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家人归来
外面的天气开始有了变化,从前两天的艳阳天,过渡到没有阳光的的阴天。也挺好,没有前几天干巴巴的冷。被窝里还是暖和一点,久久的不愿起来。奶奶也没有打扰,让他好好的睡着,毕竟在学校是没有这样的待遇的,到了年末也没什么可忙活的了,也就不需要上坡干农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过年。
也是考虑到孙子贪睡,所以把饭留在锅里,也不急于叫他,到时候起来了就吃一口。
于心木其实也早就醒了,考虑到外面的天气也就多温存一会。
“娘!”门外传来大妈的声音。
“哎!”奶奶闻声,侧着脑袋看着门外。
“看样子是要变天了,乐乐说啥时候回来?”大妈进了门,来到门后的火炉旁。
“说是这几天么,也没有个准信!”奶奶也是估摸着小女儿回来的日子,就是这几天。
“存旺呢,啥时候回来?”大妈摊开手,烤着火。
“也快了吧!”奶奶也不知道。
“小木呢?”大妈被炉火的烟子熏的睁不开眼睛。
“还睡着呢!”
“跟猪一样,你说这些娃,回来就一天天睡觉,感觉念书是给我们念一样!”大妈也是抱怨,于阳也是一个样。
“学校苦么,多睡会就多睡会儿,也没啥干的!”奶奶也把火炉的火催了崔,让它烧旺一点。
“这回来都几天了!天天如此!唉,懒得亏心!”
“存德回来不?”奶奶也想起了大儿子。
“不知道,也没打电话给个信!”大妈也是有点无奈。
“这年里也没几天了,要回来就这几天了!”
“也是,下面辉子哥今天杀猪!”大妈也是上来通知这个的,顺便说说话。
“杀了多少?”
“还没称,估计都是200多斤!”大妈也是羡慕。
“好家伙,这还不到一年啊长这么大了!”
“人家屋里有粮食,也会喂啊!”大妈也是佩服,自己可不会那么勤快。
“也是!”
“小木,赶紧起来,下去叫你阳哥,一天天就知道睡懒觉!”大妈扭过头,对着于心木的房间喊了一句。
“哦,阳哥也没起来?”于心木早就听见外面的动静了。
“都几点了,赶紧点!”大妈也把于心木当自己孩子一样训斥,毕竟都是一个家族的。
“哦!”于心木也赶紧穿衣服起床。
“都几点了?你们念书娃没有时间概念吗?”大妈看着于心木凑了过来,穿着鞋子。
“有啊,这不是放假了么!”于心木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放假了就整天睡懒觉,到学校了咋办?”大妈像是训斥自己儿子一样。
“到学校有起床铃!”
“那啥时候给我们院子也安一个起床铃?”大妈开着玩笑。
“可以啊!”于心木也是跟着开玩笑。
“那你爸过两天回来了,我给说,让他给装一个!”
“算了,算了!”于心木立马求饶,他跟父亲还没有多少话能说。
于心木穿好了鞋子,起身刷牙洗脸。
“铜罐里有热水,电壶也有热水!”奶奶看见于心木达拉着一条毛巾就出去了。
“不用了!”
“死娃子,也不嫌冷!”大妈吐槽了一下。
“赶紧下去看你阳哥!”不一会于心木就完事了?
“好!”于心木一边走,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水渍。
于心木看着对面的山,一片泛黄的落寞景象,也是季节到了这里。不然都是郁郁青青的样子。空气中有一点湿湿的味道,估计今天就要开始下雪了,昨天天气就有点迫不及待,今天估计是要如愿了。
“阳哥!”于心木还没有进屋,就喊了起来。
“哎呀,还睡啊你!”
“咋了?”于阳把脑袋从被窝里探了出来。
“大妈让我下来叫你,赶紧起来!”
“起来干啥么?”于阳还是眯着眼睛。
“那也不能一直睡啊!外面估计要下雪了。”
“哦!你啥时候起来的?”
“刚起来啊!”
“那你也好意思!”于阳连白眼都懒的翻一下。
“你爸过年回来不?”
