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真想去那样的世界
许默转过最后一个街角时,夕阳正好悬在那栋老式公寓楼的顶上,像是给灰扑扑的建筑戴了一顶金色王冠。
他摸出钥匙,金属的冰凉触感已经熟悉得如同身体的一部分。
“咔嗒。”门锁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脆。
“我回来了。”许默习惯性地在进门时说了这么一句,尽管他知道不会有任何回应。
一年前父母离婚后,这个两室一厅的空间就成了他一个人的领地——如果被遗弃也能算作一种拥有的话。
书包滑落在沙发上,扬起一阵微尘。
许默的目光立刻被茶几上那个纯白信封吸引。像每个月的这一天一样,它准时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分毫不差。
信封里是一千二百元现金,正好是一个十六岁少年一个月的生活费,精确到连一张多余的纸币都没有。
许默没有去数,他知道不会少,就像知道不会多一样。父母在金钱方面总是保持着令人心寒的准确度,仿佛用计算器反复核对过对这个儿子的最低义务。
信封背面用铅笔写着“7月”和一个潦草的签名,他甚至分辨不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字迹。
厨房的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许默站在打开的冰箱前,看着里面排列整齐的速食食品。
上周买的牛奶还剩半盒,他拿出来晃了晃,确认没有变质后倒进玻璃杯。冰箱冷冻室里塞满了各种口味的速冻饺子、包子,按照品类和保质期排列得整整齐齐。
这是母亲最后一次来时留下的“杰作”,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填满这个空间,然后像完成某种仪式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水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许默数出十五个三鲜馅饺子放进去。他其实更想吃韭菜鸡蛋的,但那包在上周就已经吃完。
饺子在沸水中上下翻腾,像一群被困住的白色小鱼。许默盯着它们发呆,直到蒸汽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后退几步,无意间瞥见厨房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一个模糊的、苍白的轮廓,刘海长得几乎遮住眼睛。他忽然想起上周班主任委婉地建议他剪头发时说的话:“许默,你这样会看不清前方的。”
“前方有什么呢?”许默在心里反问。更多空荡荡的房间?更多精确到分毫不差的生活费?更多无人分享的速冻饺子?
饺子煮好后,许默端着盘子坐到客厅的旧沙发前,打开了那台比他年纪还大的显像管电视机。这是家里少数几件父母没有分走的物品之一,可能是因为它太老旧了,不值得争论归属权。
电视机需要预热一会儿才能正常显示画面,这段时间里,许默就着新闻联播片头曲机械地咀嚼着食物。
“……接下来是特别报道。”电视画面切换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外景,玻璃幕墙的大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与许默所在的这栋老旧公寓形成鲜明对比。
“本台记者现在位于圆梦科技总部,为您带来关于‘奇迹大陆’虚拟世界网游的独家报道。”女记者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提高,“据内部消息透露,这款游戏运用的技术可能彻底改变人类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
画面切到一个实验室场景,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厚重眼镜的年轻男子站在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旁,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休眠舱。
“李工程师,作为项目核心研发人员,能否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一下这款网游?”记者将话筒递到男子面前。
被称为李工程师的男子推了推眼镜,说:“这款游戏采用了当今社会最前沿的技术,可以将人们的意识与电脑连接,从而让人们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游戏的背景设定是中世纪魔法时代,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魔法、冒险、战斗,做许多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
“听起来十分有趣,那能否请您用通俗语言解释一下这当中的核心技术?”
“最核心的当属人脑与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技术,简单来说,我们开发了一种能够连通人类意识的量子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电脑模拟的感觉可以被传输到人类的大脑中,使人获得与真实世界无异的感知体验。”
“听起来像是升级版脑机接口?”
“可以这么理解,不过相比于传统的脑机接口,我们另外有配套的生命维持系统。”李工程师解释道,“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情况下的选项,大多数用户会定期回到现实世界,但是……”
他犹豫了一下,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对于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巨大痛苦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许默用竹筷夹着的饺子掉在了茶几上,浸湿了那个装着生活费的信封。
解脱,这个词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潭激起的涟漪。
电视里,记者已经开始讨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争议,但许默已经听不进去。
他盯着墙上那张全家福。那是四年前拍的,照片里的父母勉强维持笑容,而他站在中间,穿着小学毕业时的白衬衫,表情茫然得像个误入镜头的陌生人。
窗外,对面楼的灯光次第亮起。许默能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共进晚餐:父亲在看报纸,母亲在给小女孩夹菜,平凡得令人心碎。
他拉上窗帘,却无法阻挡那种尖锐的孤独感爬上脊背。
“真想去那样的世界。”许默低头喃喃道,不禁想起父母最后一次争吵时说的话。
“你以为我想留在这个家?”父亲当时这样吼道,“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
话没说完,但那个悬在半空的“早就”后面跟着什么,许默心里清楚。
也许他们都在等一个解脱,而现在,科技提供了这种可能。
许默机械地收拾好碗盘,擦干净茶几上的汤汁,那个湿了一角的生活费信封被他小心地晾在窗台上。
躺在床上,许默盯着天花板上那些已经不再发光的星星贴纸。那是他十岁生日时和父亲一起贴的,当时父亲承诺带他去天文台看真正的星空。
“等天气好的时候。”父亲这样说,而这个“天气好的时候”从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