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大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范高霆教子

花开两只,各表一朵。

惭愧告退的周氏,抱着半大不小,还很有分量的壮小孩,范安,一路往回里走。

好在到了院子,就有女使帮手,就这样一小段路,也是累得直冒汗。

屁股被拘着疼的范安,还一路哼哼唧唧的,叫唤个不停。

因为包拯的撤离,范家宅子的房子也腾了出来。

昨天没来的急清洗和整理的物事,今天一早,都摆出来,在院子晾晒。家里的女使和仆役,个个都忙得鸡飞狗跳!

把范安安置好,又安排贴身女使去煮碗安神汤。周氏自己则拿着药膏,打算给范安抹上。

范安这顿打,在周氏看来也是莫名其妙。

这一老一小,平时都处得极好,今天怎么就忽然闹腾起来?据说,还又是吵架、又是打架的。

想起来,周氏就哆嗦。

o((⊙﹏⊙))o.

范老太太不好惹,惹急了真打人!

范老太太作为长辈,她这个做媳妇的,肯定是不好去问原由的。

自己的儿砸就没什么顾虑了!

谁知道,一向嘴甜滑头的范安,今天跟锯了嘴的葫芦一般,一句解释和借口都不说!问多了,还直接把脑袋埋进被子了,装死鸟!

这个样子,周氏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等自家相公范高霆回来了,再来问话。

光屁股趴着的范安,也很郁闷。

怎么跟大家说呢?

━━( ̄ー ̄*|||━━

说出去,会被大人们当成怪物打死吧!

两人默默不出声,一个装死,一个抹药。

周氏身后趵[bō]趵的传来走路声,没一会,一个熟悉女声传来,

“哎呀!小髭怎么被打得这么狠呐。”

范安和周氏同时扭头看去,原来是老二范高洛媳妇吴氏,和老五范高涯媳妇张氏。

吴氏说完,又用手帕按了按眼角,装模做样摆出要哭的样子,接着说,

“看着,真是可怜得紧!”

范安看着她拙劣的表演,甚是心烦,心想关你屁事!

张氏站在一旁看着范安的红屁股,却是真的担忧道,

“小孩子身子骨弱,这……”

话还没说完,就被周氏不耐烦的打断了,

“我这当娘的还没说什么?你们跟着瞎操什么心!”

两人顿时傻眼!

ヽ( ̄ω ̄( ̄ω ̄〃)ゝ

这是嫌她们多管闲事了?

吴氏眼神闪烁着,却也没接话。只是转头,一脸委屈的看着张氏,像是多委屈了一样。

周氏皱着眉头,扭头回来,继续给范安抹着药膏。背后却长着眼睛一般,及时堵了张氏的嘴,训斥着,

“五弟不在,你一个人不抓紧时间收拾东西,等着阿姑来帮你收拾吗?”

┗|`O′|┛嗷~~

最近,张氏得了“听见范老太太就犯怂”的病!

一提到这茬,张氏立马不敢出声,讪讪的就要回屋去收拾东西。

一旁煽风点火的吴氏急了,连忙拉着张氏,笑着接话,

“这是准备搬家吗?”

这妇人,脸皮可真厚,好话歹话,都可以当作听不见!

周氏并不喜欢跟这种人打交道,讲话句句都是陷阱,一步小心就会着了她的道!

于是,回头,淡淡地瞥了吴氏一眼,冷冷道:

“家里大小事情,都是阿姑管着,你要是想知道,去后院问问阿姑或者陈支婆!”

久经考验的吴氏,脸色丝毫不变的笑了笑,语气有些责怪的说,

“四弟也是有官身的人了,周娘子自然也要帮着管事才是!“

这话说得,多让人肉疼!

刺激得张氏脸色都变了。

吴氏在诱导她怀疑,范老太太之所以看不上她,是因为范高涯还没有考上进士,没做上官!

另一边,又挑拨离间着周氏去跟范老太太争夺管家权。

真真是好算计!

d=====( ̄▽ ̄*)b

周氏脾气本来就不是温柔的那款,当下,就立起眉毛反驳道,

“二嫂真是蠡酌管窥!范家只有阿姑做过官夫人,阿姑不教着我们,我们怎么懂?想必二嫂家书香门第的,自是从小就学这些官宦后宅的小事了!“

吴氏就一教书先生的闺女!

有啥管理后宅的经验?还官宦家的后宅!她连基本的官场来往礼单都没见过,知道个毛线咯!

一席话,顶得吴氏心肝脾肺都疼。

她也只能白着脸,不咸不淡的回道,

“看看你说哪里去了,一大家子姑娘和娘子们不都要跟着阿姑学吗?“

说完,施施然的拉着张氏的袖子,快步离开。

范安扭着脖子,看着张氏跟着吴氏离开的身影,拧着眉毛,疑惑的问道,

“娘!五叔婶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周氏被他这句话,逗得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伸手拍了拍范安的脑壳,笑骂道,

“臭小子,少背后编排长辈!“

范安瞄了周氏一眼,心道,我用得着编排她么?周身都冒着傻气!