“不知道!”于阳还是没有动。
“大姐二姐呢?”于心木又多余的问了一句。
“不知道。”于阳也懒得思考。
“赶紧起来!”于心木说完就往回走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啰嗦。
“你阳哥呢?”大妈看于心木返回来了。
“还睡着!”于心木也是有点让人失望,没有叫起来。
“这个死娃子!”大妈也有点坐不住了。
“赶紧吃饭。在锅里!”奶奶看于心木还是没有动静,就是在那烤火。
“哦!”于心木这才起身去解决早饭问题,这都快中午了。
这几日难得有了清闲,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虽然看起来日子过得很慵懒,可是也很惬意。年轻的时候不必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用考虑大人世界的生计问题。
这几天也是经常看着门前的马路,心想着老妈他们在一个意外的时刻回来。可是这样的期许过了好几天,就慢慢淡去了心思。该回来的时候总是会回来,期盼或许并不起作用。
日子如常,没有可去的地方娱乐,就只能猫在家里,时不时的也关注着天气变化。看着慕色里的天边,估计晚上得有一场雪。
“婆!”于阳借着慕色来到了于心木家。
“阳子啊!饭吃了?”奶奶抬头看着挤开门的于阳。
“还没有呢!”
“下面不是杀猪么,你没下去?”奶奶也知道,这个村的传统就是这样,家里有什么动静都会请客吃饭,杀猪的时候也是一样。
“上来叫了,一会儿下去!”于阳也是逃避大人之间的客套。
“都上来了?”奶奶也是问了问。
“上来了,在我屋,跟我娘说话着呢!”于阳张开手烤着火。
“那晚上,你们可以吃肉了。”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
“嘿嘿!”于阳算是心领神会。
“你们下去不?”于阳又问了一下奶奶。
“人家又没叫,下去干嘛?”奶奶虽然这样说,可是心里也知道一些事。
“他们还不是要叫的么,就看你下去不!”于阳也知道这里的弯弯道道。
“晌午还剩点饭,一会儿热了,吃一口就算了,下去干嘛!”奶奶也不爱凑热闹。
“剩饭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下去吃席!”于阳也是心里美滋滋的。
于心木就是插不上话,听着这婆孙俩你一言我一语的随意聊天。
“你爸啥时候回来?”于阳说完正事,也换一个话题。
“不知道!”于心木也确实不知道。
“估计就这两天吧!”于阳的直觉。
“后天去学校不?”于心木想起了正事。
“干啥?”
“你不领成绩单啊?”
“哦!领不领无所谓!”于阳也不在乎。
“寒假作业呢?”于心木想起那时候会发寒假作业。
“哎呀,就是!不行一会问问于林,看他怎么打算!”
婆孙仨烤着火,说着家长里短的事,门口有了动静。
“婶!”于林的母亲上来了,推开了门。
“猪杀结束了?”奶奶赶紧起身,拿过来一个凳子。
“大妈!”于心木跟于阳也起身拿过来凳子。
“结束了,都利索了!”林母坐在几个人中间。
“杀了多少?”奶奶一脸的笑意。
“二百三十斤!”
“好家伙,你也喂(养猪)的好啊!”奶奶也很惊讶。
“好家伙!啧啧啧”于阳也发出感叹。
“还行吧!”林母也是有点谦卑。
“喝水不?”奶奶又准备起身。
“不喝,不喝,婶!”林母赶紧拉住奶奶的胳膊,让她坐着。
“走么,婶,下去坐一会(农村的意思是吃席,做客)!”林母拉着奶奶的胳膊,像是要拉她一起往下走。
“不去了!现在也吃不了荤腥!”奶奶这是托词。
“那也有凉菜什么的,你也尝一点!”林母也知道这些人的脾气秉性,所以依然不依不饶。
“不了,不去了,锅里还有晌午剩的饭,一会热了,吃一口就行!”奶奶依然找着借口。
“不行,明天再热着吃么!怕啥!”林母开始拉扯着奶奶。
“不去了,不去了!”奶奶依然有点不情愿。
“都是自己人,下去坐一会,喝点茶水么,这夜也长!”林母使出浑身解数,手上搀扶着奶奶准备往下走。
“不去了,不去了!”奶奶虽然这样说,可是脚步也在被动的往门口挪动。
“婶啊,我这一年到头也没有到你门上走动,这也是杀猪了,接你下去坐一会!”林母还是拉扯着奶奶,已经到了门口。
“好,好好!我一会儿下来!你先回去忙你的!”奶奶也算是没辙了,人家的确也是真心实意。
“小木,你一会儿跟你婆一块下来啊!”林母话锋一变,感觉像是下达指令。
“我也下去啊?”于心木表现出不情愿,却依然是笑容满面。
“你不下去,在屋干啥?这娃,吃饭都不去!”
