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精选(第3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27/27185727/b_27185727.jpg)
三、现场摸查
1.大吃一惊
寻琦清清楚楚地记得客人对于成品克重的郑重警告。客户定制的标准克重是每片墓碑25g,上下误差为5g,即产品重量标准位于20~30g范围。虽然具体实践中,客户只会判定低于20g产品为克重不合格,而不会将高于30g的产品判定为克重不合格。但高于30g会大大增加工厂的材料等成本。工厂生产线上专门有一道工序对墓碑克重进行监测,当低于20g时就应该进行返工甚至报废。
寻琦在之前几次因客户投诉找建国解决问题时,建国总是持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种产品在美国也就只使用几天,万圣节一过就会被扔进垃圾箱,对产品质量客户不会在意,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较真。寻琦感受到建国内心认为他是刚毕业不久的一介书生,不接“地气”,往往是纸上谈兵。所以,寻琦决定先不直接找建国了解情况,而是照着自己在MBA课堂上老师讲的那样,深入到生产现场,弄清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寻琦知道,在目前的粗放式管理下,虽然每个部门都存在质量问题,但由于部门交接和检查流程执行不到位,导致质量问题得以暂时隐藏,直到最后产品包装时才能发现。于是寻琦来到负责产品包装的包装部。
寻琦找到包装部主管老莫时,他正窝在车间角落的办公室里,脚翘在桌子上,有一阵没一阵地打盹。被喊醒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天加班太累了,没睡好,刚刚把工作安排给工人,我也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一不小心就困着了。”说这话时,老莫眼中满是疲惫,语气中还有莫大的委屈。
寻琦对老莫本人表示了一下关心后,将话题引向正题,问道:“现在墓碑不合格率有多少?废品量有多少?”
“泡沫产品很容易损坏,本身泡沫的边边角角就容易被磨烂,或者磕掉,捆扎的时候有部分会被勒坏。现在工厂为了降低成本,不断购进劣质的原料,蒸煮出炉的产品蔫的蔫,瘪的瘪,更容易破损。再加上流程很多,经常需要在不同车间转移,这样损耗逐渐累加……”老莫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倒起了苦水,把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推给了其他部门。
寻琦不得不打断他,“老莫啊,我不是来找你茬的。我刚收到了客户的邮件,抱怨克重不足,影响到产品出售”。
老莫瞪着眼睛喊道:“你也知道,现在我们交货期多紧张。这么多的产品需要生产,大家都没日没夜地拼命干,凑够数量才是最迫切的问题。至于质量,这类产品本身就是消耗品,在美国只使用几天,只要万圣节一过,就进垃圾箱啦!所以,对品质就睁只眼闭只眼吧,先把产量搞上来出了货才是王道。”听此言,几乎与建国的论调一样,看来老莫受建国的影响很大。
寻琦也火了,吼道:“客户就是客户,你能代表客户吗?你能说服客户听你的吗?现在这类产品竞争相当激烈,这次客户严重抱怨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你知道失去这个订单对工厂、对你和工人们意味着什么吗?”
老莫蔫了下去,找出最近的生产数据,交给了寻琦。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寻琦看到数据后仍不免大吃一惊:“天啊,因克重造成的废品率居然高达36%。”
2.初步摸查
寻琦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他意识到如此高的废品率绝不是喊两句“加强管理”“用心工作”的口号就能轻易解决掉的,必须要真正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对于寻琦对废品率如此之高的疑问,老莫解释道:“其实这些废品原本很少,大概每天100~200片的样子,但是后来工厂为了削减成本,将泡沫粒子密度调低,使泡沫在蒸煮过程中过度膨胀。现在每天生产的墓碑虽然体积和未调整前一样,但重量大部分集中在18~23g,达到25g或者超过25g的很少。”
寻琦问道:“如果克重过低,工厂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吗?”
