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内镜手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内镜外科是医学领域划时代的变革,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成熟,其应用范围已经拓展到医学领域的多个临床科室,推动了医学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Messerklinger、Kennedy、Stammberger等,到中国的韩德民、许庚等,将鼻内镜技术发展起来,并推广到整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我们在2000年以后将内镜引入到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手术中,基本替代了传统的显微镜技术。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内镜外科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已经展现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山东省威海光华医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治疗中心由李光华、梁继锋带领2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配备先进的内镜及摄录系统、显微镜及相关设备。中心除了开展耳鼻咽喉疾病的科研临床工作外,主要进行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桥小脑角肿瘤、神经性耳鸣、面瘫、眩晕症、偏头痛等侧颅底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采用“微创功能性手术”,针对病因治疗,减少复发,保留神经的生理功能,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优点。自1995年至今共9项相关研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均获科技进步奖。已为全国各地的近万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患者彻底解除了病痛。
桥小脑角区域内的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脑神经,涉及的疾病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眩晕症、舌咽神经痛、痉挛性斜颈、神经性高血压、糖尿病、三叉神经炎、面瘫、亨特综合征、桥小脑角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胆脂瘤、神经瘤)等。本书描述的重点是内镜下神经减压手术,主要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和桥小脑角肿瘤。
桥小脑角区域位置较深,结构复杂,常规手术是在冷光源纤维导光束或显微镜下进行的,不能保证微创操作,需要相对大的骨窗或用力下压小脑半球以扩大手术视野来完成,副损伤较大。在显微镜下操作虽然相对清晰,但是由于骨窗小,位置深、视野局限,尤其当小脑下陷不满意时,术者观察根区效果差,容易遗漏责任血管。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在治疗上应属于功能神经外科治疗学,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的生理功能,内镜外科技术是微侵袭手术的代表,利用内镜的多角度与放大功能,能从不同的角度很好地观察根区,使手术盲区几乎不存在,不易遗漏责任血管,并能很好地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内镜下操作可减少对脑组织的刺激和对神经的牵拉,能更清晰地分离神经周围的蛛网膜,避免损伤滋养血管,减少神经功能的丧失。
像其他技术一样,内镜技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桥小脑角疾病,医师应该掌握好手术适应证,进行充分的训练,做好操作流程设计,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做好预案,以保证手术的完美成功。我们深知内镜是桥小脑角手术的重要工具之一,近些年来我们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内镜的应用技术方法展开的,因此我们将本书内容定位于以手术技术为特色和重点。要讲清技术特色,离不开相关的解剖图片,因为尸头解剖图片有一定的变形失真,为此我们选用了343幅我们自己临床手术的病例资料图片,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让读者按图片理解手术进程,同时减少了全书的文字使用,防止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易于读者的理解。
书中的主体内容是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来书写完成的。内镜外科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本书中的一些技术方法也需要面对未来的挑战与进一步验证,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与错误,愿与同道共同商榷,再版时予以完善和改进,共同推动桥小脑角内镜手术技术持续发展。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实际应用价值。
李光华 梁继锋
2016年5月于威海光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