“好好好!”于心木真不喜这样的说话方式,反正又逃脱不了,还不如耿直一点。
“阳子,你一会儿一起啊!”林母打了一个招呼。
“好的,大妈!”于阳也不磨叽。
“婶,一会儿下来啊,跟小木一块下来!我回去准备了!”林母说着,就往门前走去。
“行,看把你害的!”奶奶也是客套客套。
“小姑啥时候回来?”于阳又问了一次,可能太过于期待了,都忘了问了多少次。
“到时候了,就回来了!”奶奶也说着模棱两可的话!
“今年过年热闹啊!”于阳也是感叹。
也就是奶奶还在世,所以这些叔叔、伯伯、姑姑都回来,凑在奶奶跟前过一个年。中国的传统就是百事孝为先,所以首先要做好这一件事。大家都是年头忙到年尾,可春节了都会排除万难,回来一趟。给自己的身心放一个假,给自己的父母一个陪伴。
“走么!”大妈推开了门。
“好了?”于阳有点急切的问。
“不能让人家再上来一次吧!”大妈也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别给人太多的麻烦,既然已经说好了,就利索点下去,老是客客气气的,也不是那么回事。
“走吧!”奶奶也是这样想的,礼节问题还是要考虑的,刚才人家上来是礼节,现在就别让人家再多跑一趟了,这也是礼节。
“你们先走,我锁门!”于心木没有急于起身。
“电灯一会儿拿上,啊!”奶奶嘱咐着!
“行,一会儿我们下来拿上!”于阳打算待一会,毕竟年轻人走路快。
“一会儿回去把门锁着!”大妈也吩咐着,就不回去了。
“不用锁吧!”于阳也是很放心,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东西。
“好好的,小心我揍你!门都不锁!”就是再不值钱,丢了了不合适吧。
“好好好!”于阳觉得村里治安还算可以,不至于太谨慎。虽然达不到夜不闭户的境界,可也差不多。毕竟这里是山村,大家都是纯朴的人。
“把复读机拿出来,听一会歌!”于阳推了推于心木的腿。
“谁的?”
“任贤齐的吧!”于阳不假思索。
于心木进了自己房间,翻腾了一会才把设备都拿齐了。兄弟两跟着音乐的旋律,开始哼了起来,一曲《伤心太平洋》让两人也趣味相投了。
“走吧!”于阳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走!”于心木起身找锁子跟钥匙。
“等我一会儿,我去把门锁了!”到了于阳家门前。
“我去,下雪了!”于阳感觉眼睫毛上有点东西,用手一擦就没了。
“终于下雪了!”于心木把脸凑向天空,看着一片漆黑的夜空,没有一颗星星,也看不见云。
“到时候不行了让于林给我把寒假作业捎回来,懒去的!”两个人就是倔强,不开灯,借着远处的灯火。
“那我呢?”于心木忽然觉得自己如此不受待见。
“你?你自己想办法吧!”于阳主要考虑的是两人又不在一个年级,不合适。
“好吧!哎呀妈呀!”于心木不小心被脚下的东西拌了一下,差点人仰马翻。
“走路都不看路!”于阳也是吐槽。
“你看了?”于心木也是无奈。
“没看!”大家都是盯着远处看谁在意脚下了。
害怕再次被绊脚,于心木老实的打开了手电筒。也没有几步路就到了于林家。
