孩子专注于描述行动,而不画出环境特征;还有些孩子只画出人物,而不描绘行动。”(p.185)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想法和描写可以穿插在整体结构中,而整体结构可能分散在各个部分中。有时候,孩子会领先我们(成人)一步解释画作的意义,同时又画出(表达出)一个新的概念(Wright, 2007a, b)。同样,孩子们在详细解释一些想法时,会调用以前的图像,并附上构图或姿势细节,或将叙事拓展到这些新的概念。
因此,孩子绘画时,要求我们正确地参与、跟随孩子的想法和描绘。前文提到,孩子想法的过程是“发散式”的(Gallas, 1994),而不是有顺序、有层次的,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也会转换。例如,一个男孩儿(6.5)画了一个军人(来代表一支军队),然后说,那个“他”(即男孩自己)将用他的枪来摧毁那幢房子。当对话者暗示开枪这一行为不恰当时,男孩儿就脱离幻想的角色,叙事内容从虚构转为现实,他解释说“那个人”(图画中的人)“只是在玩耍而已……他们(看画的人)知道”。
特别是当孩子描绘的是幻想中的世界时,如果我们暂时不提问,进入他们的幻想世界,这会有用。在基于幻想的绘画中,孩子沉浸在“另一种绘画世界”的精神状态。我们需要认可这种隐私性的、内在化的方式,孩子用这种方式维持精神世界里的人物、背景和行为。然而,在复杂的情况下,绘画的某些方面可能是“真实的”,其他方面则是想象和虚构的。下面将会说明,即使一个男孩(8.0)视觉叙事中有许多虚构的成分,画在上方角落的太阳只是简单地作为画作风景的一个细节。因此,对话者使用试探性推断的方法,询问孩子在未来(呼应本书主题:“未来”)太阳(天气)会不会变形时,他揭示了问题的不合逻辑:
对话者:太阳会不会变形?
孩子:不会!我认为它不会变成方形或别的样子。
对话者:那天气呢,也不变吗?
孩子:或许吧。
这个例子说明,了解孩子的绘画意图是一个周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原则是避免过多的交谈。因为孩子会安静地在绘画素材上花点时间,大人总想填补这段时间空白,而没有按照孩子的方式表达。
而事实上,这个安静的时刻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想更深地研究孩子的意义构建,录像很有用,它抓住了孩子展现构图时的姿态、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概括地记下孩子所说的要点、在纸上的标记和位置,并编号,以标出画的顺序,也会有用。这时,可以将(孩子)构图、叙事和呈现时思考过程的记录进行整理,以便做更深的分析。
研究这些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文字、图像和行动的意义所在。这个过程类似文学研究(Tobin, 2000),把孩子表达出来的多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分解——组成部分是如何构成整体文本的。将这种方法用于纵向研究,便构成了发展符号学分析的基础,用于分析儿童在一段时期内再现模式。(cf. Athey, 2007; Gallas, 1994; Kress, 1997; Matthews, 2001, 2004)
这些证据证明,儿童有能力在以玩耍为导向的、具有创造性的、开放式的绘画过程中进行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了艺术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与学校课程的相关性和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若想要理解孩子意义建构的内容和形式,我们首先要问“这个再现暗示了什么?”“它是如何表现的?”下面的部分将讨论孩子的指示性表达(reference-based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