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21/26793721/b_26793721.jpg)
学会欣赏每个时代的美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水利系
胡博韬
我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欣赏以及铭记那些美的事物。当我们祖先开始不断追寻美的征途,“艺术”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而当我们回头审视那些古老的艺术作品时,却不难发现有些作品显得可笑而荒谬,它的构图、色彩、细节统统与现代人们的认知大相径庭,可这样的作品为何仍尊为艺术?我想《艺术的故事》能告诉我们答案。
从书中的第一章开始,作者贡布里希便带领你穿越到史前和原始民族,然后顺着时间的脚步,缓缓向现今走来……很自然,当看到史前的岩穴壁画,人们大多能理解当时人类绘画与生产工具的局限性。即使那些看似小孩涂鸦的“作品”也能为人们理解。而到了古埃及,当我们看到躺着的树木、浮在水面上的鱼、扭曲了无数道弯的人体时,不免感到怪异与荒谬。但是,作者向我们解释了当时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通过绘画把一个物体最具特点的一面展示出来,不考虑与眼见是否一致,它是当时的一种观念或是律法。在这样古老的律法中,一代代古埃及艺术家将这种风格运用到极致,代代传承、代代延续。
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绝对无法脱离它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正是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融合,才孕育出古往今来的一件件艺术作品。
我想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古埃及人作画时的习惯与想法,可能就无法体会到许多世纪以后希腊人在严格循规蹈矩古埃及创作律法和寓变化于规矩之中所达到平衡的伟大,也无法体会到一种在现代看来不足为奇的短缩法在历史中第一次诞生时的可贵。艺术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珍贵而来之不易的。理解这种创新,就一定要理解创新前的艺术。
同样是为人们所不看好的中世纪作品,也并非是一文不值。它们作为不朽的“史书”记录着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而那个时代的作品,也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如书中写的:“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到的东西。”中世纪的艺术家不是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而这一方面,他们可能比其他时代的艺术家更为成功。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每一个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才能公正对待每一个时代的作品,而不是仅凭个人的好恶去判断。
感谢贡布里希给了我审视艺术的一种全新视角,他告诉我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喜好的艺术作品,但这与理解、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不相矛盾;他告诉我艺术的故事很长,一辈子都讲不完,我们在探索艺术的世界中时时刻刻都有崭新而振奋的新发现;他告诉我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件艺术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它们都是美的。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学会欣赏每个时代的美,然后会发现,这世间如此美好。
作者简介
胡博韬,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00D54/15253387805238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49_22204.jpg?sign=1738886384-a287dLk2YJEPIHHFqbDqwZgF7vqM68vV-0-939f59b8bb3ca6a4968665f9a0448721)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能共同在一七一度过中学时光,是你我的幸运。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更多可能,你会收获与老师同学的一份份深情厚谊,你会用自己的汗水与激情诠释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学时光。六年的中学时光很长,禁得起你一次次尝试,给你试错的机会;六年的中学时光也很短,短到眨眼间你便挥别母校。无论如何,请坚定自己进入一七一时的初心,不要停止自己努力与勤奋的步伐。真正的幸福在于发现自己的青春是如此努力,你的青春,会因你现在的付出与尝试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