“阳子,才下来!”于林已经在门口看见两个人。
“刚吃饭不干活,也不好意思啊!”于阳也是像个大人一样客套。
“林哥!”于心木也是打了个招呼。
“屋里坐,都等你们了!”于林也是上来迎着他俩往屋里走。
堂屋里摆了两桌子,坐满了左邻右舍的同姓人。于阳也是客气的一一打招呼,于心木也跟着于阳的后面给各位长辈打着照顾。
“小木啊,怎么才来啊!”一位下院子的伯伯一脸的笑意。
“在屋烤火,烤忘记了!”于心木也是一脸的笑容。
“还是你有用,我们跟前的这些娃,就你一个人在快班(火箭班)啊!”伯伯故意说的大声。
“………”于心木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一直傻笑着。
“阳子啊,也很有用,脑子不输我们这些大人!”伯伯也是把于阳夸了一遍。
“哪有,比起你们我还差的远!”于阳倒是会说话,一下子就把气氛活跃了。
饭局就是这样的欢快,虽然大家这几年日子都有了起色,可是好吃的还是不容易碰见。以前是没有,现在是有,可也不太频繁。饭桌上大家都很享受,能吃的吃几块肉,有的是;能和的喝几杯,有的是。
一个多小时的饭局,最终就是酒后饭包。有人多喝了几杯,需要有人搀扶着回家,估计回去又免不了家人的絮叨。有人就是混个肚子,也陪着坐到了最后,这是奶奶教育的,宴席不散,人不离场。
“于林,后天到学校去不?”于阳借着起身的功夫问一下。
“去么,肯定去啊!”
“那到时候到我班上,把我的通知书拿一下,还有寒假作业。我班主任房子你也知道么!”于阳也算是安排一下,像个大人一样。
“你咋不去,让我去!”于林显然有点不乐意。
“啊呀,雪都存这么厚了!”门外已经有人在感叹了。
“我懒得去,屋里还有点事!”于阳说了实情,也说了托词。
“行,没问题!”既然于阳已经这么说了,也就是顺带的事。
“走了啊!”于阳招呼了一声。
“奶奶,我们先走了!电灯!”于心木看着奶奶他们还有聊一会的心思,就不打扰了,把手电筒塞到了她手里。
“哎呀,我们也回啊!”奶奶双手撑着膝盖也起身了。
于心木走到门口,看着漫山的雪景,也是一阵欣喜。这样的看再多次也觉得新鲜、美妙。于心木率先下了台阶,在下面等着奶奶慢悠悠的下了台阶。
“慢点啊,婶!”林母在门口小心翼翼的看着。
“不要紧,就几步路!”奶奶打开了手电。
“小木把你婆扶点!”林母还是嘱咐着。
“好的!”于心木也在台阶下张开了双臂。
“不要紧,你也忙了一天了,我们也就是吃了就走!”奶奶小心的走着,也不忘偶尔回头说着客套话。
“吃个啥嘛!”林母也是客套的回复着。
“这把你们害的,赶紧回屋里去,外面也冷!”奶奶脚步不停,嘴上也没有停。
“好,婶你慢点!”林母也去了厨房,开始收拾这一堆狼藉。
“吃饱了么?”奶奶看于心木饭桌上没怎么吃。
“饱了!”于心木不爱吃现杀的猪肉,有点腻,所以都是捡着素菜吃。
“那么好的肉,也不多吃点。”奶奶的理念就是吃席要吃回本,虽然今天没有送礼。
“吃了好几块呢!”于心木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
“阳子呢?”
