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麻黄与益母草
麻黄入肺、膀胱经,宣畅肺气,通调水道以利小便。益母草入膀胱经,活血利水。《本草经》谓其“性滑而利,擅退浮肿,下水气,通二便”。药理研究证实,麻黄碱具有显著的利尿、平喘作用。益母草碱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和调节线粒体功能几方面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临床中心衰患者出现小便短少、喘息、胸前刺痛、唇甲青紫等症,王教授认为此乃病久体虚,正气不足,易于感受外邪,风邪袭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膀胱气化失职以致水肿。因正气不足,致血运不畅,瘀血内阻,血不利则为水,影响三焦气化,也是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如金元名医朱丹溪所言:“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金匮要略》开创性地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的论点,《血证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可见瘀血也可是水肿形成后的病理产物,而水肿则往往有瘀血见证。基于以上理论,王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麻黄以使外邪祛除,玄府通畅,水液代谢正常,起到“提壶揭盖”的作用;应用益母草取其兼具活血利水之双重功效,故二者合用共奏宣肺活血利水之效。
王教授认为心衰的病机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在加重期多表现为水饮、血瘀等标实证,缓解期脏腑功能亏虚导致的本虚证成为主要表现。加重期在脏腑及气血阴阳辨证的基础上,通过宣肺、活血、温阳等多靶点、多途径以达到利水、活血的目的;缓解期应注重平衡气血阴阳,调理脏腑功能,但不可单用纯补之剂,应佐轻清升发之品,使补而不滞。中药药对治疗心衰还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如葶苈子与桑白皮,药理研究证明二者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因此可减少洋地黄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洋地黄中毒的发生。而对于利尿剂抵抗的患者,辅以药对茯苓、泽泻,亦可取得明显疗效。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因人制宜、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减毒增效等优点,且“药对”具有紧扣病机、功效专一、药简力宏、疗效确切等特点。临证中王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心衰临床疗效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甘露.大鼠pEGFP-N1-BKβ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苦杏仁苷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李寅超,郭琰,张金艳.苦杏仁和桔梗平喘作用的配伍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2):111-114.
[3]周承.中药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100-101.
[4]李军,石博,黄可欣.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631-633.
[5]王小兰,赫金丽,张国顺,等.桑白皮水煎液及化学拆分组分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7(9):1951-1956.
[6]郑晓珂,李玲玲,曾梦楠,等.桑白皮水煎液及各化学拆分组分利尿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7(9):1946-1950.
[7]刘威,张茜,张成义.五味子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47-49.
[8]Feng YL,Chen H,Tian T,et al.Diuretic And Anti-diuretic Activities of the Ethanol And Aqueous Extracts of Alismatis Rhizoma[J].JEthnopharmacology,2014,154(2):38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