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寒
附子
回阳退阴,通行经络,走而不守。辛、甘,大热,入命门、三焦,兼入脾、肾、膀胱经。
附子即附生于川乌头者,故附子为川乌之子,川乌为附子之母,若野生之乌头则名草乌。大抵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性轻疏,温脾祛风;草乌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自抵病所也。
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回阳退阴之力,起死还生之功,切勿迟疑,以致阴极阳竭。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附子为益阳火、退阴寒兼除寒湿之圣品。得肉桂则入命门、益相火,引人参挽回散失之元阳,同生姜发散在表之风寒,佐白术善除寒湿,得甘草能缓热性。
附子宜重用参、术驾驭,观古方参附、芪附、术附等汤,其理可想而知矣。
散寒止痛,化瘀活血。辛、甘,大热,入命门、肝、肾经。
肉桂系桂树干及根皮,以其较寻常桂皮为厚,故名。桂心即此桂去里外皮,单用中心者是。桂枝即桂树之枝;柳桂即桂枝之细者;肉桂子即桂树所结之子。又有一种官桂,皮薄色黄味淡。大抵肉桂下补命火,入肝肾血分,兼有活血通经之能;桂心入心而温寒活血,为心气痛之要药;官桂入脾兼肝,性偏通利,调冷气而止疼痛,温通经络,疏利关节,故于痛风亦治;桂枝、柳桂见前。
昔有人患赤眼肿痛,而脾虚不能饮食、泄泻,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治脾则肝愈盛,惟肉桂能抑肝风而扶脾土,故一治两得之,所谓木得桂而枯也。
又,肉桂能通子宫而破血,故可堕胎。庞安时云,炒过则不损胎,究宜慎用。
桂子治寒疝痛。
干姜
除寒散结,回肠通脉。辛,大热,入脾、胃经兼心、肺经。
干姜大辛大热,阳中之阳,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散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干姜生辛炮苦,生用则逐寒邪而发表,炮用则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则耗散元气,须以生甘草缓之。
干姜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肝经,引血药生血;同补阴药亦能引血药入气分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用之。血脱色白,面夭不泽,脉濡者,此大寒也,宜此辛温以生血,大热以温经。止血须炒黑用,见黑则止也。服干姜以治中者必上僭,宜大枣辅之。引以黑附,能回脉绝无阳。
燥脾而止泻,消痰而止嗽。
吴茱萸
温肝降逆,开郁化滞。辛,温,入肝、肾、脾、胃经。
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尤宜。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咽膈不通,食则令人口开目瞪,阴寒隔塞,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膨胀,下利,宜以吴萸之苦热,泻其逆气,用之如神,他药不可代也,但多用防损元气。
此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
吐酸之症宜降火清痰,用此做向导。
昔有人苦痰饮,十日一发(食饱,阴天亦同),头痛,背寒,呕吐酸水,伏枕不食,诸药罔效,后得吴仙丹方服之而愈。每遇食饱腹满,服五七十丸便已。其方用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
大茴香
温肾治寒。辛,温,入心、脾、膀胱、肾经。
大茴香能暖丹田而祛膀胱间冷气,治疝阴肿痛。亦能调中止呕下食,疗湿脚气。
得盐引入肾经,而祛寒湿之邪,故治阴疝。
茴香本旧根而苗于冬, 能回阳于剥落之时, 故能补肾中阳气,而膀胱遂借之以施化。且其味辛中有甘,而后微苦,辛而甘则能达肾阳以归中土, 故为调脾胃之妙品。 由甘而苦, 故又能下归,以宣小肠火府之用。
艾叶
温气血, 逐寒湿, 调经安胎, 止血定痛。 苦, 微温, 入三阴经,通十二经。
艾性纯阳,故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生用则性温,炒熟则大热,用以火灸则透诸经而治百病。
胎动腰痛下血,胶艾汤有大效。同香附用名艾附丸,调妇人诸病。
薤白
通阳泄浊,利窍滑肠,开胸痹,散结气。辛、苦,温,入心、肺、大肠经。
薤性温补,生则气辛,熟则甘美,学道人长服之可通神,安魂魄,益气,续筋力。