“刚走,前面的吧!”于心木攥着奶奶的手,在马路上,一步一步的往家里走,都没有机会欣赏眼前的白色世界。
“烤一会么!”回到了了家,奶奶坐在火炉旁。
“这才几点,玩一会儿!”于心木也忙活着把火加大一点,毕竟下雪了。
于心木抽空看了一眼外面的白色,这里的一切从小到大都熟悉,可每次下雪都觉得好玩。他是喜欢雪的,喜欢纯粹的东西。
于阳也跑了上来,聊一会。山村的夜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只有凑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喝水聊天,冬天里,可以一家人凑在一起烤火,也是感情的加持。
过了一会儿,外面有汽车的声响,本来还以为是路过的,可是听声音觉得就在家门前。
于心木推门出去看了一眼,是一辆面包车正停在门前。
“妈!”于心木听到了说话声音,分辨出是母亲。
“哎,小木!”母亲正在往下卸东西,旁边的父亲正在给司机付钱。
“哥!”于心木一回头,看见于心禾已经来到了自己跟前。
“嗯!”于心木一脸的欣喜,笑了一下然后就往马路上走去。
“奶奶!”于心禾跑进了屋里,奶奶已经把门灯打开了。
“小禾啊!”奶奶也是一脸的笑容。
“爸!”于心木凑到跟前。
“………”父亲没有言语,只是眼神愣了一下,只是在这寒夜里看不见。
“娘!”母亲提着行李就往家走,遇上了门口的奶奶。
“回来了!”奶奶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眼神聚集到儿子身上。
“娘!”父亲也提着东西,一脸的笑容。
“存旺!”奶奶更是喜出望外。
于心木在后面慢慢的提着东西往家里走,身后的车子小心的发动,然后去了上面可以掉头的地方掉了个头,然后车尾灯的红光,渐渐消失在白色的黑暗里。
“啥时候走的?”奶奶跟着儿子的后面。
“早上走的!”父亲也是有问必答,却很简洁。
“那怎么现在才到?”奶奶也是有点疑惑。
“路上堵了好几个小时车!”母亲也是把东西搬回了自己的房间。
“你们啥时候放的假!”于心木帮忙整理东西,得空问了一下于心禾。
“一个周前!”外面回来的,说话有点不一样啊。
“我烧火做饭!”奶奶忽然想到这茬,赶紧往厨房走去。
“等一会!等一会!”母亲也是先把东西都放下来,歇一会。
“小木,倒点水!”母亲坐在火炉旁。
“杯子呢?”于心木也没有在行李中翻找。
“就用那杯子就行!”母亲指了指茶几上的杯子。
“………”于心木很无语,他估计老妈他们都没有自己喝水的杯子。
“小心烫!”于心木小心的端过来杯子,放在旁边的凳子上。
“厂子也放假了么!”奶奶看着旁边的儿子。
“放了,昨天给结了工资,今天都往回赶!”父亲没有太多的情绪,从口袋掏出一盒烟然后点燃一根。
“小禾,你啥时候放假的!”奶奶也是特爱这个小孙子。
“都放了一个周了!”小禾还是有点外地口音,挺着有点怪怪的,可是于心木听着却很熟悉。
“书念的咋样!”
“还行吧!”于心木也没有多少在意的,只是附和的应付。
“要向你哥学习,你看你哥在我们林山中学都是快班,其他上下院子的都是差班。”奶奶说着话也有点自豪的感觉,也是给儿子说的。
“在学校咋样?”父亲一直抽着烟,没有开口,只有母亲嘘寒问暖。
“还行!”
“在学校冷不?”
“不冷!”
“能吃饱不?”
“还行,就是……”于心木有点不愿提起。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奶奶每个周给他做点干粮,还有几个好朋友偶尔请客。于心木觉得那点生活费不够用。
“咋了?”母亲喝着水,有点烫,就一边吹一边喝。
“有时候吃不饱?”于心木也想反映一下,至于解决与否就不是自己说的算了。
“钱不够?”母亲虽然问了,可也是故意让旁边的父亲知道。
“还行!”于心木也不敢多说什么,多有要求。
“还不够?一个星期十三块还少,你没下去问一下于阳一个周多钱,也没去问上下院子那些娃一个周多钱!”父亲终于说话了。
“………”于心木不敢说话了,这还能说下去吗?
“孩子在学校吃不饱,你管人家给多少?你没有钱啊?”母亲也是跟父亲争执着。
“人家都能挨过来,你娃不行?有的娃一个周就五六块钱,那咋办?”父亲也有自己的歪理。
“你供不起啊?没有钱啊?”
“你挣过一分钱?他俩个一年念书就得几千块,都是你挣的?”父亲也是不讲理了。
“跟你说孩子生活费的问题,你又往哪撤?不行了,你就不供了么,我供,我明年自己出去打工。”母亲也有点不高兴了,老是这样的说话方式,搁谁都生气。
“好了,不要争了,我去做饭?存旺吃点啥?”奶奶也没有多说话,这都是人家自己家庭内部问题。
“随便!”