周氏见他不服气,便仔细交代范安道,

“你五叔婶,心眼比较浅,容易信人!你莫要出去跟别人瞎嘀咕,懂?“

范安无奈的“哦“了一声!

你还真当我五岁哦!

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我当然有分寸咧!

周氏交代完,就给他继续上药,又喂他喝了碗安神汤。就自顾自的忙去了。

跟范老太太吵架的事情,让自家相公回来了,再教育吧。

范老太太不是说么,男孩子莫要养在妇人手里,会缺少对外处理大事的眼光。

嗯!

阿姑说得对!

我管好内宅就行!

黄昏时刻,镶着金光的范家宅子迎回了范家儿郎们。

范高霆听完周氏的述说之后,也是头疼。不知该拿小儿子怎么办。

范安你说他聪明吧,是挺聪明,很多字都会写了,也能背出许多诗词,四书五经,你跟他讲解一遍,他也完全能听懂,可熟读这项永远都是弱势!

一是懒,

二是贪玩

不过,转念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对范安要求过高呢?毕竟也就六七岁而已。

宋朝的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是不同的.

诗、赋、论、策,以及帖经、墨义,不是这几场一起加起来,再看成绩。

而是,从赋开始,一项一项向下刷人。类似足球的淘汰赛,不是积分赛。

如果赋作得不好,其他几项哪怕是满分,多半也是没有机会的。反之,赋作得好,科举便就十之八九有谱了。

至于最后的帖经墨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错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会计入成绩里。

赋,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诗歌形式的咏景散文!

是不是先教范安写赋?范高霆也纠结了。

吃完了夕食的范安,依旧趴在床上,下午睡太久,现在有点睡不着。他正琢磨怎么跟范老太太道歉。

范高霆走了进来,默默的在范安床头坐下,用手摸了摸他的头,深深叹了一句,说,

阿爷不知道你今天做错什么了。但你作为晚辈,还是要去跟妈妈赔礼道歉的!

范安也琢磨着同一件事情,当下自然乖巧的点点头,答应下来。

范高霆见范安如此听话,还是心怀宽慰,自问最近没有留足够的时间教导他们功课,便许诺道,

之前,你祖翁之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待到这次事情办完,阿爷我也有足够的时间教导小鹄和你的功课了……

范安顿时感觉天都塌了……

范老太太,是你派他来打击我的是吧?!

范安拿小眼睛幽幽的斜瞥着范高霆。

嘴里嘟囔着,“我不要背那些!”

范高霆一时没听清,反问一句道,

什么?

范安壮着胆子说,我不想背书!

范高霆心道,不是吧!

便说,

且先教你如何做赋!

?

范安懵逼了,傻傻的问道,

什么是赋?

范高霆就给他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什么“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啦,什么“离骚短赋”啦,什么句式要“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啦,什么读起来要“声律谐协”啦,什么用字要“讲究藻饰和用典”啦,最后给他来了个《阿房宫赋》!

范安才懵懂的明白,哦~~

貌似自己写,不是古代考试都是靠策论么?

范安疑惑的问道,

阿爷,那策论又是什么?

哟!

这孩子,求知欲很旺盛嘛!

范高霆又仔细的跟范安讲解什么叫做策什么叫做论。

原来,策论,不是一个词汇,二是两个,策和论。

策,指的是“策问”、“对策”

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

策问的人,相当于主考官,也就是皇帝,或者代表皇帝问话的人,主要是以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提问。

对策,就是考试的人,作出回答。

这里面提问的会很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民族、宗教、天文、地理等诸多现实问题,都会被问到。

考试的人要通过这一关,就必须对平时朝堂上的事情比较关系,而且日常跟朋友吹牛打屁,胡聊瞎侃也要有深度和广度。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最好“援经据史,酌古准今。”

那这个论呢,主要是政论!

就是要点评,从古到今的事情、人物、或者经史等等,来发表评论员文章!

你说两个可以结合起来,也行;说两个分开,也对。主要是看,策问的人的问题,和论的这个题目,是否相关联。

范安听后,一琢磨,哎呀,这貌似没有比高考语文难多少呀。

想我们应试教育出来的,没有办法做出灵魂篇章,但是,议论文肯定木有问题的呀。

咱这后几千的眼光,妥妥就现代的读书人高了不知多少倍了。

有戏!

范老阿姨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考试了!

范安越想越开心!

早知道如此,干吗僵着非要挨揍呢?

额…………

上午挨揍真是因为读书?

不是因为别人不信任?