其性滑利易产,亦主脚气。
其叶光滑,露亦难贮,故云薤露。古方用治肺气喘急,亦取滑泄之义。
薤治泻痢下重之由于气滞者,非此不宜。
昔有人病,能大食,日尽米一斛,五年,家贫行乞。一日大饥,至一园,食薤一畦,大蒜一畦,便闷极卧地,吐一物如笼,渐缩下,有人撮饭于上,即消成水,而病寻瘳。此盖薤散结、蒜消癥之验也。
高良姜
暖胃散寒,止痛消食。辛,大温,入脾、胃二经。
噫逆胃寒者,高良姜为要药。
心脾冷痛用此为细末,米饮服一钱匕,立止。
凡男女心口一点痛者,乃胃脘有滞或有虫也。多因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终身。俗言“心气痛”者,非也。用此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记收之。病因寒得,用此末二钱,附末一钱;病因怒得,用附末二钱,此末一钱;寒怒兼有,各一钱半。以米饮加入生姜汁一匕,盐一捻,服之立止。
良姜单用恐犯冲和之气,虚人须与参、术同行。
子名红豆蔻,辛热芳香,能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消食。又说只能醒醉解酒。
丁香
温胃,暖肾,止呃逆,除呕哕。辛,温,入肺、脾、胃三经。
丁香治脾冷气不和甚良,母者尤佳。
丁香能止呃逆,但呃逆有寒热之分,丁香惟寒呃宜用,若热呃则宜竹茹,误服丁香必反加甚,古方治寒呃有丁香柿蒂汤,治热呃有橘皮竹茹汤。
丁香油辛热,透关窍,通经络,祛寒湿,暖下元。治胃寒病,治疝痛阴寒,涂脐散臌痞。受寒胃痛,好酒和服,或用以擦痛处,令透。
川椒
补火祛寒,燥湿杀虫,止冷痛吐泻,消痰饮肿胀。辛,温,入脾、肺经。
其气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热下达,不致上熏。
凡肾气上逆,须以川椒引之归经则安。
凡呕吐服药不纳者,必有蛔在膈间,加椒十粒,自不吐,蛔见椒则伏也。
此乃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之药,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利;入命门补火,治阳衰便数,足弱久利。
椒属火,有下达之能,久服则火自水中生,故服久必被其毒。
花椒
散寒燥湿,下气温中。辛,温。
花椒功力小于川椒,治上气咳逆,腹中冷痛,疝痛,风寒湿痹,去血瘀,通月闭。
手足心肿,风也,椒、盐末、醋和敷,良。
胡椒
温中暖胃,下气消痰。辛,大温,入胃、大肠经。
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
噎膈证,或因酒得,或因气得,或因胃火得。医者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桂,丁香、豆蔻继之,荜茇未已,胡椒继之,虽曰温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只宜汤丸小小润之可也。此说虽是,然亦有无火之证,食入反出。又有痰气郁结,得辛热暂开之证,不可执一也。
荜澄茄与胡椒同其主治,然其温脾胃同,而治肾气、膀胱冷者,少类于川椒。其下气同,而治阴逆下气塞者,少类于吴萸。投剂亦宜知所用之。
荜澄茄
温中开胃,散寒解结。辛,温,入脾、胃、肾、膀胱经。
病有反胃吐食,甚至吐出黑汁,治之不愈者,惟荜澄茄米糊丸,姜汤下三十丸,日一,自愈。但愈后须服平胃散三百帖。
为治呕、吐、哕要药。
胡芦巴
壮元阳,逐寒湿,理脚气,治疝瘕。苦,大温,入命门经。
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原者宜之。
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桃仁,治膀胱气大效。
胡芦巴丸,用此八钱,茴香六钱,巴戟(去心)、川乌(炮、去皮)各二钱,川楝(去核)四钱,吴萸五钱,并炒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丸,盐酒下,治奔豚、偏坠走痛及寒疝、阴囊肿痛甚效。
昔有人病,目不睹,思食苦豆(即本药),频频不已,不周岁而目中微痛如虫行,目渐明而愈。此亦因益命门之功,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荜茇
温中,止胃脘寒痛,下气,治水饮呕逆。辛,大温。
走肠胃,冷气呕吐,心腹满痛者宜之。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黄牛乳煎荜茇方,治唐太宗气痢有效,后累试于虚冷者,尤验。
肉豆蔻
温脾治痛呕,涩肠止泻利。辛,温,入脾、胃兼大肠经。
肉蔻属金与土,温中理脾。日华子言其下气,以脾得补而善运化,气自下也。
痢疾用此涩肠,为治伤乳泄泻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