“行啊,你明年自己去打工,我看你怎么供!”父亲忽然一脸的笑意,有点搞不明白。
“于存旺啊,你啊?”母亲没好气的看着父亲,心里有说他尽的苦楚。
于心木看着父母之间的争执,在这也不是,不在这也不是。傻傻的坐在那里,和小禾俩默不作声。
“存旺,吃点面?”奶奶从厨房探出脑袋。
“行,随便凑弄点!”父亲一看是奶奶,也就将就一下。
“娘,我来和面!”母亲看着父亲的表情,也知道他是让自己去做,而且是手工面。
母亲也是有点无奈,赶了一天路。回来还要给他做饭,本来随便做一顿,对付一下就行,可是父亲这人不好伺候,非得吃手工面。所以说母亲说自己出去打工,父亲也就不敢再往下怼了,如果母亲出去打工了,谁给他做饭?他可是很难伺候的人,母亲也一直迁就他,毕竟是一家之主,家庭的顶梁柱。
“哎呀,存旺回来了!”大门缓缓得被挤开,发出别样的声响。
“嫂!”父亲没有起身,抬头笑了一下。
“大妈!”
“大妈!”于心木和于心禾也礼貌的打招呼,于心木赶紧腾出凳子,让大妈坐下。
“刚到?”大妈坐下来,烤着火。
“刚到一会!”父亲也是笑着回敬。
“哎呦,小禾也长这么大了,一年不见,长高了!”
“嘿嘿”于心禾也是一脸的憨笑。
“怎么才到屋?”
“路上堵了几个小时车!”
“哦!”
“嫂!”母亲也抽空出来给大妈打了个招呼。
“锦秀啊!怎么一会来就忙活起来了!”大妈一看母亲手都是白色的面粉。
母亲全名叫程锦秀。
“存旺要吃面,和点面!”母亲也是一脸的笑容。
“这大晚上的擀面?你们也真是会折腾!”大妈这话算是给母亲说了句话。
“你可真是的,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人,锦绣也是坐了一天车,回来还给你擀面!!”大妈虽然笑着,可是这话就是在批评父亲。
“………”父亲没说话,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的妻子都不能摆布,还能干嘛。
“你大哥过年回来不?”大妈也是觉得他们兄弟之间可有电话往来,回说点什么。
“你哥,现在在东北。不知道回来不?”
“打电话没说?”
“没有!”父亲也没有太多思考。
“三叔!小禾!”大门又响了,进来的是于阳。
“阳哥!”于心禾也让出一个空挡,放下于心木拿过来的凳子。
“阳子!”父亲看着于阳也是笑了一下。
“三婶!”于阳又跑到厨房给母亲打了个招呼。
“于阳啊!”母亲正在过年,扭过头笑了一下。
“婆,你们这做啥饭啊?”于阳也是好奇,这两个人忙活。
“擀面!”奶奶正在准备佐料什么的。
“好家伙,这么冷的天,你们还是厉害啊!”于阳看了一遍,赶紧去了火炉。
“三叔,刚到?”于阳挤在于心木和于心禾中间。
“嗯,有一会儿了!”
“我天,小禾都长这么高了,念几年级了?”于阳看了一眼旁边的于心禾。
“四年级了!”
“那你会念,念的快啊!”
“会念什么?一年几千多块,成绩就是那个烂样子!”父亲也不知道自己气愤什么。
“几千多块?有那么多吗?”大妈有点不相信。
“一个学期学费就是七百多,每个月给交生活费就是六百块。”父亲一阵肉疼的感觉。
“那你可会挣么!”