老莫回答说:“根据实践经验,墓碑产品克重包含以下几个部分:60%以上来自泡沫白胚本身,30%来自加工车间的胶水与色浆,吸塑包装与标签只占2%左右,起支撑作用的铁丝架只占8%左右。所以,成品泡沫白胚的重量无法再增加,吸塑包装、标签与铁丝架都是外购的,而且所占比重太小,很难影响总克重。”停顿了一会儿,他继续说道,“泡沫粒子密度过低,会导致膨胀过程中材料达到拉伸极限,从而不能融合,所以常常会出现镂空的白胚,这种不合格品无法补救,只能报废。此外,如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填料稍稍少一点,成品就会低于克重范围,只能返工。”
寻琦和老莫一起来到泡胶车间,只见半干的返工产品几乎占据车间的大半空间,乱七八糟地堆叠在一起,工人正在分拣不同程度破损的产品,有些由于过薄而破掉的墓碑被直接扔进粉碎机。车间主管老李一见到他们就气愤地抱怨道:“上一车间产生的重大质量问题,需要下一车间挽救,这叫什么事情!我现在是顾着大局把破损墓碑都吃下来的。我的工人大部分都在干返工的活,目前我的车间生产几乎停滞,再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也索性不干了!”
关于产生产品克重问题的原因,老李与老莫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生产设备不够先进,但主要是因为调整了原料密度,工厂将模具削薄了5个mm。”
寻琦脱口而出:“谁决定的?为什么要这样干呢?”老李叹了口气,“除了建国还有谁?还不是让成本给闹的。建国说成本压力山大啊,这样调整,既可以节约原料成本,还能缩短蒸煮时间,节省蒸汽,一举多得啊。”
寻琦问道:“出了这么多问题后你们没有向建国反映吗?”老李答道:“怎么不反映呢?但反映有什么用,建国认为产品质量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严格按照标准,过得去就可以,只要能节约成本就好。”老莫不停地点头表示同意老李所说。
寻琦想了想,与老莫、老李一起算起了成本账:出现质量问题后,通过返回上一流程再加工,这就相当于双倍加工,不仅使泡胶的成本翻番,而且由于需要再次烘干,势必会影响生产效率。现在可发性聚苯乙烯原料1万元/吨,即使从标准重量25g精确地调整到20g,即每片墓碑节省5g原料,节约成本为5分钱,工厂每天产量约2万片,共节约1000元。但现在不合格率达到36%,也就是约有7200片需要进入泡胶环节重生产,泡胶所需材料费与手工费0.15元/片,意味着返工费用1080元,两者几乎持平。而且36%的不合格率不仅说明有36%的工人的工作纯属浪费,没有转化成有效的产能,还说明需要另外36%的工人专门进行产品返工。这一来一往,代表着72%的工人吊在了不合格品上,结果相当于真正发挥作用的工人还不到三成。所以,这样做,表面上看来好像还能相互抵消,但如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呢,如大量返工必然导致产能大幅度下滑、工人士气低落、许多间接成本难以估量等,简直是得不偿失。看到这个结果,老莫和老李张大了嘴巴看着寻琦,一副“毁三观”的表情。
3.数据透视
为了更科学、客观地弄清真实情况,寻琦请老莫和老李立刻行动,针对原料密度调整后这段时间生产出的产品,基本按照生产日期和产量比例,分10组、每组50个样本的方式共抽查500个产品的克重。最终经汇总后得到了表1所示的实际结果。
表1 墓碑成品克重抽样结果汇总 (单位: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5BBD/1553251080592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01.jpg?sign=1739616994-rgmzRQBWiONGzMa4yVWz0fbHfj6jWGhV-0-3f46596bc164e8ec389b1714dd01c597)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5BBD/1553251080592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1_0001.jpg?sign=1739616994-PDgqJPS1oQNEvNdyX471HsoEKOJEMUm3-0-ab6a6d23bfcdd77d6c4aa89f2cdf7410)
寻琦发现,样本中产品克重最轻的仅有16.57g,最重的也只有25.48g。为了把情况看得更清楚一些,寻琦借助统计软件工具将500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
表2500个样本产品克重统计汇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C5BBD/1553251080592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2_0001.jpg?sign=1739616994-OTRrgC5JtZMrSqx90eP6QGM5iDuwzhaA-0-155eb34d74d794c485948e72d4b7a529)
寻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在产品克重区间分布上,两端的样本数量少,中间样本数量多,但多数样本克重处在18.50~22.50g范围内,样本的平均值只有20.53g,而低于20g的样本数量达到了175个,即产品不合格率高达35%。抽查样本的不合格率与老莫告诉自己的总体不合格率基本一致,意味着抽查的样本具有总体代表性。
寻琦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自己原先的判断,如果不立即认真加以解决,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将很难估计。他清楚地意识到,造成产品克重质量问题的主要属于系统性原因范畴,导致工序能力不满足要求。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管理问题,凭自己目前一个外贸业务经理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只能汇报给大老板建华,由他做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