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6/27137356/b_27137356.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肝功能不全时的药效学变化
肝脏疾病时,由于肝功能损害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果导致药物的药理效应发生改变。慢性肝功能不全时,血浆白蛋白合成减少,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在应用常规的药物剂量时,游离药物浓度相对升高,不仅使药理效应增强,也可能使不良反应增加。如严重肝病患者对吗啡、巴比妥类和苯二氮
类药物不耐受,仅给予正常人用量的1/3~1/2剂量,就可引起明显的脑电图异常。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B92B8/1549767850424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68.png?sign=1739540375-iHtUqP3soET5TwnwsaGhF5ckjJGBrcKV-0-da6e6ce26d7514436f1eac9f0633c998)
在失代偿肝硬化和严重肝炎患者中,其他中枢抑制药如氯丙嗪、哌唑嗪、异丙嗪等也存在此现象。肝衰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时,机体对抗凝血药如肝素、华法林等敏感性增高,剂量稍有不当便可导致大出血,这可能与肝脏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及肝功能不良时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作用增强有关。相反,肝硬化患者β受体呈现下调现象,即β受体密度减低,从而改变了β受体激动药的药效,如患者对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作用的敏感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