“屋里的哪一分钱不是我挣来的?挣再多,也不够他们花的!”父亲倒觉得自己委屈了。
“你不花啊?都是他们花的?他们是谁啊,是你媳妇,你儿子啊!不给他们花,你给谁花?”大妈一听这话就来气,怼他。
“哎呦……”父亲不说话,可是也不服气。
“小禾是小,你们照顾着都花那么多钱,小木呢?一年也没见你们回来看几次,在学校饿的跟柴禾棒子一样!”大妈也是不管你于存旺现在是混好了还是怎么,很公正客观。
“你于阳不是一样!”父亲倒想起了这茬。
“……”于阳虽然会说话,可是在自己母亲跟前还是听着就行。
“于阳?能跟你于心木比?于存德(于阳父亲)是挣不下钱,可也是有一分往屋里打一分,你于心木是咋回事?你是真的没钱?你要是挣不来钱,也没有人说你这些。”大妈眼神扫过于心木和于心禾。
于心木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虽然大妈是在帮自己说话,可是总觉得不舒服。就像一个傻子傻久了,忽然被人点醒了,那是很痛苦的。不得不说大妈这些话,想到的问题是于心木和于阳没有办法想到的,甚至很多大人都还想不到。于存旺的思想还是很老旧的,他认为别人花一块钱能活下去,自己的孩子就可以。
于存旺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掏出一根烟,点燃了,很有味道的样子。他没有考虑这些东西,也从来不愿想关于亲情相处的东西,他觉得那时候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盖了这间新房子,还要绞尽脑汁的为一个家的生计考虑。
“说那么多干啥?他又听不进去!”母亲刚洗了手,凑了过来。
“听不进去,就天天在耳朵跟前说,看能不能听进去!你也不看看小木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小木一直也不好好吃饭!”母亲也说着自己的认识。
“在屋里再不好好吃饭,也饿不到吧!能跟学校一样?”大妈的眼神看着母亲,意识却是让父亲听。
“唉……”母亲也做不了主。
奶奶在厨房忙活着,也不搭腔。自己年轻的时候把儿女拉扯大,也挺不容易,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所以她也没有多少建设性的意见。可是大妈正是为人父母的黄金年龄,这个时间段对孩子的付出,可能孩子们以后不会记得,可是如果做的不好都会记得。就像于存旺他们都深刻的记得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每每想起都会觉得痛心疾首。那不是一个人的过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大家都一样,天下人都一样。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进入了21世纪。他还以为世界万千人民都跟他们一样只是在温饱线上,所以有书念就已经很幸福了。吃差点,没有什么打不了的,主要是在学习上下功夫。可是换个思路来说,吃都吃不饱,一天还有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没有大人们那么能吃苦,毅力没有那么坚定。
虽然说自古寒门出才子,可是天下所有的才子都是寒门出来的吗?寒门的占比有多少?那不是寒门的优越感怎么在这个社会和时代提现?
母亲听着厨房的动静,赶紧起身去擀面了。家里做饭,第一碗都是给父亲盛的,剩下的才轮到其他人。
“有点多?”母亲把盛好的一大碗面递给了父亲。
“那你给小禾赶一点!”小禾听见了,赶紧起身拿了一个空碗出来了。
“这一碗面都吃不完?小木跟阳子一顿都得两碗!”大妈也是抓住机会调侃。
“坐了一天车,不想吃!”父亲也是找个理由。
“不想吃么,还擀面?也不嫌麻烦!”大妈感觉这个小叔子有点不懂事,不会疼人,他可是在这相处的十几年深刻了解。
可是她也只是话语上说说,人家的家事也不是自己能插足的。可能是出于好心的教训,可能就是单纯的抬杠。谁让于存旺这几年混的好,大家都眼红呢!眼红归眼红,可是该说教的还是不会断绝。
“嫂,你们也吃点?”母亲盛了一点,舀了点汤。
“我们刚才在地下吃了,杀猪饭!”
“下面今天杀猪?”
“啊,辉子哥屋里今天杀了200多斤啊!”大妈也是很羡慕的语气。
“那辉子哥,今天刚好赶回来了!”母亲也是挺为他人开心。
“回来就直接吃肉,都不用动手!”大妈也是为于存辉开心,躲避了麻烦。
“你明年啥时候去?”大妈也在空挡的时间,问着父亲。
“初六或者初八!”
