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物理学基础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为避免“核”字引起人们恐惧并消除NMR检查有核辐射之虞,目前学术界已将核磁共振改称磁共振(MR)。MR现象于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分别发现,两人因此荣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1967年Jasper Jackson首先在动物身上获得活体组织的MR信号。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Damadian提出有可能利用磁共振现象诊断癌症。1973年Lauterbur利用梯度磁场解决了MR信号的空间定位问题,并首次获得水模的二维MR影像,奠定了MR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1978年第一幅人体的磁共振影像诞生。1980年用于诊断疾病的MRI扫描机研制成功,临床应用由此开始。1982年国际磁共振学会正式成立,加快了这种新技术在医学诊断和科研单位的应用步伐。2003年,Lauterbur和Mansfield共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MRI技术不断更新。这使得初学者认为MRI是一门非常复杂而深奥的科学。一方面要学习MRI诊断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不断接受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一些人因此望而生畏。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最基本的MR成像原理,其他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在这里我们将层层分解MR的物理知识,并逐一讲述MR成像的基础、原理、图像对比度、各种加权像、常用扫描序列、特殊采集技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