“够早的啊!存高呢,没见跟你们一块儿?”大妈也想起来,于存高他们几个都在一个厂子。
“他跟存重估计后天回来吧!”母亲插话,父亲忙着吃饭。
“回来就热闹了!”大妈也是有点感触,忽然有点难以言说的心事。
“大姐二姐呢,啥时候回来?”于心禾也是找个机会说句话。
“于莱跟于露还不知道回来不!”大妈想着两个闺女也是有点思念。
“估计还是回来吧,都过年了么!”母亲也是说着好听的。
“唉,没办法啊,屋里日子不好过,我这两个女子初中上完就去打工了!还是存旺有本事啊!”大妈也是感叹一下。
“有什么本事,都不是下苦挣钱!”父亲也吃完了饭,把碗筷递给了于心木。
“你那叫下苦?你可是包工头!能跟他们一样?”大妈也趁机说点好听的。
“包活也不好干啊,今年就出了几个工伤!”父亲叹了一口气,点了一支烟。
“那也比扎扎实实下苦强!”
“明年想办法再包一个队伍!”于存旺虽然不怎么通情理,可是对于挣钱,还是有很多脑子的,有什么想法就直接干。
“啧啧啧!你还不得了了!”大妈这明显是在奉承。
“人手够不?”大妈又问了一句。
“人多得很!只要有活,哪里都是人!”于存旺主要是考虑把项目谈下来。
“那到时候我这有几个熟人,想出去挣点钱!”有人问过大妈,看自己小叔子着还要人手不。都是十里八乡的,所以也就留了点心思。
“行么!”于存旺一听是熟人,也挺好,好管理。
“那我啥时候给人家打电话说说一下!”
“好!”于存旺现在说话的口气都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小木,帮忙铺床!”母亲唤了一句。
“哦!”于心木赶紧起身,总算逃离了大人之间的破事。
“成绩出来么?”母亲一边忙活着,一边问。
“后天去拿!”
“考的咋样?”
“不知道!明年我在哪念?”于心木估计自己不可能转校了。
“唉,我说把你也转过去,那边教的也好,可是你爸他不同意。不行了你明天给他说!”
“哦!”于心木再也没有了顾虑,可能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一块石头落下来了。
“三婶,走了啊!”于阳在外面喊了一句。
“哦,明天上来!”
“好!”于阳起身跟大妈一块回家了。
“天也不早了,收拾收拾睡!碗放着明天早上洗。”奶奶也有点坐不住了,今天晚上都没有看电视。
“行!”母亲还在跟于心木整理床铺。
“我一会洗吧!”于心木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行!我小木长大了!”母亲也很欣慰。
“小禾,你跟哥睡!”母亲交代了一下。
“好!”于心禾还在火炉旁跟父亲一起烤着火。
“那我们就收拾睡!你们也快点!”母亲也收拾好了床铺。
“……”父亲没有说话,直接起身。
于心木一个人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然后来到火炉旁,烤着手上的水。
“哥,林山中学咋样。”只剩兄弟两个人了。
“还行!”于心木没有太多的情绪,毕竟自己是哥哥。
“有几个班?”于心禾倒是很殷勤的样子,从小到大都是哥哥带着他玩。
“有二十几个班!”于心木大致算了一下。
“老师咋样?”
“挺好的!就是有一些老师不怎么样!”于心木也是若有所思。
“对了,你不是转校都回来了,我放假的时候,有你们班上的几个同学来找过你!”
“你怎么说的!”于心木很平常的样子,可是心里还是很兴奋的,怎么样,哥哥的人缘怎么样?
“我说你回老家了!”
“然后呢?”
“然后他们就走了!”
“哦!”于心木估计从哪以后也就不会有人到访了。
“睡吧!”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时间也不早了。
“没有电褥子?”于心禾一摸床是凉的。
“没有啊,咋了?”
“这把人还不冻坏!”于心禾有点不适应。
“用什么电褥子,上火!”于心木也是一副做哥哥的口气,就像平时于阳对待自己一样。
“哦!”于心禾也乖乖的钻进了自己的被窝。
于心木出去撒个尿,然后准备入睡。
外面的雪,这个夜晚很安静,都没有引起于心木的观望,是一堆繁琐的喜悦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